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020-11-25 14:48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监督管理建筑施工

叶 萍

(山西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3)

1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责任意识薄弱

在现实中,很多单位及管理人员都缺乏安全责任意识,例如在分包项目给不同的施工单位之时,没有严格审查和考核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能力、信用及过往业绩等,而只关注经济利益,这即是安全责任意识薄弱的表现。安全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施工事故防范效果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若是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对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够重视的话,则无法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1.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可行性差及不够完善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用以作为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制度依据与工作指导。就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通常在正式开展施工工作前就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人,但由于其中很多方案计划的实际可行性较差,因此在实践当中往往并不能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再者,现有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多是依据行业标准而建立的,有时并不符合实际施工条件和建筑施工技术要求,总体上不够完善,因此对于很多施工安全问题和事件也难以快速有效地解决。

1.3 施工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类施工设备的应用,并且随着现代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对施工设备的依赖程度正越来越高,这虽然大大方便了施工作业的开展、提高了施工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设备安全隐患。在现实中,因施工设备原因而引起的施工事故屡见不鲜。例如,有些施工设备的操作程序比较复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果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不够熟练或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话,则极易导致施工事故发生。再如,有些施工设备的生产质量不过关,或是设备发生了损坏但未被及时发现,如果将这些设备投入到实际生产当中的话,则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4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参与主体,施工中任何环节、任何步骤的工作都是由施工人员进行开展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必然会提高施工事故风险。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学历水平不高,也缺乏专业素养,在面对一些突发事故时应对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引发施工事故。

1.5 施工环境恶劣

建筑施工中的一些环境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施工环境恶劣会大大增加施工事故的发生几率。特别是建筑施工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需要进行露天作业,而一旦在露天作业时遇到了突发灾害或是恶劣天气的话,则很容易引起一系列施工事故。虽然有些环境风险可以通过提前勘测地质水文、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等来进行规避,但却不能百分百给予保证。再者,施工环境恶劣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方面,还体现在场地环境方面,例如有的建筑施工现场未落实配电箱门的隔离防护措施、未划分相应的功能区、设备和材料随意交叉堆放等,均会严重影响到现场安全。

1.6 安全生产投入较少

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因为各类安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购置都需要资金支持,如果安全生产投入较少的话,则很难开展好这项工作。但由于很多单位只重视技术投入和质量投入,而缺少安全生产投入,所以极大地影响了施工安全。

2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若想保障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必须要拥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所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是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是第一原则,一切施工作业开展的前提都是要保障安全。建设厅必须要督促各方充分理解安全生产的内涵,明确安全生产的作用与意义,认同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积极主动地落实相关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同时,还要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规范安全生产机制、优化安全生产流程,切实保证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有序性。

2.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开展好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所以建设厅必须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指导各方尽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需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而不能“纸上谈兵”。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要求主要单位及个人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结合过往施工经验对极易发生施工事故的施工部位、环节等落实好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并确保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与综合效益相挂钩,以提升综合效益为出发点入手,有效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还有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给予在施工中表现优异的个人物质或精神奖励、表现消极或经常失误的个人警告或惩罚。

2.3 加强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应始终将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摆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建设厅应督促各方加强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日常设备安全检查和现场安全巡查,并定期对各类施工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另外,还应积极运用远程监控技术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2.4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使施工人员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安全、减少施工事故。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厅需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开展好人员培训工作,重点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操作技术等。同时,还要采取科学的人员管理手段与奖惩制度,以激励大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2.5 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在建筑施工期间,若想营造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首先应有效把控好各方面环境因素,提前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进行全面勘测,充分了解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方案;其次应做好恶劣天气的预防,尽量避免在大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进行露天作业;再者还应重视场地环境管理,确保临时用电防护措施到位、功能区划分合理、各类物资堆放有序等。建设厅必须要督促和指导各方有效落实好这些工作。

2.6 增加安全生产投入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样,只有拥有了充足的安全生产投入,才能够有效开展好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安全生产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各类安全设备、给施工人员配备各类安全防护装置、聘用专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以及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等,既要确保安全生产资金到位,又要确保资金花费合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来看,尚存在着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可行性差及不够完善、施工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足、施工环境恶劣、安全生产投入较少等问题,为此,必须要尽快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以及增加安全生产投入,以提高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监督管理建筑施工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