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渗透思政教学思考

2020-11-24 19:12王有智祁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0年12期
关键词:裁判员技战术篮球

王有智 祁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看出,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高度重视对各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而作为贵州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是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课程,承载培养学生体育专门人才,既重知识传授又有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通过篮球专选课教学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的教学中挖掘蕴涵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特别是在学习掌握规范技术动作、遵守规则、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它可以塑造学生品格,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教育学生尊重规则、守法的道德情操;为国争光的博大情怀。较好地落实路立德树人,提升教学质量。

一、从学习技战术动作、规则及裁判法方面分析

学习篮球技战术,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必须在篮球规则指导下,规则规定了什么技战术动作是合理的、什么技战术是不合理的,是非法的。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和裁判法。才能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先进的、潮流的、技术、战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时间、空间,展示合理的技、战术动作提升自身篮球素养。此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迫使教师积极推进课堂革命,将有限的课堂容量腾挪至课前和课后,组织学生利用优质线上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1]。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范,鼓励学生向表现优秀、动作规范的学生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精神。如学技战术前学生要思想高度重视热身运动(运动后拉升)、避免运动受伤,同时,高效的热身运动后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技战术。是保持运动寿命、运动能力的最好方法。通过分享我国CBA优秀篮球运动员王治郅、易建联,国外优秀篮球运动员乔丹、邓肯、詹姆斯等成功励志故事,能在篮球体坛上长盛不衰,特别是王治郅,征战在NBA、CBA职业联赛38岁才退役。NBA球星卡特在NBA打了20个赛季,42岁现在还在征战。他们除了自身较好身体素质外,与常年的自律的力量等素质训练、保持高效身体机能。通过分享篮球明星事迹使学生感受篮球文化以及篮球比赛中蕴含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2]。掌握科学运动赛热身前赛后拉伸有关,做到科学运动,给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二、从教学比赛运用技、战术方面分析

篮球专选课,因学生技术相对较好,经常在教学中采用比赛教学的方法。首先,教会学生相互沟通、互相信任、团结协作、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神。班上教学比赛,不管怎么分组,作为一个团队,要沟通、要信任、要团结,打出精彩配合。正所谓“无兄弟、不篮球”,营造和谐良好的团队氛围,如果输掉了比赛,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告诉学生胜败乃兵家常事,使学生在彼此安慰中增进友谊。如果赢了比赛,教师要引导学生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保持谦逊[2]。引领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次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无论对手强弱、优劣、技术好坏、身高是否对等,要排除干扰,以球会友。通过比赛展示高超技术、技能,让对手信服、佩服。不得戏耍、戏弄、玩弄对手。拒绝粗野、粗暴、暴力动作,更不要出现垫脚等伤人动作。将实体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同学们走基层,深入一线,实现课程育人的润物无声。通过比赛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如比赛中投中3分球后在对手面前竖中指;给对手盖帽后摇手指,对手投篮后上抢防守不控制脚步,有垫脚行为,导致队员崴脚受伤;尊重裁判员的判罚,裁判员作为篮球比赛的法官,依据规则精神及裁判法对场上队员的各种不符合规则要求进行执裁,因比赛激烈、对抗强度大、攻守转换快,移动速度稍慢等处在闭角,难免出现漏判、错判、误判、反判等。特别是我们专选学生,初做裁判、临场经验欠缺,对规则及裁判法精神理解不透彻,更容易出现上述误判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队员对裁判员执裁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场上争执、矛盾激化。教师可以中断比赛,进行规则解释和队员思想教育,促进教学比赛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比赛休息期间,在执行完成教学任务时拓展对篮球裁判员执裁中出现的错判的处理。如我国CBA联赛规定裁判员执裁一场比赛只能出错2-3次,且比赛最后两分钟有裁判报告,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比赛最后两分钟有裁判报告,以促进裁判员临场执裁的水平,也作为裁判员等级升降的参考。如法院的法官(合议庭),对案件的审判、通过一审、二审、律师参与等有时都会出现审判错误,而篮球裁判员在篮球比赛瞬息万变中第一时间就做出正确的判罚,稍有错判也能理解。况且现在高水平联赛引入及时回放,大大提高了篮球执裁准确度。每场比赛教练员可以挑战1次裁判宣判,裁判员的判罚也是篮球比赛的一部分,是人,就有可能出错。教师教会学生对裁判员执裁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看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提升学生遵守规则、服从规则、维护规则的法治素养。使课堂有血有肉,有悬念有趣味,努力提升内容及其形式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契合度和联结度,从而让课堂教学不仅有“深度”,更有“温度”,在“可见”“可感”“可知”的教育内容和教学互动下使教学情境更加优化。同时,课程思政不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还需要主动融入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举一反三,自己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情境[3]。

没有观众的篮球比赛,基本上失去篮球自身的意义和文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尊重观众,基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给观众展示高超的技艺、而不是粗暴的身体对抗。如CBA球员在开场比赛都向观众鞠躬以表谢意,而被换下场的队员,引来无数观众的掌声,同时,被换下的队员也给观众招手或鞠躬,以表获得观众的支持。做到净化赛场、文明看球,这就是篮球文化的魅力。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三、从教师自身教学严谨方面分析

《论语》中有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正已身正己心,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专业课教师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是育人的重要方式,是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契合学生对价值观的内化,能够提升学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专业课教师要更好地以身作则,把敬业爱岗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用家国情怀、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赢得学生[5]。在篮球专选教学中,教师认真备课;教学投入情感,充满激情;技战术示范规范,优美,精进多练;关爱学生,处事讲原则;多传递正能量,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乐观的品质。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启迪激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释放育人功能,发挥教师在榜样人格学习,学习动机强化,学习意志力培养等方面的浸润式引导作用[4]。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勇迈进。

四、结语

在篮球专业课中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特别是引入相关案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渗透、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提升了学生对篮球技战术的认同、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相长,让我们从一名体育教师转变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裁判员技战术篮球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街头篮球文化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快乐篮球进山乡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