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的重要性与对策

2020-11-24 22:51刘程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武术阶段教学内容

刘程程

武术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武术知识与武术技术的一种有效形式。[1]武术教学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不同的特点,涉及到技能、理论、德育等多种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锻炼自身意志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抓好高中武术教学工作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2]因此,加强高中阶段的武术教学工作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阶段,高中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的顺利进行,促进高中阶段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分析高中阶段武术教学的现状,采取科学化的手段与方法进行改革。

1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的重要性

1.1 完善学生对武术的认知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完善自身对武术内涵与特点的认知,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习练武术可以提高自身素养水平,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武术讲究动作的精确性与熟练性,并注重技巧与劲力的运用,体现为“四两拨千斤”的技术特点。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武术的接触较少,练习时间较短,对武术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并不了解武术的文化特性与内涵,仅认为武术水平高的人具有较强的技击性,神话了武术的功能。武术除了具有健身、防身、修身的功能外,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身、兵学等思想,武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武术是一项全身性的身体运动,对身体各机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武谚“外练筋骨皮”,就是最好的体现。武术教学要求学生身法灵活,技术娴熟,注重腰、臀、臂整体的动作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武术强调“八法”,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注重动作的协调性,这也是武术与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之处。通过一个学期系统的学习武术,学生的神韵明显较学习前有很大的改善,“意发神传”是武术追求的崇高目标。武术动作对学生的平衡、柔韧、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通过武术教学,可以改善高中阶段学生各部位的韧带、关节的伸展性,对学生形体的改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2.2 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

武术属于对抗性运动,考验着学生的勇气、胆量和意志,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身体的碰撞,这种直接的运动形式对学生而言具有一些挑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武术课教学需要将武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武术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对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要求较高,动作比较复杂,对于武术功底较差的学生来说,学起来较为吃力,同样的课时,学习效果可能不如其他运动项目,导致学生出现积极性降低的情况。总之,高中阶段的武术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还能培养学生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1.3 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保障,必须把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可以理解武术教学中“尚武崇德”的原则,对学生的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责任心与使命感。武术教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武术技术与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更应注重高中阶段学生武术教学的开展,做好科学管理工作。

2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乏味

武术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方法是武术课教学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科学丰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高中阶段的武术教师通常采用讲解示范的方法进行武术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枯燥呆板,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教学过程中缺乏生动的演练形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探究式学习和情感互动,每节课重复进行基本技术和套路的练习,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使得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学习效率较低,无法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也比较死板,多以拳术为主,器械类内容较少,一个学期学习一个武术套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趣味性,毫无新意,多数学生对于刚接触的武术课程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后期会出现抵触的情绪与心理。

2.2 注重技术教学,缺乏理论讲解

武术课技术的教学需要理论的支撑,武术理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技术教学效果,而高中武术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性,缺乏武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进行技术的讲解,很少有教师对武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详细介绍,使得学生虽然学会了武术动作,但不理解武术动作的含义与目的,出现“会练不识意”的情况,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技术的学习是为了促使学生技能的熟练,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学生掌握武术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习武与修身,尚武与崇德并行。武德武礼教育是武术基础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武术精神层面的核心,贯穿于武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对学生人格的健全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但在高中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对武德武礼进行详细讲解,使得学生理解的武礼仅体现于“抱拳礼”上。

3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的对策

3.1 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

武术课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在开展武术课程时,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而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武术专业人才。内容作为教学的先导,教学内容的选择影响着整个学校武术教育的质量。[3]高中武术的教学内容要充分的体现出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4]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武术教学的要求,因此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播放武术套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提高高中阶段学生武术课的学习效果,促进高中阶段武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围绕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结合高中生心理与生理的特点来进行武术课的教学活动,突出武术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认清武术的锻炼价值。教师应转变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把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武术游戏等内容充分融入课堂,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充分发挥武术运动对高中生体制健康的促进作用。

3.2 加强武术理论知识的讲解

武术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及人文特色,武术理论、武术文化内涵、武术礼仪等知识的讲解利于学生理解武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教学的开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习武先习德”的思想,并且将武礼、武德贯穿武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同时要求教师对武术的特点与内涵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在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有重点的向学生介绍武术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武术知识理论的兴趣,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学习,确保学生对武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对武术课的作用与意义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4 结束语

武术课是高中体育课程大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练习武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认真分析高中阶段武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寻找科学合理的办法,促进高中阶段武术课程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阶段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