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牵手

2020-11-24 05:14雷抒雁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外貌母亲文章

这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母亲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神奇地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守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會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有删改)

读与思

雷抒雁的文章力求锤炼思想和寻找形象的巧妙结合,这篇散文就将作者的这一创作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敏锐地洞察生活,不仅看到生活中光明、合理和平静的部分,而且能从光明中看到阴暗,从合理中看到不合理,从平静中看到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景一物都含理。

读与悟

1.线索贯串情节发展。

线索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串始终的事物。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1)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线索来写。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2)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游览、参观访问的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物。(3)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5)以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为线索。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本文的线索有两条,明线:(父母的)牵手;暗线:父母相伴一生的深情(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一般来说,暗线往往是情感线索。

2.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所处情境。

文章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外貌描写一般包括神态描写与肖像描写两部分,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这些外貌描写要完全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勾勒,所写外貌必须切合文章的主题,为刻画人物服务。如文中“灰黄的皮肤”“不安分的筋,暴露着”属于外貌描写,“灰黄”“斑点”写出了父亲手的干瘦和苍老,“不安分的筋,暴露”“灰黄”写出了父亲的饱经风霜和严重病情。

3.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活动。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受其思想、性格的制约,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可以凸显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和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其中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这一点最为重要。“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一个“拉”字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临终前对母亲的不舍;“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则可以看出母亲能够平静、坦然地面对父亲的离世。

4.插叙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也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见闻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插叙不是叙述的中心,只是为中心服务的一个片段。其前后衔接要自然,要界限分明,插叙完了,要回到原来的叙述线索上来,不能发展成另一条线索,更不能“节外生枝”,成为文章的游离部分。插入的内容应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能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例如本文第六、七两段的插叙,补充交代了父母从第一次牵手起,便一直双手相牵共同面对生活的幸福记忆,写出了父母的牵手具有神奇的力量,表现了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

【崔翔/供稿】

猜你喜欢
外貌母亲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