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效果评价

2020-11-24 02:32李志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桂枝汤桂枝痉挛

李志龙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对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需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但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配合一些药物治疗,来达到改善神经细胞功能、改善肢体功能,控制其偏瘫状况的治疗效果。常规的治疗方式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但仍不理想。中医药在脑卒中患者后遗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且近年来,临床对中西结合疗法在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治疗中的研究均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可获得改善疗效的目的。为了提高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在不断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传统中药瓜萎桂枝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实施治疗,收效甚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 年4 月~2020 年5 月在本科室治疗的86 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9 例;年龄49~73 岁,平均年龄(62.8±4.6)岁。对照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46~74 岁,平均年龄(61.5±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初次脑卒中发作,且并发下肢痉挛;②患者具备正常的认知功能;③患者具有完善的机体功能;④患者自愿参与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或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②存在治疗禁忌证的患者;③在入组前3 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患者;⑤无法进行后续随访的患者;⑥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尼莫地平、脑益嗪等改善微循环;给予胞二磷胆碱、神经节苷等营养神经)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瓜萎桂枝汤进行治疗,瓜萎桂枝汤组方:瓜萎根14 g、桂枝11 g、芍药18 g、生姜10 g、大枣14 g、甘草8 g。随症加减,对于痰浊严重者加远志、茯苓、石菖蒲;对于抽动不安者加栀子、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对于阴虚内热者加黄连、白薇、淡竹叶。以上方剂,1 剂/d,煎服,连续服用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100%;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且<90%;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1]。②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 评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上两项评分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3 例、有效17 例、无效3 例,对照组显效15 例、有效16 例、无效12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 指数评分、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 指数评分、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引起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痉挛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脑卒中后,其颅脑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而引起部分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的致死性损伤,从而致病[2]。因此,临床研究认为,对于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如果在发病早期能够及时进行血液灌流,能够达到改善患者脑组织损伤的状态,从而对其脑组织功能产生改善,降低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程度。

在传统中医上,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属于“拘挛”的范畴,将其纳入到中风相关的急证当中。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迟缓性偏瘫,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会表现出明显的痉挛情况,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虽然疾病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其病情已经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但是患者的下肢痉挛症状却难以改善,对其日后的生活将产生较大的危害[3]。西医往往依靠西药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但很难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病机主要是肝肾阴虚、气血不调,致使其筋脉失养而致病。因此,中医认为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需从益气活血、活血祛痰、熄风通络、涤痰开窍进行,选择对症的中药方剂可发挥激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代偿机制,重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恢复对低级神经中枢抑制的效果,从而是肌痉挛得到逐步的缓解,萎缩肌群再次得到神经支配,而促使其肌力逐渐恢复[4]。

中医经典典籍《金匮要略》明确指出对于中风疾病的后遗症,虽然类型不同,但其病机相似,多数均为筋脉失养、津液亏虚所致,因此,这类疾病均可用瓜萎桂枝汤进行治疗[5]。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应用瓜萎桂枝汤进行治疗,收效显著。瓜萎桂枝汤的主要成分为瓜萎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其中瓜萎根为君药,具有生津养脉、润燥舒缓、解痉的功效,尤以解痉的功效最为突出;桂枝为臣药具有平衡阴阳、祛邪解肌、调理气血之功效;白芍具有止痛柔缓、补气养血、止汗敛阴的功效。桂枝与瓜萎根、白芍同用可冲抵瓜萎根之寒凉、强化疏经通络之效,一举多得;而桂枝与白芍同用可涵养筋脉、止痛柔筋、酸甘化阴。而生姜、大枣和甘草的加入可温中缓急、调和诸药。方中诸药配伍严谨、阴阳互补、兼顾正邪,合力发挥气血双调、柔筋养脉、解肌缓痉、生津补液之功效。且在实际用药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随症加减,使得整个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发挥标本兼治之功效[6]。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到,应用瓜萎桂枝汤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实施治疗,其疗效可高达93.02%,远高于常规西医治疗,这表明该瓜萎桂枝汤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且中医药绿色温和,治疗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患者额外用药的不良反应风险,且经济廉价,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瓜萎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

猜你喜欢
桂枝汤桂枝痉挛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喊魂
从《桂枝汤》服药方法小议中药精细化管理
我的发现
桂枝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妇女汗出56例临床体会
从脾胃论治慢性失眠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