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和对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11-24 02:32刘慧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肽酶磺酸蛋氨酸

刘慧颖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为肝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感染肝炎病毒导致,并且会受到环境和病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存在黄疸以及肝功能受损等情况,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会转化为肝硬化或者发展成为肝癌[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12 月接诊的68 例瘀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4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28~70 岁,平均年龄(50.26±7.85)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55±1.03)年;乙肝21 例、丙肝13 例。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0.84±8.28)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48±1.08)年;乙肝22 例、丙肝1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符合《传染病学》对瘀胆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后期数据采集。排除标准:①药物不耐受者;②严重内科疾病患者;③其他肝脏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降酶联合保胆治疗,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采用降酶治疗,提供常规保肝治疗,提供多烯磷脂酰胆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684,规格:5 ml∶232.5 mg×4 支)静脉滴注,1 次/d,5~10 ml/次,症状严重者适当增加剂量至30~40 ml。甘草酸制剂(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06,规格:甘草酸苷25 mg∶甘氨酸25 mg∶DL-蛋氨酸25 mg/片)药物治疗,口服,2~3 片/次,3 次/d。连续治疗2 周[4]。观察组接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44,规格:0.5 g×5 支)注射治疗,在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g,静脉滴注,1 次/d,连续治疗2 周[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不良反应(恶心、面色潮红、呕吐)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与对照组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机体毛细血管儿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胆汁流动故障。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并发胆汁淤积情况,不仅会提升治疗难度,还会影响患者预后,延长治疗时间[6]。病毒性肝炎具有以下并发症:脂肪肝、肝炎性糖尿病、肝硬化和肝炎后高胆红素症等,病毒会侵袭肝脏,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疾病影响下机体会出现胆汁分泌异常,导致毛细血管儿等细胞功能出现异常,胆汁成分会反流到机体血液中,出现皮肤瘙痒,引发黄疸等等并发症[7-9]。此外,该疾病还会导致机体肝功能,生化指标显著升高。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要采用保肝降酶治疗,如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药物进行保肝,应用甘草类制剂进行保肝降酶的治疗。对于胆汁淤积,可以根据原因,适当的使用一些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茴三硫片、腺苷蛋氨酸。但是常规治疗方式下患者肝功能改善并不明显,患者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改善结果并不理想。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为新研制的保肝利胆药物,体内各种组织液里面存在的一种生理活性很强的物质,参与体内的很多生化反应,如通过钠、钾、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泵参与体内的生化反应,ATP 酶可以促使胆汁代谢,所以经常用于治疗胆汁淤积症。磺酸腺苷蛋氨酸在腺苷酸酶的作用下会生成化合物,在机体运转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腺苷蛋氨酸是人体体液中生理活性分子,主要作用会促进质膜磷脂甲基化,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保护细胞膜的作用,有利于调解肝脏细胞膜流动性,通过转硫基反应对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10-12]。腺苷蛋氨酸调整肝脏细胞膜流动性、促进解毒过程,这种成分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可以防止胆汁淤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低腺苷蛋氨酸合成酶活性。消除代谢障碍,还可以促进钾离子与钠离子的活性,有利于恢复并加快胆汁排泌功能。根据临床数据显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耐受性较高,治疗安全性较高。有学者提出,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也可以应用本药,长期应用本药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该药物的生物安全性较高。

侯江华[8]的研究中,实验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患者总胆红素、谷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均低于对照组。其研究与本次研究数据无较大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谷氨酰转肽酶(58.91±19.67)U/L、谷丙转氨酶(60.28±24.37)U/L、总胆红素(31.29±19.28)mol/L低于对照组的(85.19±25.29)U/L、(97.28±44.28)U/L、(55.81±19.69)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与对照组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在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效果更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

综上所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肽酶磺酸蛋氨酸
蛋白酶的研究历史、发现及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续1)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基于蛋氨酸代谢调控的内源性抗氧化分子机制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蛋氨酸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脱苦风味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青中年人群中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浓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基于氟—氟相互作用的上转换荧光法快速测定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
蛋氨酸对动物生长发育及毛发生长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3—巯基丙磺酸膜修饰金电极无线传感检测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