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020-11-26 14:47
中国外汇 2020年18期
关键词:逆差贸易逆差贸易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逆全球化思潮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体系遭遇重创,服务贸易亦受到较大冲击。未来,在我国率先走出疫情及逐步形成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仍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举足轻重。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7434亿美元,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二。但与商品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绝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占GDP比重为5.2%,低于同期商品贸易26.8个百分点。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占GDP比例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一直以来存在较大逆差。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2420亿美元,进口5014亿美元,逆差达2594亿美元。逆差主要来自旅游服务,其贸易差额达2164亿美元,贡献了逆差的83%。另外,运输、知识产权使用、保险养老金服务等项目,分别对应588亿美元、277亿美元、59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逆差。与之相对,知识密集型服务消费如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则保持顺差,2019年分别实现78亿美元和1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进入2020年,全球疫情扰动贸易体系,我国服务贸易也受到明显冲击,但服务贸易逆差则有所收窄。1-7月,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回落至13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4个百分点;进口为21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5.4个百分点;贸易逆差为8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一半。其中,受疫情影响,海外旅行(含我国游客在境外1年内的留学、医疗、务工等花费)服务进口8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4.9%;旅行服务、运输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697亿美元、230亿美元、152亿美元,分别贡献整体贸易逆差的80%、26.5%和17.5%。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逆全球化与世界经济贸易下滑的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致辞,并就服务业开放合作提出了三点倡议,包括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提振我国服务贸易可与双循环战略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减少服务业壁垒准入、加大自贸区开放力度、促进供给侧转型升级,在做大我国服务贸易蛋糕的同时减少服务贸易逆差。

首先,加大供给侧改革,提高国内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内外部高品质服务需求;同时,在实现经济内循环的良性运行基础上,减少服务贸易逆差。例如,旅游服务一直是我国服务逆差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未来需要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提质扩容、旅游生态着力规范,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旅游服务,并以此带动当地经济。

其次,适度放宽服务贸易监管,加大自贸区实质落地,以更高层次的开放促进国际大循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份额。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占比明显低于商品贸易,这与服务贸易在监管强度、贸易壁垒方面存在较大的约束有关。例如,海外求学、海外就医有着旺盛需求,但受制于国内外高端供给的明显差距,这部分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下一步,应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医疗,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提升我国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最后,利用科技红利,以数字化推动服务贸易结构持续改善。疫情之下,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了8.9%,占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4%,高出2019年年底9.3个百分点。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重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以数字服务贸易的形式,提升了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下一步,应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在保持金融、信息等知识性服务的数字化优势的基础上,让数字技术赋能更多服务贸易品类,不断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竞争力。

猜你喜欢
逆差贸易逆差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生命力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