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体育之争”对现代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考

2020-11-24 22:51隋欣桐周筱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人话语权全球化

隋欣桐,周筱辰

1 体育国际话语权综述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中以“体育”、“话语权”为关键词检索了近五年来与之相关的体育类文献,并对这些文献来源做了进一步筛选,选择来源于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文献,最后,选择了其中引用率较高的十一篇文献作为本文的综述对象。

1.1 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内涵界定

当前关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内涵探究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从批判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国际竞争中不平等的表现,具体体现为体育大国对其他国家的强权与控制,应该予以制衡和抵制。另一类研究则认为体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以体育为手段不断博取国际世界认可的行为或过程,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当前,全球化大潮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联系,在相互制约与合作的大环境下,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无可争议的国际体育的话语霸权。所以,当前体育国际话语权是一种权利与权力的统一体,它既可以作为一项有限资源在国际体育竞争中制造不平等的局面,同时也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育领域跃升“体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1.2 体育国际话语权价值论

过往文献中关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价值表述多从宏观的角度加以叙述,研究普遍认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的价值在于它有利于使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大潮,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体育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际体育秩序的公平公正。但是文献中很少在微观层面上论述体育国际话语权对广大国民的价值。

研究认为,体育国际话语权与普通老百姓的体育参与、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之间存在何种关联的问题是亟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脱离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而谈体育国际话语权的价值在实质地里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2 土洋体育之争带来的思考

2.1 土洋体育之争中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把握其中的精髓,并在同外部世界的对比中不断地去粗取精,最终达成一个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共识。上世纪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正是一次国人立足传统文化,对未来中国体育道路走向的一次文化自觉的尝试。

1932年一场发源报刊社论的论战成为了土洋体育之争开启的标志,《世界日报》首倡“须寓体育于劳动之中”揭开了土洋体育之争的序幕。随后,《大公报》以犀利的言辞提出“中国不必参加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而且应决然脱离远东运动会”。

“土体育”观的提出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风潮引领者当时中国的体育对西方体育趋之若鹜,当时社会中流行的“锦标制”与“选手制”的弊端也日渐清晰。于是,“土体育”的支持者们主张回归传统,在自身历史中重新审视西方体育对中国传统体育带来的冲击,提出在教育领域中用“国术”替代西式体育,中国体育的根本出路在于脱离“洋体育”,提倡“土体育”。在国际体育话语权方面则认为我国的体育不需要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去争夺话语权,需要的是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认为“孤立于奥林匹克之外,可以无愧矣。”虽然“土体育”的观点有闭门造车之嫌,但是他们从中国文化的丰富遗产中,探索中国体育道路的智慧和勇气使得这场论战最终达成了“土洋并举”的社会共识。

这场争论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中国体育探寻适合其发展的文化土壤。当时的体育思想家们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的未来的体育之路必将是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体育之路,是一条能够得到大多数国民认同的体育之路,是一次国人立足传统文化,对未来中国体育道路探索的文化自觉。

2.2 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反思

研究之所以反思“土洋体育”之争中,并不是认为当今中国在争取体育国际话语权时要效法“土体育”的自大孤立,而是呼吁我国在争取体育国际话语权道路上不应汲汲于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人才培养、体育组织间的合作交流这些外在抓手上。我们在争取“国际体育话语权”时更重要的是要回归自身,探寻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体育之路,提高国人对体育的价值认同真正做到中国人对体育的文化自觉。

古代中国人把体育看作是进精于“道”的手段,是修身、养生的方法,“道”是中国武术生养发展的文化土壤,但时至今日,“道”对于现代人来说的是否还有其存在的意义,作为“国术”的武术如何才能获得当代人的认同。近代以来,体育一直作为一种工具的存在,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体育承载着洗刷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屈辱的功能,是国民摆脱弱国心理的强心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对体育的需求日趋多元,旧有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否还能符合现代国人的体育需求是一个摆在体育人面前的新问题。所以,如何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出发去争取国际体育话语权是当代体育人构建体育外交战略的关键。

3 结语

体育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是一种跨地域变革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在西方主宰体育话语权的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愿望是在体育全球化的舞台上寻找话语表达的机会,展示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体育文化。

张晓义在《体育全球化: 中国体育的态度与制度应对》一文中提出“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使得公民社会的崛起,从而对国家主权提出了制度重构的历史使命,我国体育制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研究认为这个时代对体育制度改革的要求,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回归,回归于人民的需求,回归于一个民族、国家本身对体育的认同。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大潮下的中国体育,既不能主张脱离国际体育发展大潮,也不能脱离传统体育,更不能脱离国民的体育基础。当代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建设需重新总结上个世纪30年代的“土洋之争”的智慧,立足当前国人对体育的时代需求,重新审视规划中国体育未来的道路,以期真正有一天能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

猜你喜欢
国人话语权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陈年凡客创始人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