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靶心

2020-11-26 06:12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靶心陪伴着军人

暑假里的一天,我心血来潮,在家里搭了个小型打靶场,邀请几名同学到我家进行“打靶”比赛。

我拿出自己的一支玩具狙击步枪,大家轮流打靶。因为许久没有见到同学们了,我的心思完全不在打靶上,轮到我时,便胡乱地发射着水弹。“扫射”完毕后,我就坐在一旁和没有“上场”的同学一边聊天一边吃爷爷拿来的水果。

同学们走后,爷爷走到我的身边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敷衍,要做就尽力做到最好。”

我嘀咕着:“我也想打得准一点儿,可我不是不会打嘛。”

爷爷没再多说什么,而是拿了件外套递给我:“孩子,陪爷爷出去走走。带上你的玩具枪。”

爷爷带着我来到风景秀丽的公园,这一次,他没有让我陪他在公园门口打太极拳,而是径直向公园的深处走去。荷花池旁的树荫下,竟是一处浑然天成的“打靶场”。爷爷拿出自己当军人时的看家本事,为我示范了一遍又一遍标准的站立、端枪和瞄准的姿势,并告诉我三角站法最稳固……我听罢,感觉也不太难嘛,于是便尝试着去做。但试了几次后,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见者易,学者难”,无论是举托把还是瞄准射击,竟然全都失败了!

我是不是不适合打枪呢?练习了这么多次也打不中,要不然我放弃吧……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他慈爱的声音在我耳旁适时响起:“孩子,你这样着急是没办法练成优秀的射击技术的,你想成功,就一定要专注一点儿,多练习。我相信你,再试试!”

天气很热,豆大的汗滴从爷爷的额头滑落下去,爷爷出门时只拿着我的枪,忘记带自己的拐杖了。他的两条腿在微微颤抖,但上半身依然是头正身直。我想起小时候爷爷经常和我说:“作为一名军人,即使有一天倒下了,也要倒在一个漂亮的军姿中。”

我是军人的后代,怎么能向这点困难“投降”呢?“三点一线……弹道下坠……射!”我一遍又一遍努力地尝试,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水弹在我的期望之下,如我所愿,顺利地击中了靶心。

“成功了!我做到了!爷爷!”我欢呼雀跃的样子让爷爷开怀大笑起来。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也绽放出了笑脸,它们是在为我庆祝,也是在为爷爷骄傲。

我曾一度觉得爷爷有时过于认真,有些“老古板”;但从那天起,我对爷爷有了一种敬佩感,一向慈爱的爷爷在我面前展露出他的铁骨军魂。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敷衍,要做就尽力做到最好。这是爷爷人生的靶心,他一直以这个靶心作为自己做人行事的标准,而这个无形的靶心,如今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回去这一路,没有拄拐杖的爷爷步履蹒跚,越走越慢。我用纸巾帮爷爷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爷爷,以前是您陪伴我成长,以后的日子里,该换我来陪您了。”

我搀扶着爷爷,顺着他的步伐往家走。夕阳那么美,火烧云染红了半边天,在林间小路上走着的祖孙二人,互相陪伴着。

创作初衷

我怀念小时候,爷爷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一直陪伴着我。为了表达我对爷爷的无限敬佩和感激之情,我写下了这篇作文——《人生的靶心》。

听说这篇作文要刊登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上,我除了初闻消息时的惊喜外,更多的是无尽的感激。感谢陪了我十几年的亲人,感谢让我获得这次机会的指导老师,是你们的陪伴与帮助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相信努力就会成功,坚持就会进步。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放飞自己的梦想,然后努力去做,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韩李佳昱)

教师寄语

韩李佳昱的人缘极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是大家心中的“开心果”。这篇习作选择了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小事,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将学习打靶的过程娓娓道来。爷爷不仅教会了“我”打靶这项技能,还言传身教地为“我”树立了一个为人处世的标准,而“我”和爷爷之间浓浓的亲情也十分传神地跃然纸上。

(赵 娜)

各抒己见

李健熙:经过爷爷给“我”做打靶姿势示范和让“我”坚持下去的教导,“我”终于成功地学会了打靶。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朱钦民:读了《人生的靶心》后,我了解到了军人的威严。文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爷爷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情。

李晨曦: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亲情陪伴的珍贵。读过之后,我首先想到了我的爷爷也是如此陪伴着我,时时处处呵护着我,以后我会更加珍惜亲情的陪伴。

韩雨欣:文中第四段的语言描写,写出了作者想努力展示自己并跟上同学步伐的心理,为下文爷爷教“我”打靶做了铺垫,“嘀咕”这个词显出了作者想证明自己却因自尊不愿大方承认的纠结心理。

猜你喜欢
靶心陪伴着军人
正中靶心
瞄准自己的“靶心”
死于春天的树
昙花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早春
父爱在哪里?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游乐场(下)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