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港:打造开放大通道 服务西部大开发

2020-11-26 06:10徐蕴峰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陆枢纽整车

文/徐蕴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已有二十年,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意见要求西部省区市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

《意见》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支持在西部地区建设无水港;优化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模式,加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陕西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进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开放是关键词。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省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台,是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板块。西安国际港务区以打造国际内陆自由港为目标,依托“西安港”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内陆型中转枢纽港;依托商贸物流、临港产业、电子商务、新金融和文体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打造开放型产业发展高地。

“西安港”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沟通全国、联通世界的“丝路之窗”。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货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拨,发往欧洲和中亚的出口货物,超过70%从“西安港”发出。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继续保持了高质量、高频次的开行态势,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开行2133列,开行量、满载率、开行吨位、客户满意率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2020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长安号”更是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扬,一季度共开行656列,是2019年同期的2.3倍。

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积极探索把“西安港”打造成中国内陆最大的整车分拨集散地,提出以“西安港”为核心的蝴蝶型双中心整车国际物流运输解决方案。自2018年首发至2020年5月6日,“西安港”整车口岸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整车共计297列,共计33980辆车。其中,西向发运145列,共计18667辆车,东向发运152列,共计15313辆车。“西安港”整车口岸已成为全国进出口车辆最大的陆路整车口岸。5月18日,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伊斯兰堡”“西安—加德满都”南亚班列同时开行。南亚班列的顺利开行,进一步完善了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货运网络布局,西安从此成为西北乃至中部地区通往南亚的核心门户。

据了解,通过开辟“绿色丝路通道”,采取“铁铁联运”“公铁联运”,提升西安港国际中转枢纽港的集结分拨能力,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宽轨直达、统一运单、全城通港、政策兑现进大厅、可信身份认证、税收服务直通车等首创举措持续优化服务,借助数字技术搭建“长安号”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打造出一条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为陕西国际贸易畅通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一季度,陕西进出口总值862.59亿元,累计增速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列西部省份第2位。

西安国际港务区进一步放大“长安号”品牌效应,主动发挥西安“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禀赋优势,全力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全面发展“通道+枢纽+产业”新模式,加大服务国家向西开放力度,促进内陆地区融入全球产业体系。日前,陕西省推出9条措施,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优化运营组织、提高通关效率、带动产业聚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助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 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内陆枢纽整车
基于滑门MPV的整车宽度优化
基于六自由度解耦分析的整车悬置设计
人机工程学在整车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黑河中游内陆沼泽退化湿地芦苇栽培技术研究
“六度之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广佛全新湾区能级枢纽蓝图绽放!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枢纽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三个经济”特别报道之一
枢纽经济连通发展动脉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