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钙化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11-24 02:32张菊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胆管多普勒彩色

张菊丽

在肝脏疾病患者中,肝内钙化灶与肝内胆管结石均较为常见,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容易出现混淆[1]。但是,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患者的发病原因、病理情况、临床主要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针对这两类患者需要临床做好及时、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尽快判断患者的病情,以便为其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2,3]。本院针对这两类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中选择7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与41例肝内钙化灶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内容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且患者本人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晓,入组前签署同意书,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或手术证实肝内胆管结石或者肝内钙化灶。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完整;②自愿入组;③意识状态稳定、正常。排除标准:①精神功能障碍;②恶性肿瘤患者;③认知功能缺失;④中途退出研究;⑤一般资料不全;⑥意识紊乱;⑦其他类型肝脏疾病患者。7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男42 例,女36 例,年龄26~71 岁。41 例肝内钙化灶患者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28~69 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需要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本院选择SIEMENS X15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应用,医生将超声凸阵探头的扫描频率设定为3~5MHz,将浅表线阵探头的频率设定为7.5~10.0 MHz。患者接受检查前,需要至少禁饮、禁食12 h,医生让其以左侧卧位或者平卧位接受检查,在进行常规扫查的时候,利用腹部探头进行观察,之后对患者的肝脏进行多切面和多角度的重点扫描分析,必要时选择高频浅表线阵探头进行观察。医生在进行扫描分析的时候,发现患者出现肝内斑点状或者团块状的高回声、强回声后,需要对相应部位的形态、大小以及后回声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病灶周围邻近胆管是否出现扩张等情况,最后对患者的门静脉等进行观察。患者的扫描图像需要由2 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共同分析,以便给出相应的确诊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确诊情况、病灶分布情况、影像学情况等。

2 结果

2.1 肝内胆管结石检查情况 7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76 例确诊,2 例误诊,确诊率为97.4%。确诊的76 例患者,超声表现为肝内沿着肝内胆管走行出现斑点状或者团块状强回声情况,且大部分强回声伴有干净声影;结石大小为0.4~5.4 cm;有70 例患者的结石周围出现明显的“双线征”胆管壁高回声情况以及晕环等,近端胆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情况,有6 例患者的病灶周围可见明显的胆管壁回声,但是近端胆管未见扩张;单发结石31 例,多发结石45 例;肝左叶分布42 例,肝右叶分布34 例。见表1。误诊的2 例患者,其结石大小为中等,且回声较小,结石周围没有明显的带状低回声或者晕环等,且结石近端不存在胆管扩张的情况,周围胆管很小,壁回声不够清楚,所以出现误诊情况。

表1 76 例确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检查情况(n)

2.2 肝内钙化灶检查情况 41 例肝内钙化灶患者中,39 例确诊,2 例误诊,确诊率为95.1%。确诊的39 例患者,均出现肝实质内部团块状或者斑点状高强回声,且伴有声影或者弱声影情况;患者的病灶均位于肝实质内部,周围不存在胆管壁回声,也不存在带状低回声或者晕环等,且未与门静脉出现紧贴情况,患者病灶近端胆管未见扩张;单发钙化灶26 例,多发钙化灶13 例;肝左叶病变14 例,肝右叶病变25 例。见表2。2 例误诊的患者,其病灶位于门静脉旁肝实质内部,因此出现了误诊。

表2 39 例肝内钙化灶患者检查情况(n)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指患者的左右肝管汇合部位以上到各级分支胆管之内出现的结石,主要表现为胆红素结石,这是常见的结石类型[4]。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胆汁出现大量的淤积、胆管解剖出现异常等,肝内胆管结石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同时出现[5]。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且患者胆汁会出现大量淤积[6]。如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无法接受有效的治疗,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容易出现反复炎症与出血等,且患者的肝段、肝叶组织等会出现纤维化情况、萎缩等,从而诱发肝硬化等,而患者肝胆管长期受到结石影响,还容易诱发肝内胆管癌等,这对于患者的预后十分不利[7]。

肝内钙化灶主要是患者肝脏实质部位内因为细胞炎症、脓肿或者创伤、寄生虫感染等,导致肝脏组织出现了局限性坏死,进而出现的纤维性瘢痕。患者的肝内钙化灶表面病变情况较为稳定,一般是肝内胆管壁出现部分钙化的情况[8]。肝内钙化灶患者容易发生肝区闷胀感明显等情况,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是,肝内钙化灶与肝内胆管结石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这就需要医生做好相应的诊断和鉴别,才能及时进行确诊,从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等[9]。

临床在对肝内钙化灶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病情进行鉴别时需要参考如下要点进行分析: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发病大多数位于肝脏的左叶且多发结石患者数量较多,患者的结石影像表现大多为强回声与高回声等,且可见明显的“双线征”高回声等,患者的近端胆管也会出现扩张情况等。而肝内钙化灶患者的病灶一般位于肝脏的右叶部位,且单发病灶患者数量要更多一些,患者主要会出现团状或者斑点状的强回声、高回声等,患者的近端胆管不存在扩张的情况。因此,医生在进行检查时需要针对患者进行多个切面和多角度的扫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之处,并进行确诊[10]。

本院针对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这种检查方式对于患者的肝内胆管、肝内血管有很强的鉴别效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流显像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针对检查获得的血流信息经过相位处理等方式,将平均的血流速度资料以彩色图形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在B 型灰阶图像进行叠加显示,这样就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病变部位血管的分布、具体直径、所在的位置与血流的方向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很强的声像学特征,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类型进行科学的鉴别,且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成本也不高,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创伤,医生可以进行反复操作和观察[11]。

医生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时需要重点观察患者的强光声团所在的部位。一般来讲,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其强光声团的位置多存在于肝内胆管中,且强光声团的周围存在肝静脉、门静脉等,具体的走行部位为肝胆管的分支方向。而肝内钙化灶的患者其强光声团的分布多存在于肝实质内部,且存在部位不固定,多位于患者的肝脏右叶部位,强光声团不会随着患者血管的走行进行分布。此外,医生在进行诊断时也需要观察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强回声改变多为椭圆形,且后方存在较为明显的声影,结石邻近的胆管壁会出现“双线征”的情况。而肝内钙化灶患者的强回声多为短条状或者弧形、斑块状等,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声影[12]。

综上所述,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患者的临床检查方式中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较好,患者确诊率较高,可以为治疗等提供更好地参考依据,该检查方式值得进行应用。

猜你喜欢
胆管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