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2020-11-24 17:41山丹县第二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教育

山丹县第二中学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那些在知识、品格、本领、体质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现象,智力水平得不到正常开发,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经过针对性教育对策等补救或矫治的学生。现在,初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数量特别多,教师一定要科学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全面制订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学业质量,破解阻碍教学水平提高的这一大难题。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信心缺乏,进而导致学困生的产生。对此,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以及自身方面的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关系不和谐,如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创伤,父母外出务工使孩子缺乏亲人的关爱和教导;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父母对孩子千依百顺、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蛮横放肆的性格,父母对子女的成绩期望过高,致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1]。

2.学校原因。部分教师呵斥、讽刺学生,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甚至厌学心理;部分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或责任心不强,放弃部分落后学生发展的可能,加剧了学困生的增多。

3.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传输的多途径化,给学生带来了太多诱惑,不良的社会氛围、错误的价值观念都在慢慢销蚀学生读书的兴趣。

4.学生自身原因。学困生大都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导引,没有牢固的学习基础,没有恒久的动力驱动,没有良好的习惯养成,没有坚定的毅力保障,意志力薄弱。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无法绕开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我们必须秉持“不放弃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研究和转化学困生,着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1.了解学困生,对症下药。教师应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和情感,将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困生,要知道孩子们并不想成为学困生,他们也想进步。教师不能将他们“一棍子打死”,应该多关心学困生,亲近、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心诚意,切忌恨铁不成钢而导致操之过急。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不是短期内形成的,教师的转化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反复抓、抓反复、耐心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大多数学困生存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情况,对此教师不能大发雷霆,更不能变相体罚,因为这些学生受到批评后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极有可能因为接受不了而破罐子破摔。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相信这些学生也会有进步的一天。

2.立足课堂,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备课不忘学困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备课时要明确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是什么,学习时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做到目标明确。上课关注学困生,调动吸引学困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教学,对于较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留给学困生;对于较难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尽量让学困生学有所得,并根据学困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与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学困生的作业要降低难度,减少数量,追求质量。课余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首位,作业优先批改,而且要面批面改,不能简单地画对错。对课堂教学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要给他们开点小灶,做些辅导,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多管齐下,善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要偏爱学困生,充分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学困生,使其摆脱自卑感,树立信心[2]。例如,教学中新课的引入要尽量贴近学困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呈现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稳巩固兴趣;教学手段的选择应灵活多变,积极引导学困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3.保护学困生自尊心,克服自卑感。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不仅家长无奈、教师头痛,还会受到同学的冷遇和白眼,因此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要想成功转化这些学生,教师就应该全身心地关注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他们树立起自尊心,在自尊中找到起点,在自尊中找到自我,在自尊中找到缺失的勇气。例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少一些批评、惩罚、埋怨和斥责;多一些引导、鼓励、交流和关爱,在关爱中为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笔者所在的班级就有一名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并且时常在课堂上恶作剧,偶尔还会与同学大打出手。笔者几次都抑制不住想要把他好好批评一顿,但冷静下来想,即使他成绩不理想,经常犯错误,但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受到批评,于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此后,笔者偶尔会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教育,给他讲道理,维护他的自尊心,因为笔者明白一个道理:“自尊心是进步之源。”

4.开展活动,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成立音乐、体育、美术、写作兴趣小组,开展经典诵读比赛、“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征文及演讲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迎国庆书画比赛以及乒乓球、篮球等球类比赛等活动,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学困生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学困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挖掘自身潜力,变得更加自信、自立和自强。必要时,可给予学困生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这也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还可指导学困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与方向,避免盲目性,督促他们坚守课堂主阵地,向45分钟要成绩,抓住重点,明确难点,记下疑点,课后复习要点,请教问题。

5.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想改善学困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需要积极行动,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培训家长,通过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接触和沟通,使家长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对子女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此外,教师需要通过家长会和其他一切机会,主动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个别对孩子已经丧失信心的家长能够重拾信心,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让更多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学会科学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成绩。通过家校联系,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一生。尊重关爱学困生是培养学困生良好习惯的基础,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是培养学困生良好习惯的原则,学困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全体教师的配合,齐心协力,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进而形成家校共育的和谐教育氛围。

6.学会宽容,融入赏识教育。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心,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融入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困生,换个角度思考或许能改变学生的一生,而不能习惯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种评价标准就会多一些好学生。在辅导和转化学困生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针对有的学生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写数学作文,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针对有的学生喜欢美术或书法,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书画展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进步。此外,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还要给学困生做好思想工作,除了给他们分析学习的重要性外,还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帮他们增强自信心,明白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学好,再给予耐心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对这项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充满热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时刻谨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困生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转化,甚至成为班集体的带头人。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