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引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020-11-25 13:04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二小学冯亚慧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文章探究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二小学 冯亚慧

当前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认为阅读没有过多的作用,只要学生能够明白文章的含义即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难以理解与掌握科学的阅读思路、阅读方法,低下的阅读质量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学生抓不住文章的重点与重心,学生最后给出的结论往往背离了文章的追求,影响到了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模式、教育思路,用趣味性十足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阅读环节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问题

1.学生缺少体验感

传统语文课堂中,学生大多会对教师的讲解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学生不具备体验能力、感悟能力,无法独立解决文章要求、文章任务,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根据教学设计要求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一同进入文章当中,解读文章中的各个知识点,这里主要就是利用各种练习题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便不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失去了文章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很多学生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分析问题十分僵硬,比如在描写自然风景的文章中会固定套用“喜爱、愉悦、美丽”一类的词语,缺少实际理解,影响了问题分析效果与精度。

2.学生阅读实践素质落后

学习文章需要实践的过程支持,这样学生才能够顺利理解文章的要求,掌握阅读的实践技巧。可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过多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深层次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可是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指点与帮助,学生将失去实践意愿,没有创新精神,无法形成独立思维、独立意识,难以自行从文章中发现美、找出美,影响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条件、教学背景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3.学生缺少阅读目的

绝大多数小学生之所以会阅读是因为有教师、家长的要求,功利性突出。学生是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才会阅读,并没有在阅读中得到任何成长。而这显然违背了阅读教育的初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效果。很多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与思考都不够严谨、仔细,给出的答案要么以偏概全,要么脱离主旨。学生这种学习习惯会影响到最后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不良阅读习惯显然无法帮助学生今后获得更好的成长。

4.学生不具备自主探究素质

对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自由探索、自主探究的条件、时间,让学生享受语文知识探索乐趣,学习与掌握更多阅读技巧、阅读方法,达成教育目标。不过在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与影响下,当前很多语文教师仍旧牢牢把握着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大多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知识,难以主动探究、自主探究。学生单方面的被动学习无法看到更多的风景,没有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与学习文章知识。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质量的具体方法

1.增强学生感悟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质、阅读水平,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更优秀、出众的感悟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实践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感情,帮助学生收获更强大的阅读能力,夯实学生阅读基础。带领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感官的调动,体会与理解文章中的词语、精神,用这样的方式和作者建立情感共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含义。如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伐木工人砍倒树木修建建筑物的场景直接冲击着学生的头脑,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与意义。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不保护环境的后果,带着这样的感受阅读文章,学生此时阅读文章就能够明白作者所传达的寓意,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

2.重视实践训练

阅读教学环节需要重视实践训练部分。教师除了要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以外,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训练环境,确保每一名学生的阅读质量都能够达到教师要求的水平,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阅读方式满足成长需要。如学习《山行》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搜集作者的其他诗篇,用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创作的特点,明确《山行》这首诗所传达的内容。

3.明确训练目标

只有在学生知道了阅读目标、学习任务以后,学生才能够主动学习、主动阅读。当然,仅有这一标准、这一要求,学生仍旧无法可持续成长,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学习技巧,全面投入学习。达成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搭配探究学习与自主学习活动,教师需要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在学生自行阅读文章中产生的想法才是学生的语文能力。

4.掌握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语文教育需要体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与要求,通过合适的方法总结阅读学习方式。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匹配合适的阅读思路、阅读方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深入其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与热情,成为学生今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当然,教师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文本分析能力的有效培养。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在学生意识到了大自然优美的姿态以后,学生才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需要为学生制定更加合理、系统与科学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通过这样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水平、感悟能力。在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总结方法,找到了与自身能力相对应的阅读思路、阅读办法,顺利理解了文章宗旨与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才能够明确自己的薄弱点和优势,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与表达意义,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效果,达成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文章探究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