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之分层教学法

2020-11-24 15:02王晓梅
读与写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中职

王晓梅

(广西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 博白 537600)

1.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同一个教学班内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取相应的知识,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分层教学是对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分层,不是人格的分层,是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2.分层教学的意义

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的学习经历存在着个体差异,导致他们的知识拥有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学生来职业学校学习的动机也存在不同。一部分同学来职校是想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一技之长,毕业后可以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另一部分学生不仅仅为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希望在毕业后能考上相应的大学继续深造,使自己获得更全面的专业技能。因此,他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对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能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就可以了;后者则要求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为以后自己能升上高一级学校学习做准备。在同一节课堂内,如何实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呢?笔者认为,为了提高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分层教学策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是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分层教学法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可以获取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分层教学的主要措施及策略

3.1 课前准备。

(1)认真调查研究,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因此,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客观地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目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平时的表现等,然后才能做出科学的分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把中职学校的学生分为三层:A层是学习目的暂时不明确的学生;B层是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C层是学习专业知识后,想考上高一级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

(2)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人数进行分组。职业学校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学校每个专业班的学生人数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要根据班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可以分成5—10人一组,最多不超过10组,每一组选一位比较负责而且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做组长,负责引导本小组成员开展学习活动。

(3)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准备详细的分层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分层教学主要制定的是课时计划(教案),充分考虑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不一样的教学策略,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中职数学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及教材本质,分析教材的地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定位要有所不同,才能充分地体现分层教学:A层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B层的教学目标是在A层的基础上,能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C层的教学目标是在B层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3.2 课堂实施。

(1)通过问题的设计,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问题的设计要结合教材及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每一个层次中又有从易到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阶梯式的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时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来体现。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明确,组织好组内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做,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讲练结合,适当鼓励,增强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例题及跟踪练习。习题的难易程度应是由浅到深,有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阶梯式的有坡度的进行设计。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要降低起点和难度,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恰当的时机融入基本的解题方法和基础知识的应用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第二层次的学生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变式和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对第三层次学生的学习要加大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引导他们经过努力尝试着自己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4)课堂辅导,适时点拨,即时达标。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均有所欠缺,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辅导,关注各层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恰当的鼓励,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组与组之间也是需要相互帮助,给足时间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体会到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课后提升。

(1)课后作业的设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将基础题给A组的同学,基础题和中档题给B组的同学,中档题和提升题给c组的同学,同时鼓励他们尝试着做其他层次的作业,鼓励C组的同学对A、B的同学进行辅导,或者是B组的同学对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进步,既增强了学生的之间的友谊,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每一位同学通过动手和动脑学习到数学知识。在进行测试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题型,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2)课后评价的标准。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A组的学生采用表扬的评价方法,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B组的同学采用了表扬和鼓励的评价方法,既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又鼓励他们要继续努力,促使他们积极向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于C组的同学采用鼓励性评价和竞争性评价,鼓励他们不断的超越自己,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竞争,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促使他们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其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不同水平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各自领域里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在获得成功中充满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操作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工作,同样的教学内容也会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着差异而编写不同,因此,如何能更好地实施这种教学法,需要我们做更多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中职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思考
有趣的分层现象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中职护生实习心理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