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肺功能,强健方法多

2020-11-25 02:45小军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阻塞性通气肺部

小军

今年已经75岁的王大爷,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到呼吸科就诊,入院后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吸道阻力增加,结合肺CT检查最终诊断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医生询问患者病情,王大爷既往吸烟史50余年,每日吸20支,最初只是咳嗽气喘,以为自己的病是慢性的就没在意,有时加重了就自己吃点止咳药,谁料病情突然加剧了。

如果王大爷早进行肺功能检查,就能尽早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尽早针对性地用药治疗,就能减少病情急剧加重的概率。临床中,像王大爷这样忽视肺功能检查而延误治疗的人比较多。对于一般患者来说,肺功能远远不如肝功能、肾功能那么熟悉,但这并不意味着肺功能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肺功能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100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症状轻微,但随着病情进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69%的慢阻肺患者被漏诊或误诊,其实,只要测一下肺功能,就能帮助医生早期诊断,而不进行肺功能检查,则容易造成慢阻肺患者被漏诊或误诊。

导致肺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人们的肺功能下降与多种因素有关,肺每天在吸入空气的同时,还会吸入粉尘、微生物等。虽然肺叶上排列了细小纤毛,能充当肺的“清洁工”,但如果长时间吸入各种伤肺物质,也难以应付,甚至会出现故障。肺功能下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体内氧气获得不足,而长期缺氧与全身慢性疾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污染。由于肺与外界相通,外界的有害物质如微生物、粉尘、过敏原等有害气体很容易直接被吸入肺里而造成伤害。另外肺黏膜组织结构抗侵袭能力差,肺内温湿环境有利于细菌、病毒的生存,这就导致肺会受到各种污染,进而影响肺功能。

2.生理老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胸壁硬度增加、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呼张力减退等,这使其肺活量呈进行性下降。肺和胸壁的变化使老年人肺换气能力发生改变,并导致肺通气或血流的比例失调,呼吸道阻力增加,肺泡壁所含胶原成分增多,呼吸膜的有效面积减少,使其最大通气量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60岁时有可能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而残气量却逐渐增加。另外,肺泡面积减少以及肺气肿,也易造成肺部缺氧。

3.肺部疾病。肺部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最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内因包括遗传因素,遗传使气道反应性增高,使患者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

环境污染、生理老化与肺部疾病都是导致肺功能低下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之间也不是互相独立存在的,它们的相互作用也是共同导致肺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

肺功能出现问题的常见症状

很多时候,如果经常出现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呼吸不顺畅等症状,肺功能很可能已经损失一半了,所以檢查越早做,对减少肺功能的损害越有利。一般来讲,出现以下症状很可能就是肺功能出现问题了,最好尽早检查。

1.慢性咳嗽、咳痰。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累、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3.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其他疲乏、焦虑、营养不良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也可导致肺功能下降。

很多人认为肺功能不行,身体肯定会有“直觉”。事实上,通过症状来判断肺功能下降远远滞后于肺功能本身,因此,应尽早到医院做肺功能的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必要的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病人手术风险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日常就诊的人群中,人们对肺功能检测没有足够的认识,人们知晓率比较低。由于肺功能检查不是常规检查项目,造成哮喘、肺纤维化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不能及时诊断,因此,呼吁大家重视和加强对肺功能检查的认识,及早发现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肺功能受损引发的几类疾病

有些人肺功能受损而不自知,这给健康带来比较大的隐患,肺功能受损可进一步引起多种疾病,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肺功能的测试,肺功能受损容易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呼吸衰竭。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结潴留、不适当氧疗、应用静脉剂过量、外科手术等的影响下,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诱发呼吸衰竭。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肺泡毛细血管床破坏等,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在心功能代偿期,并无右心衰竭表现,当呼吸系病变进一步加重,动脉血气恶化时,肺动脉压显著增高,心脏负荷加重,加上心肌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诱发右心衰竭。除此之外,肺功能受损还可引发胃溃疡、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睡眠呼吸障碍、心律紊乱等症状。

40岁以上人群应把肺功能测试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像测血压一样测肺功能。9类人是肺功能检测的重点人群,尤其两类人最需要定期查肺功能:一类是有长期吸烟史和处于高污染粉尘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另一类是家里直系亲属都被确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这两类人的肺功能往往更加脆弱,一旦出现肺功能异常,应到呼吸内科就诊。以下9类人为肺功能检测的重点人群:(1)慢性咳嗽、咳痰的患者;(2)活动后胸闷气促的患者;(3)阵发性喘憋或胸闷气促的患者;(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支气管哮喘或怀疑支气管哮喘的患者;(6)间质性肺病患者;(7)计划进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8)长期吸烟的人;(9)长期接触职业粉尘或化学物质的人群。

肺功能检测的几种方法

日常生活中有些办法可以大致检测肺功能,但真正精确的肺功能检测还要到医院肺功能室进行,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在家里试一试。

1.深吸气法。通过屏气时间的长短衡量肺功能。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气,时间越久越好,再慢慢呼出,一个年满50岁健康的人,屏气时间约30秒左右。

2.吹蜡烛法。点燃一支蜡烛置于桌上,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吹灭蜡烛,根据蜡烛离患者的距离测定肺功能。

3.家用仪器法。有一种可以在家使用的简易肺功能检查仪器——峰流速仪,该仪器用于测定肺内气体最大呼出流速(PEF)。通俗地说,利用该仪器,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测定肺功能。

医院的肺功能检查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复杂,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而且从经济方面来讲也不贵。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肺功能检查通常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检查项目繁多、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通气功能检查,它可对大多数胸肺疾病作出诊断;其他检查如弥散功能测定、闭合气量测定、呼吸道阻力测定、膈肌功能测定、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气道反应性测定等,可对通气功能检查作不同程度的补充。

肺功能养护要得法

肺功能包括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如果患有肺部疾病则肺功能可能下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的肺间质纤维化、严重的肺炎等患者,他们的肺功能就可能下降。肺功能下降或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身体氧气获得不足或者二氧化碳不能排出,而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将会对全身各脏器造成损害。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通过调节饮食或运动的方式提高肺功能。

1.饮食方面要经常吃健肺的食品。健肺食品包括白萝卜、燕窝、百合、白果、银耳等,也可以服用一些益肺的中药,如人参、陈皮、贝母等,一些益肺的食物可以做成粥或者汤等食用,如百合粥、贝母粥、人参粥、银贝雪梨汤等。

2.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免疫力。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肺功能,而且也可以明显改善肺部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例如对于ICU(重症监护病房)里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这些患者的肺功能是很差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加强运动改善患者肺功能,使患者尽快脱离呼吸机。要提高肺功能当然是有氧运动最好了,慢跑、打太极拳、快走、登山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运动提高肺功能

a.跑步和骑单车。每周练3次,每次连续跑步或骑单车30分钟左右,跑步以跑5分钟后额头和后背开始出汗为宜。当然,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灵活控制,但心率不要超过180次/分。

b.跳绳也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跳绳占地面积小,对膝关节的冲击也比跑步小,但效果绝不亚于跑步,对锻炼肺功能和协调能力很有效,对女性尤其适合。除了去健身房,跳绳也可以平时练,每周可以再拿出1天时间跳绳3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每周运动4天,对年轻人是比较适合的。

c.吹气球对肺活量的锻炼特别有效。吹气球可锻炼肺活量,每天连续吹50个气球,相当于慢跑10~15分钟,只要坚持锻炼,2~3个月就能見到成效。

(编辑 赵曼)

猜你喜欢
阻塞性通气肺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