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困境及改革方向

2020-11-24 22:51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院校高职

许 毅

2014年,国务院颁布46号文件之后,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两年之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旨在提高国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兴旺。体育作为一种提高身体健康的基本手段,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开设专业的特点,确立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习惯,从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终身体育意识牢记心中。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困境,并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旨在为今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困境

1.1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运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未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方法统一,一味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育教师以强硬的姿态向学生强迫地注体育教学内容,学生的创造性被抑制,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影响整个体育教学效率。另外,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除了基础的体育运动器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为了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采取现代新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热情,久而久之,会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课敬而远之,体育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实现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1.2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体育教材内容模式化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单一的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判断体育教学质量,而考察学生成绩的手段是单一的体育运动技能,对学生的体育基础理论、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练习方法等方面缺少评价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学评价缺少教师和相关专家两个方面,致使整个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评价质量值得商榷。另外,高职院校在使用体育教材时,过分注重规划教材,没有根本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及学校环境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过于模式化,运动项目传统化,这就使整个体育教材内容失去了本地属性,影响整体育教学活动。

1.3 体育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执教能力较差

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业务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丰富,无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一些体育教师体育理论基础扎实,对整个体育学科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时刻关注体育教学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就,但其体育运动相关技能较差,在体育课堂上无法向学生展示标准的体育技术动作,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另一些体育教师文化知识薄弱,基础较差,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具备拥有其他学科知识,无法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无法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在学生中无法树立威信,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较少,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体育教学。另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执教能力较差,对体育教材内容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无法分清教材中章、节和单元之间的关系,常常即兴发挥,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抛之脑后,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一些体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普通话不过关,说话毫无逻辑,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意思,致使整个体育课堂枯燥乏味。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2.1 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受到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教师综合能力和外部环境等条件制约,其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目的,具有教师和师生之间双边互动的特点。高职体育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体育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内容时,时刻体现出体育教学教的方法,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学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后,根据教师所传授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地参与体育运动练习和训练。坚持统一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发挥整体教学方法的作用。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多种媒体形式的出现,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丰富体育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集视听为一体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减轻学习负担,增进身体健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2.2 健全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健全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摒弃过去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手段,建立起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及专家评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形式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整个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从体育理论知识、体能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及体育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对课堂教学评价应从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管理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丰富体育评价内容,从而多元化多层次地对体育教学进行科学评价。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应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周边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3 丰富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高体育教师执教能力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学教师应熟练掌握大部分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和技巧。对整体个体育学科及教学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形成逻辑性较强的体育教学体系。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是教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必备技能。体育教师应拥有理解体育教材的能力,能够加工和驾驭教材中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教学法的加工处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应通俗易懂,具有感染力,学生迅速理解教师的意思,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