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0-11-24 19:27薛棣文李成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五年制体育教师核心

薛棣文,李成明

进入新纪元后,我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并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切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但要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是要建立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一门必修学科,体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能够发挥出体育学科的功能,体现体育学科的价值。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所谓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学习体育这门学科,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科学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具备一定的健身习惯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与情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也是核心素养落实在体育学科上的具体表达形式,能够体现体育学科的价值所在,是学生通过相应的体育项目学习, 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以促成其终身发展。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外延的三个维度,能够较好地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健康行为是同运动健康行为相关的一系列行为,如运动营养补充和损伤预防、科学健身方法、运动负荷监控等;运动能力包括学会运用技能、提高运动认知、发展健康体适能;体育品德则包括体育品格、体育道德以及体育精神等。

2 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出发点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表现在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这一行业发展的职业需求。其中,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做得还不够好,主要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以及严重缺乏的教育资源等三大问题。

2.1 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仅以学生得到学习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位并不明确,也没有一定的独立性,甚至没有比较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不能将体育学科的针对性与独特性体现出来,一度沦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开设。

2.2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

目前,大多数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在教学模式上难以突破,自然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长期将传统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自身也很难做出改变,甚至有些教师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索性直接进入体育训练,不讲究技巧。在教学模式上,很多体育老师仍旧采用的是填鸭式灌输法上课,认为只要把该讲的全都讲出来即可,至于学生有没有理解和消化这些内容,完全不管,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长时间下来,当学生在实际体育锻炼中遇到问题时,也没办法通过有效途径解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自身水平的发挥。

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他们的性格、学习接受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一刀切”教育形式无法正常发挥学生独特的个性,从而导致体育学科的作用无法真正的体现与发挥出来,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完全对体育学科无感。

2.3 严重缺乏的教育资源

当前,我国很多五年制高职院校对体育教育的了解不够充分,忽略了体育教育的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资源不足两大方面。首先,学校忽略了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有些体育老师,因长时间处在一个舒适、松散的环境中,很多体育技能都丢失了,已经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讲解。其次,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高职院校中,健身器材等必备的体育教学资源与器材严重不足,致使很多体育教师无法将正确的体育知识展示给学生,从而限制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也会很大程度地降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极不利于体育学科多样化的发展。

3 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

3.1 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针对大多数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这一情况,教师有必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拥有更加明朗的未来。在职业技能中,社会适应、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按照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灵活运用引发、启发、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解释某项体育技术重点与难点时,体育教师可以在讲完整个动作要领之后,做一个标准的动作,然后留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与思考,探讨解决的方式。这个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意识,也是创新的出发点。

比如,在讲述途中跑步技术时可以加入游戏法。途中跑步技术要领的掌握十分关键,在高职院校短跑教学中,学生对这一技术要领的掌握直接决定了他们短跑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明白,途中跑技术是由步幅和步频两个要素决定的,提升这两个基础要素,需要学生身心放松,教师协调好教学氛围与环境。在高职学生的柔韧性练习与肌肉力量练习方面,可以通过“快速高抬腿比快、步步为赢”等娱乐轻松的游戏方式达到。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游戏方式,能够有效锻炼高职学生的小腿肌肉力量和膝盖关节的灵活性。同时,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运用“跨大步、踩石过河”等游戏形式锻炼高职学生的步幅、腿部爆发力和弹跳力。因此,在途中跑步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法,对高职学生领会短跑技能要领,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多维度拓展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活动范围

针对严重缺乏的教育资源这一问题,五年制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体育课程改革,重新整合校园资源,加强体育健身器材的建设,在资源、政策以及资金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在空间与时间方面予以一定的放松,也可通过一些体育学科活动,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出来,做到劳逸结合,释放学生的大脑。五年制高职院校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内容,以此提升和完善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情感价值观等,逐步提升他们自身的核心素养和职场竞争力。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强调培养人才技能的同时,还要慢慢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体育科研职能,组织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工作。

比如,随着野外求生、定向越野、素质拓展等突破自我的运动方式逐渐普及开来,这些体育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能提升他们的自身综合生存素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兴趣远远高于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接受继续教育以及各项资格认证的考核培训,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3 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

针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从学生的实际身体健康状况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师也应该掌握好课堂的节奏,以此应对突发的教学意外。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天公不作美,突然下雨了学生无法在户外活动。这时,体育教师应当做好两手准备工作,通过分析晴天雨雨天这两种天气,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让教学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主动性。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也应该提升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体能做测试与训练,从而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些方式,体育教学体系便能实现规范化管理模式,使体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进而推动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4 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学习型课堂”

与其他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要能与行业规范相符合,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然而,传统的体育学科是根据学科逻辑设计的,将运动项目作为依托,并将技能与体制作为标准。这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体育学科的发展要求。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主线,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关键品德与能力,以技能与体制为工具,更为注重学生的内在学习性,更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社会能力与品德的培养。

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引进信息化手段进课堂的方式,搭建一个“学习型课堂”。比如需要教授排球垫球技术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QQ群、微信群等形式,向学生发送垫球图解、垫球微课和垫球视频等素材,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相关要求,总结垫球的技术要领。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实地体验一番,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做指导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通过录像、讨论、比较、纠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教师还可以在课后通过线上指导评价的方式,为每位想进步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与机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构建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实现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在体育学科中引入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落实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以此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3.5 建立课内外、校内外的体育衔接,实现大课堂体育课程观

从整体视角对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进行规划,将高职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空间延伸到社区与社会,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时间延伸到其一生的发展中去,帮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学科学习意识。这就要求任课的体育教师归纳传统的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体育学科做一个分类,将不同技能作为主导,建立不同模块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已有的内部经验作为附着点,在课堂上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不同模块项目的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课外体育学科项目中,应将体育社团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学生参与一些体育社团活动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与社会体育赛事,有利于推送他们实现体、心、德的全面发展。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十分匹配,值得大力推广与宣传。

4 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此外,与普通院校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更为关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规范。所以,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好树立良好的体育理念,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基础,了解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改革,找寻到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强化体育学科课程构建的核心理念,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充实自己,确保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推动,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整体水平,保障教学过程中的特色化与多元化。

猜你喜欢
五年制体育教师核心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