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营改增”之后税务筹划及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税额发票纳税

1 引言

营改增,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原本的营业税全部改成增值税缴纳。营改增之下,重复纳税的现象将成为过往,这种税务改革也是国家层面为了提高企业创造效益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实施的一项优惠政策。营改增之后,原本复杂的税收项目也被取消,仅仅对部分产品或是服务进行纳税,这对企业而言,是实现创新升级的重要原动力,也是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举措。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建筑企业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营改增的改革,建筑企业取消了原有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税制结构,改为了统一征收11%的增值税制度。税制结构发生了改变,对建筑企业的管理与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建筑企业如果惯用以往的管理思想或是方法,都将产生更多的风险。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希望借此来帮助建筑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

2 营改增后的企业税务筹划

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纳税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的积水方式较为单一,而现在主要是以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两种计税模式为主。前者主要运用在一些规模较大,内部财务系统建设完善的建筑企业,其增值税率为11%,而且还有一部分的资金可以用来抵扣部分税收,这样一来,企业的资金链就不会断裂,反而能减少部分支出。而一些中小企业,营改增下的税率设定为3%,但是部分成本支出都无法进行税额抵扣,比如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等。至于选择何种计税方式,建筑企业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3 营改增后的企业税务风险

3.1 实际税负增加

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当前缴纳的税额相比之前是有所增加的。所以建筑企业可能会面临更高的纳税压力。当前建筑企业的最大税务风险就在于税务压力的提升,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进而引起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另外,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管理思想传统,涉税管理方法落户,而且不少合作商无法提供准确合规的增值税发票,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将遭遇更高的税负,使得涉税工作滋生更多的风险。

3.2 资金流紧张局面加剧

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缴纳的税收更多,如果不能利用优惠政策去抵扣一部分的成本,那么高达11%的增值税将会极大的影响某些建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其次,建筑企业在实行营改增政策前所购买的周转材、大型设备等,都没有符合当前营改增制度下的增值税发票规定,所以不少费用都是不能抵扣的,也就导致了建筑企业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当然,建筑企业在竣工之后无法及时的清收,就容易产生坏账,一方面是税额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投入无法收回,如此一来,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更加严重。

3.3 核算难度加剧

在营改增之下,建筑企业的核算项目明显增多,增加了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与难度系数。而且这一税务改革要求建筑企业出具正规增值税发票才能执行依法纳税行为,也只有凭借专用发票才能完成部分费用的抵扣。然而建筑行业属于传统性产业,发展至今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整个行业的管理体系都未成熟,尤其是一些建筑企业合作的商户,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再者就是物价变化不断,各种建筑施工的原材料都有明显的涨价趋势,为此,建筑企业甚至无法明确自身的发展情况,也就影响了建筑企业选择合理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滋生了一些纳税方面的风险。

4 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4.1 优化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

针对建筑企业来说,管理模式要想优化,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要求每一个合作商都能提供正规的增值税发票,然后在在确认完当期的收入凭证后,要及时对取得进项税发票进行归纳与管理,以此来保证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第二,建筑企业往后的合作方式要严格按照营改增的规定进行筛选,务必要筛选出能够出具增值税发票的纳税人,尽量避免与资质差、规模小的企业达成合作,从而避免无法开票的情况发生。最后就是建筑企业在选择申报方式的前期,应当对每一个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做深入全面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发挥申报的作用,来帮助企业降低税负压力,规避税务风险。

4.2 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建筑企业的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也就影响了企业纳税行为的规划性。具体而言就是建筑企业合作的供货商都是来自于本地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为了降低税额,往往在开发票的时候不规范,因为无法获得专用增值税发票,所以建筑企业的部分费用难以完成进项税的抵扣,自然享受不到营改增下的某些权力。因此,建筑企业在对项目进行管理时,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而是要将目光放长远,选择一些可信度高、资质好的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同时,在进行管理时,还应注意对增值税发票、税务核算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此来实现企业能够在营改增环境下的最优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并不像其他企业一样降低了税收压力,反而是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税额,因此建筑企业在税务改革背景下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比如资金运作难、核算难等,为了规避这些风险,顺应税制改革,笔者建议我国的建筑企业进行内部管理模式的优化,逐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以此来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税额发票纳税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解析与思考
浅谈医院财务报销发票的审核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