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算问题及审核方法

2020-11-25 14:48王科人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3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情况建筑工程

王科人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李村煤矿,山西 长治 046200)

1 工程造价预算和工程造价审核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造价格的简称,工程造价从工程的投资方和工程建设方两方面角度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统一的认识是进行工程建设的费用总和。工程造价包含了建设工程的各个部分的价格,例如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的总和被称作工程造价。工程造价预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建设前的预算,其内容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未来的资本投入和收益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估。对建筑工程的实施而言,工程造价预算是能否进行工程实施的重要参考。

2 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不足之处

2.1 造价人员未坚守职业道德

若建设单位并没有对造价管理、预结算知识等规定进行详细的了解,会导致一些施工单位钻了规定的漏洞,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出现高套定额的现象,并且对工程量进行重复计算,通过多种途径来对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增加,从而无法对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2 管理工程造价的工作方式落后

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依照过时的一套管理方法来进行,没有根据相应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进行造价预算的管理,例如对新型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项目过程中的政策变化情况等,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使工程造价预算和最终的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差距,从而失去了造价预算的可靠性。

2.3 未严谨的签订合同

频繁改变合同内容则是导致造价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建设单位并未严谨的对承包合同进行签订,导致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序的开展,特别是当工程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故障,例如,未对合同变更的内容进行规范、未确定详细的质量标准等,从而为日后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增添了阻碍。

2.4 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完善

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尤其是在大型的项目建设中,涉及的知识面和工作量通常是非常大的,造价预算编制不完善就会导致造价预算人员力不从心的情况发生,在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和审核工作中出现疏漏,导致造价预算工作和实际施工情况出现偏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审核方法

3.1 对造价审核进行有效的设计

可以通过设计的方式进行招标,合理的选择和运用相关的施工技术。在以往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并没有较强的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不够大胆、开放,未对造价控制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概预算人员只关注数量,未对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技术与经济完全不符。所以,在所有的工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将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技术性强、经济效益高的设计方案。然后就是对限额设计进行使用,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和相关标准对投资的金额进行准确的判断,来对施工图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制定优的设计方案。

3.2 注重造价工作人才的队伍建设

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广泛,传统的工程预算和审核人员的知识很难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时候需要对造价工作人才进行相关的培训,并且进行人才的补充,以此来保障工程造价预算和审核工作能够发挥其指导意义,保障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3.3 完善审核标准制度

对于工程预结算审核来说,在审核过程中应该由一个明确的标准,包括工程中涉及的项目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在造价管理人员审核过程中有着确定的指标范围,尤其是对于定额指标来说,包括人工消耗指标、材料消耗指标以及机械消耗指标都要按照具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审核过程中也要有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明确审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制度设置过程中贯彻国家有关政策,适应现阶段的法规条例,对于建筑市场要加强监督,明确在一个阶段内,它的变化情况,根据原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保证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准确性。

3.4 实施全过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控

结合建筑工程目标的管理标准、管理内容来看,想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就应该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严格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从质量安全和成本预算层次上,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使用科学合理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全过程管控,对工程各个环节成本进行把控,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4 结语

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对于工作人员具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确保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工程造价足够合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按照相关标准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从而对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保障。相关单位还需对合同和实际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对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减小。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情况建筑工程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工程造价之旅
特殊情况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