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制市场化存款

在金融抑制与利率管制下,我国中央政府对国内的利率水平实行严格的管控,不利于金融体系和经济的自由健康发展。而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我国银行存款市场利率管制上限被取消,这不仅意味着当前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管制已经基本放开,也直接标志着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性的阶段。本文将对中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利率市场化简介

1.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金融机构进行市场融资的利率。实际上,它就是削弱中央对市场利率的决定作用,反之让金融机构掌控决策权,自主形成以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为根源、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具体的资金成本和运行成本为参考的市场利率体系。

1.2 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私人资本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私有制企业快速崛起,此时金融抑制和利率管制的政策就难以为继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民间金融产品纷纷涌现,人们可选择的理财方式大大增加,此时银行强行维持的低利率就很难吸引资金,并且会造成存款流失甚至是资金“黑市”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政府以及市场主体对这一现象自发的认识下,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1.3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条件

1)稳定而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基础;

2)完善而有效的金融市场监管措施;

3)合理且合法的市场资本流动机制;

4)积极而稳妥的市场利率改革方案。

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2.1 存贷款利率已完全放开

从1996年开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向全国推行。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在2013年实现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在2015年实现存款利率的基本全面放开。

在存贷款利率放开的前提下,我国的利率“双轨制”依旧存在。一方面,存款和贷款利率由市场力量所决定;另一方面,央行依旧要设立存贷款基本利率,并对我国市场利率的浮动在必要时实行监控和管制。

2.2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成立

201 3年9 月24日,我国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宣告正式成立,这可以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的我国应采取的必要举措之一。

在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我国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既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利率制定符合国家相关的利率管理措施的规定,又能够促进和增强金融市场利率的自律管理水平,在监督市场上各类金融产品定价情况的同时,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当有序竞争。

2.3 央行对利率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中央人民银行在2018年5月11日的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央行的任务是,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利率调控能力,同时要提高市场对金融利率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3.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和意义

1)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有效推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利率决定过程中逐渐起主导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资金市场的自由稳定发展。通过利率上下限的放开以及利率传导效率的提高,增强的市场竞争会促使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更加准确有效,从而降低实体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减少融资成本,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2)优化我国市场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市场的决定作用使得金融市场的闲置资本能够流向发展前景更好的行业与企业。这既能促进我国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能推动我国金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率管制的放开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和定价能力,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

3.2 中国利率市场化现存的问题

1)存款利率保持一定刚性

尽管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各种金融产品的种类大幅提高,金融风险也不断降低,但我国居民依然把存款作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这是源于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储蓄习惯,并且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改变。因此,我国的存款利率始终居高不下,保持着一定的刚性,这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困难。

2)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有待提高

除了存款利率存在的问题以外,贷款利率也暂时很难达到科学的定价水平。理论上看,各金融机构应该以市场化定价为基础,再结合自身的资金成本和运行成本,形成科学合理的定价。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银行人员业务能力有限、银行风险预估不合理、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等,都可能导致不够科学合理的定价。因此,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实质上市场竞争仍不足

从理论和形式上看我国的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了,因为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已经完全放开。但是实质上,利率政策对我国市场利率的影响较为有限,市场竞争依然不足。

4 结语

如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在稳步而有序的发展当中,未来的形势也十分乐观。央行或在2020年取消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意味着2020年将会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的关键一年。在利率改革的同时,我国的其他经济部门也应该尽快实行改革,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建立一个促进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大环境。

猜你喜欢
管制市场化存款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注意!携带这些当玩具,可能会被拘留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放松美国金融管制的密径?
空中管制中管制习惯的意义及培养良好习惯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