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问题探究

2020-11-26 06:56李兴翠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8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水利工程

李兴翠

(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1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自我调节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建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于原始生态的破坏。通过保留原始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这样在水利工程投入运行后,可以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原来遭到轻微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渐的修复,有助于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设计人员要转变改造自然的理念,转而树立一种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1.2 环保性与实用性统筹协调原则

以往很多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往往只考虑了设计方案的实用性。由于设计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于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这也不利于后期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和长期使用。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要将绿色环保摆在与质量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设计方案本身的可行性。例如,设计方案中需要精确计算物料用量,减少材料浪费;还要科学划分施工现场,预留出工程垃圾的堆放区域,废弃的土石统一堆放,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1.3 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水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规划设计时要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稳定性出发,尽量减少对工程现场环境的破坏。例如,提前规划好线路,在满足运输车辆行驶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修建临时道路造成的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基于生态理念的规划设计方案,让水利工程生态系统保留了较强的稳定性,后期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会逐渐恢复到工程建设之前的水平,从而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兼顾。

1.4 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上云南地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增加了规划设计的难度。同时,设计人员在保证工程方案可行的基础上,还要兼顾环保、成本、安全、进度等各方面的因素,设计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进反馈调整式设计理念。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以生态设计为例,结合对工程周边自然环境的调查,初步拟定一套设计方案。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并做好工程现场环境的实时监督。如果发现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问题,将其作为反馈信息,找出规划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进行优化,然后将新的设计方案提供给施工部门,按照最新的设计方案开展作业,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大局观和整体观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化的工作,设计人员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要考虑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还要考虑工程的环保性、经济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或是区域环境较为复杂的水利工程,部分设计人员因为考虑不全面,规划设计不细致,对水利工程后期的施工建设和运行使用造成了负面影响。规划工作中只考虑工程建设质量而忽视生态环保,是许多设计人员常犯的错误。虽然按照设计方案建成的水利工程,本身并不存在质量问题。但是由于工程周边环境破坏严重,植被减少、地表裸露,后期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也会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造成负面影响。

2.2 前期调查工作不充分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详细的观测和检测资料,如周围水文、植物植被、动物、湿地、河流等都需要具体的数据和资料来辅助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或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调查发现,部分设计人员在没有做好前期调查,或是没有掌握详细资料的情况下,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工程规划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不具备可行性,后期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产生冲突的现象,影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或是给水利工程留下了质量隐患。

2.3 规划设计规范不完善

工程项目的生态设计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设计理念,虽然已经逐渐得到了设计公司、施工企业的认同,但是在现有的设计规范和相关制度中,对于生态设计的相关说明还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部分设计人员没有将生态理念、环保意识,贯彻到整个设计工作中。现阶段在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工作中,虽然也有关于生态设计的相关评价指标,但是权重偏低,总体上还是将技术可行性作为设计方案评估的重点。

3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3.1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理念下,设计人员也要转变职业理念,做好统筹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保作为重点内容,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中,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兼顾整体与局部:整体方面,就是要将环保、安全、进度、成本、质量这几个核心要素,全部包含到设计方案中。由于以往的规划设计只考虑了成本、质量、进度这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中,必须要重点突出环保、安全两方面。在局部方面,设计方案应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为绿色施工提供参考。

3.2 重视前期调查,获取详细资料

设计人员应做好实地调查,亲自到水利工程所在的现场,对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配合勘查人员,借助于专门的测量仪器,掌握更加精准的地质资料。然后对勘查所得的资料、数据等,进行汇总整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个人的专业技术,开展科学的规划设计。例如,经过现场调查发现,水利工程位置较为偏僻,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为了物料运输方便,需要进行道路加宽,并且需要另外设计一条新的道路,满足运输车辆出入需要。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周边地形图,科学规划路线,尽量减少对周边林地、农田的占用,防止出现严重的植被破坏。

3.3 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循设计规范

生态设计理念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行业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支持。在各个行业均提倡“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中,尽快的增加关于水利工程的生态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让所有设计从业者,能够更加专注和重视生态设计。同时,在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中,也必须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的权重,把设计方案是否满足生态环保需要,作为评价设计方案可行性的重要指标,进而在整个设计行业内营造一种重视环保、维护环境的氛围。

4 结语

从水利工程的功能上来看,除了农业灌溉、防洪抗旱、水产养殖等实用性功能外,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生态价值也不可忽视。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中,也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从生态环保角度出发,在设计方案中着重体现对于工程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减少环境破坏之间达到平衡,这样的规划设计才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作品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