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对比研究

2020-11-24 02:32魏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阳性率宫颈癌化疗

魏岚

宫颈癌是癌症的一类,属于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1]。宫颈癌的临床症状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产生阴道流血等症状,患有宫颈癌的患者常伴随输尿管梗阻、尿毒症等并发症,且随着癌细胞的扩散与增值,常引发多种疾病发生,宫颈癌晚期引发恶病质与全身衰竭较为常见[2]。所以宫颈癌早期筛查诊断应形成更高的重视,及时确诊并加以治疗,能够减缓病情恶化与发展,减少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临床上治疗宫颈癌,在早期预防性治疗手段中,具有一定治愈性,但宫颈癌发展至中晚期其存活率便逐渐降低,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联合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3]。一般临床上确定患者的病情情况与临床治疗疗效可以通过肿瘤标记物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评估预测,SCCAg 与CD133 都是宫颈癌的肿瘤标记物,临床治疗中常通过检测其血清水平及阳性率分析治疗疗效[4]。为探究宫颈癌的治疗疗效,并确定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案,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 例,随机分为研究1 组和研究2 组,各40 例。研究1 组患者平均年龄(55.3±5.6)岁;宫颈癌分期:中期29 例,晚期11 例;病理分型:鳞癌17 例,腺癌14 例,混合癌9 例。研究2 组患者平均年龄(54.9±5.3)岁;宫颈癌分期:中期28 例,晚期12 例;病理分型:鳞癌19 例,腺癌13 例,混合癌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于本院诊断并自愿接受临床治疗;②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放化疗禁忌证;③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明确,了解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本次研究中全部患者皆确诊为宫颈癌,符合诊断标准;⑤全部患者皆未接受过手术、化放疗治疗;⑥全部患者皆为宫颈癌中晚期,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⑦全部患者临床资料与一般资料完整,数据信息清晰无丢失。

1.2.2 排除标准 ①非自愿接受临床治疗患者;②未于本院诊断并确诊为宫颈癌;③宫颈癌早期患者;④具有宫颈癌手术史、放化疗史的复发患者;⑤不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患者;⑥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⑦具有严重脏器疾病,预计存活期<6 个月的患者。

1.3 方法

1.3.1 研究1 组 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化疗方案如下:化疗前需静脉注射异丙嗪、0.9%氯化钠(NaCl)注射液、费美松,注射量分别为25 mg、100 ml、10 mg。于化疗第1 天与第8 天静脉滴注伊立替康90 mg/m2,0.9% NaCl 注射液500 ml;于化疗第2 天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0.9%NaCl 注射液500 ml[5];每3 周为1 个化疗疗程,患者需接受2 个疗程的化疗。

1.3.2 研究2 组 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化疗方案如下:化疗前需静脉注射异丙嗪、0.9%NaCl 注射液、费美松,注射量分别为25 mg、100 ml、10 mg。另外,化疗前1 d 需要口服费美松,服用次数为2 次,3.75 mg/次,连续服用3 d。于化疗第1 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35 mg/m2,0.9%NaCl 注射液500 ml;于化疗第2 天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0.9%NaCl 注射液500 ml;每3 周为1 个化疗疗程,患者需接受2 个疗程的化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肿瘤标记物血清水平检测,化疗前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样3 ml,经过高速离心后进行检测,SCC-Ag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CD133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阳性率。SCC-Ag<1.5 ml为正常值。CD133 检测阳性细胞≥5%表示为阳性。②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脱发、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根据WHO 抗肿瘤药物不良影响分度标准进行分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1 组患者的肿瘤直径(2.56±0.75)cm 小于研究2 组的(3.20±0.85)cm,血清SCC-Ag 水 平(2.13±0.63)mg/L、CD133 阳 性 率32.5%均低于研究2 组的(3.64±0.52)mg/L、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1 组患者的脱发、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0.0%、17.5%、62.0%、45.0%,均低于研究2 组的42.5%、42.5%、90.0%、6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n(%)]

注:与研究组2 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n(%)]

注:与研究2 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中年时期,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常未引起重视,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上未形成较高的重视性,从而造成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也引发多种危害患者自身生理功能的并发症。所以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原则中,应形成及时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更好的防治与抑制病情发展。在医疗技术手段不断升级的当下,宫颈癌早期筛查手段也在不断增多,早期筛查的准确性不断提升,患者在早期得到病情的确诊,及时接受临床治疗,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紫杉醇是一类抗微管药物,可抑制微管分裂增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与增值,同时,其能够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使得微管保持稳定状态[5]。顺铂属于金属络合物,其能够对患者DNA 双链产生交联反应,抑制肿瘤细胞DNA 的复制与转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于顺铂抗癌谱广,所以能够与多种抗癌药物联合使用。伊立替康属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Ⅰ的作用,而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拓扑异构酶Ⅰ含量较其他的细胞高,所以伊立替康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对细胞分裂的抑制效果。临床上针对于宫颈癌患者的化疗方案中,以联合化疗方案所能够达到的化疗效果更佳,经过研究表明,伊立替康与顺铂联合在临床疗效上更加明显,所以临床治疗宫颈癌患者可采用该措施进行治疗。

临床上治疗中晚期宫颈癌,通过手术与化疗方式治疗在治疗疗效上较高,由于化疗的方案多样,能够形成的化疗效果不同,所以还需要就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具体研究与探讨。本文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中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血清SCC-Ag 水平、CD133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 组患者的肿瘤直径(2.56±0.75)cm 小于研究2 组的(3.20±0.85)cm,血清SCC-Ag水平(2.13±0.63)mg/L、CD133 阳性率32.5%均低于研究2 组的(3.64±0.52)mg/L、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 组患者的脱发、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0.0%、17.5%、62.0%、45.0%,均低于研究2 组的42.5%、42.5%、90.0%、6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各项指标指数中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均具有更加明显的变化,说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疗效更高。

综上所述,宫颈癌临床治疗中,化疗方案可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该治疗方案中,肿瘤细胞直径缩小较明显,患者化疗不良反应较轻,能够减少患者化疗中的痛苦,且化疗疗效较高。

猜你喜欢
阳性率宫颈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