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科技趋势 促进贸易便利

2020-11-25 21:26
中国外汇 2020年16期
关键词:点对点信用证区块

依靠科技推动贸易结算设施升级换代,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区港联动发展的新要求、新突破。

要把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充分发挥其背靠经济、贸易、金融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贸易联通是首要任务,而优先加快建设先进的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更是重中之重。依靠科技升级换代贸易结算设施,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区港联动发展的新要求、新突破。贸易结算设施在贸易活动中居于枢纽地位,是促进市场交易活动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对市场交易活动而言,有利于降低交易操作风险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对银行与保险而言,有利于依托设施掌握交易相关的物流、信息流并提供融资、增信、保险等金融服务;对金融监管而言,有利于识别、追踪以及量化金融风险,改进并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防控水平;对政府而言,有利于提高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流通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增长。此外,随着贸易交易数字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贸易结算设施升级换代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鉴此,可充分利用区港政策优势,先行先试新一代贸易结算设施,促进区港贸易流通便利化,激发区港市场活力,为深化区港合作提供基础性保证。在贸易结算设施优先建设与先行先试方面,以下方向值得探索与推广。

方向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系统

当前,跨境支付几乎都由银行通过SWIFT进行,通过层层中间代理行进行结算,时间长、费用高、隐私保护差。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加密通讯,也催生了新一代跨境支付系统。

相比传统跨境支付,区块链跨境支付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安全度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加密数据通讯,通过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可实现点对点的实时安全通讯。二是可靠性强。通过采用ISO20022标准报文、反洗钱政策等国际规则与惯例,能被现有的SWIFT用户所接受。三是汇款速度快。采用点对点通讯,借助互开账户可实现汇款资金实时到账。四是数据保密且状态透明。因点对点通讯,数据由交易相关方存储,从技术上保护了隐私,且相关方可实时直观追踪汇款进度。五是信息完整。点对点通讯,在现有SWIFT报文基础上,可扩展附加款项背景信息(如贸易项下订单、发票、运单信息等),方便收款行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六是支持多币种及数字货币。点对点支付,可自由选择货币(含数字货币)进行汇款。

鉴此,区港应积极支持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平台,率先建设,率先投入试点运行,满足贸易数字化、加速资金流动的需要。此类平台前期研发投入较大,技术路线复杂,且不同于传统思维和技术路线,往往很难被接受,这就需要在某些专门区域、行业或个别银行机构开展先行先试。在技术选型方面,必须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当前汇聚了多名院士、教授和业界专家组成的清华大学阿尔山区块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研发的基于数字货币技术的新一代跨境支付系统,已被多家境内外银行认可,正在试点运行中,未来可在区港合作中推广应用。

方向二:央行电子信用证系统

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于2019年年底试点上线的电子信用证系统(下称央行电证系统),作为央行主导建设的一项重要贸易结算基础设施,依托央行大额支付清算系统网络,提供信用证信息传输服务,极大便利了广大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证结算业务。

信用证作为通用的支付结算工具,同时具备风险相对可控、具有融资功能和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特性,发展空间广阔。过去因信用证电子化程度不足、跨行公共基础设施缺失等原因,导致市场相对割裂,开放性不足,整体发展缓慢。据了解,在2019年央行电证系统上线之前,为企业提供国内信用证结算服务的银行不足80家,广大中小银行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较少使用信用证这一结算工具。

央行电证系统的上线,极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优势如下:

一是央行电证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金融服务领域现实存在的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央行电证系统,为广大中小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信用社等以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金融机构开展信用证服务,提供了基础设施,可帮助中小银行克服开展信用证业务系统开发运维成本高、专业人员不足、内控体系要求高等关键制约因素,大幅降低了行业门槛,有利于借助信用证这一结算工具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是央行电证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国内信用证在大中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央行电证系统,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兑付机制,引入了银行保兑、信用保险增信等新技术手段,有利于在国内信用证业务上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融合发展,便利信用证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流通。

三是央行电证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步新环境下对国内信用证发展监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央行电证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内信用证电子化平台,实现了监管实时监控、业务全程留痕,可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不断适应新的监管要求,保证信用证业务安全有效运行,进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此外,央行电证系统,还可显著提升信用证项下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资金的匹配效率,并可有效解决银行通过SWIFT系统办理国内信用证业务带来的国内贸易与金融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

鉴此,为探索贸易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做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风险防控平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区港联动中应加快推广运用央行电证系统贸易结算设施,为促进区港贸易流通提供信用支持工具,为定向的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提供通道,使之成为银行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依托,真正解决困扰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方向三: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

跨境贸易金融业务,涉及国际结算、贸易融资、担保以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多项金融服务与交易环节,相对其他金融业务而言较为复杂,对贸易交易相关方要求高,对交易信息可信度要求高,对交易操作风险防范要求高,并通常需依托海关、税务、外汇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官方数据信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打造的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通过借助区块链技术,较好解决了跨境贸易金融业务中的痛点问题,便利了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融资,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上线以来,已成功在全国多地、多家银行应用,惠及了众多中小型进出口企业。该平台作为一个集开放贸易金融生态、可穿透式监管、有公信力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实现了跨境贸易交易数据的交叉验证、数据不可篡改、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有效促进了跨境贸易金融相关市场信任机制的形成。

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可全程记录跨境贸易交易的相关信息,将贸易交易各环节节点“可信”地联接到一起,使得贸易交易参与各方能快速获得真实可信的信息,从而为银行发放贸易金融授信提供了便利。此外,外汇局通过该平台可实时监控贸易交易全流程、资金流动全过程,并实现了监管穿透化、便利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及预警机制的设置,还可有效提高对跨境贸易交易及融资风险的预判与应对效率,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在区港合作中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可形成一个广泛连接的、开放共享的区港跨境贸易金融生态,使之成为促进区港贸易流通、资金流动的重要联动平台。

猜你喜欢
点对点信用证区块
正本信用证若干问题剖析
如何正确指定转让行
基于虚拟电厂能量管理的点对点市场交易模型分析
助力脱贫攻坚:“点对点”扶贫复工包机 华夏航空累计运输8047名复工旅客
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区块链投机者
事先预防是防范国际贸易中信用欺诈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