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普通高校学生羽毛球项目开展模式刍探

2020-11-24 22:51俊,马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羽毛球比赛培训

李 俊,马 伟

1 前言

现如今,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和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我国的强势拿金项目,羽毛球运动自然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队取得132金,92银,65铜,总计289枚奖牌的骄人成绩,位居榜首。在羽毛球项目中,囯羽取得了3金1银2铜的成绩,排名第一。但是现在的囯羽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老一批的国手相继退出世界的舞台,年轻一代的小将成为国家羽毛球队的主力,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时候,希望他们能顶住压力,不断激励自己,提升自我,继续为国争光。

在大学生群体中,羽毛球也是学生们爱好的体育项目。但是羽毛球在大学中的开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大学作为向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地方,在体育竞技方面的人才却是寥寥无几,国家队的运动员大都是经过少体—体工队—国家队的模式,从小就接受专项训练,再进过层层选拔,进入国家队。而这种专业化竞技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就限制了大学中相关体育项目的发展。再加上小球运动的发展基础薄弱,场地设施和专业人才的缺乏,在普通高校中也就无法更好的开展起来。这就迫切需要确立一个适合高校学生羽毛球项目开展的模式结构,更好的额推动高校羽毛球的开展。

2 研究分析

首先,在课程上,所选取的这十所大学基本上就可以代表了山西省的大部分高校,在对这些高校的学生羽毛球开展情况的调查中有以下的结论:第一,在体育专业上没有专门的羽毛球专业,只有开设的羽毛球专业选项课,羽毛球专项课从大二的后半学期开始,到大三结束,一共三个学期,每个学期是48个学时,共144学时。课程的内容基本上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专项羽毛球技术和素质练习。相比较其他项目运动训练专业,从小就开始进行专业的培训,进入大学后还要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从起步开始就已经不是在同一水平。还有一些专业的体育院校,开设的专项课程是从入学开始就有的。在这短短的一年半中,学生们能够学到的只是羽毛球的一些初级的技术,上课的训练内容也是有限的,如果在技术上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在外参加更多专门性的培训,并通过比赛的磨练,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达到“量变改变质变”的提升,而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只有少数。而对于普通学院的学生来说,就另当别论。首先在课程上课程的开设就会受到学校教学计划、场地设施、选课人数和教师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对羽毛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其次,由于学校开设的羽毛球课程是普修课程,它的课程内容就会受到各种限制,没办法把更多的技术类型交给学生,教课的时间短,课程就无法更系统的完成,就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二,主要就是学校的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组织。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学校对于羽毛球运动的重视程度的大小。主要表现在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师资力量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中的羽毛球场地并不能满足关于学校师资力量方面的现状,一个教师的学历就代表着他的知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水平,一个教师的学历越高他的资历就越高,能力也就越高。在大多数高校中的羽毛球教学中的教师的学历都在本科研究生以上,甚至本科只占少数,多是教授、讲师职称的,助教也都是研究生。整体的学历水平还是很高的。但是有部分的教师只是代课而已,并没有正真意义上的有过羽毛球教学或学习经历。只有代专项课的教师有着多年的球龄和教龄。

另外,就是在课外的体育活动中,和羽毛球相关的活动少之又少。羽毛球社团的建设还没有非常的完善,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没有较强的号召力,相关活动和比赛较少,没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热情。除了校内的活动外,校外也有许多关于羽毛球的组织和活动,包括各个球馆的羽毛球俱乐部、校外的羽毛球培训机构,还有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比赛等,通过这些渠道都可以丰羽毛球活动内容,还能使羽毛球技术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但是在这些方面,学生们参与的就更少了,偶尔也就是叫上打球的几个搭档一起出去打打球,没有更好的融入其中。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在校内,学校也会举办一些羽毛球比赛,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学生就可以到现场去观摩高手之间的较量,提升对羽毛球的兴趣。体院中羽毛球专项的学生也经常会任职裁判员的工作,增加自己的经验。在校外,其中一个是与山西迪沃特的合作,另一个是加入了山西CUSU高校体育联盟。山西迪沃特体育是一个社会培训机构,学生通过该机构的培训,可以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参与助理教练、裁判员的培训,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新的角色,增加经验的积累。加入到山西CUSU高校体育联盟可以获得更多的参与比赛的机会,其中包括新生杯、精英赛等多个比赛,都可以提升自己实战水平,丰富自己的经验。

山西大学学生们也经常自发组织去参加一些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先后在高校联盟赛中获得团体第三名,在“体育产业杯”2016山西省大、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大学组混合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3 总结

由点到面,由下到上就山西大学现在情况,首先应该完善羽毛球协会、俱乐部等组织的建设,积极和学校的学生会、体育部等进行合作,利用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媒介,推广羽毛球运动,在空闲时间对组织以羽毛球运动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和比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较好的氛围,进而加入到其中。在学校中也要“招兵买马”,在来自全国的各个学院中发现技术水平高的学生,让他们加入进来,带动其他人一起提升整体的实力。慢慢的随着参与羽毛球的人数不断增加,选择羽毛球选项课的人也会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师也必须提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校内学习的同时,积极与校外各种俱乐部、培训组织进行交流,获得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引进更好的资源,与校外各种组织形成长期的合作。另外还要加强与各个学校之间的联系,经常性举办一些交流赛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校学生羽毛球项目的开展模式主要是围绕教学大纲内容、师资队伍水平和校内外羽毛球活动展开的,各高校应该准确把握相关的情况,合理调整每个环节的主次,发挥最大的影响,更好的促进这项运动的发展。目前山西各高校还是应该从学生羽毛球课外活动入手,丰富活动内容,扩大群众基数,自主去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体系,提升技术水平,取得一定的成绩,体现出学生对羽毛球的需求,才能让学校去做出进一步的改革,实现高校羽毛球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猜你喜欢
羽毛球比赛培训
教师培训
羽毛球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打羽毛球
会议·培训
飞行的羽毛球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