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行政资金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其体制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越来越频繁的财务活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财务拨款来使自身日常活动得以维持,但是无法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这些事业单位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对创造社会公益职能更为重视,为了得到正常的发展运营,就必须使其收入以及资金得到保证。因而,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具备足够的合法性,保证其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以防发生各种财务风险,就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大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及管理,对其财务管理工作加强重视,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稳定发展。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

1.1 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导致其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分析,没有严格按照单位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其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风险以及隐患,使得不科学的财务管理问题出现。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具备健全的财务会计内部制度,无法科学并且高效的对资金进行运转。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规范,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领导权力独大的问题,这样极容易导致贪污腐败问题的滋生,使单位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财务内部审核制度,仅仅凭借领导意愿来开展各项工作,对实际情况有所忽视,这样会导致单位出现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严重假账现象的出现,使得单位处于财务混乱态。

1.3 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因政事部分,其财务体系处于一个紊乱的状态,使得单位其他部门之间常常出现资金管控混乱的现象,使利益无法得到有效分配,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由于受到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行政单位其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沿用的是过去的工作模式,仅仅重视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审核以及预算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由于财务人员缺乏规范的财产核查登记,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手续缺失问题,没有明确划分责任,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批,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其资产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混乱的状态。

1.4 预算管理水平有限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其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预算工作,但是预算工作人员其自身预算知识水平并不高,导致领导直接部署了很多财务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工作以及审核工作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预算人员缺乏足够的知识导致预算常常出现水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工作的混乱状态。此外,由于预算财务管理混乱,导致资金的控制以及分配工作受到了影响,使得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上述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很难对其资金效益进行有效评估,进而使其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

2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范及管理措施

2.1 提高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提高其财务风险意识,与此同时,对财务人员错误的思想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使其严格按照单位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各项工作,如果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基础财务工作能力,或者无法对其思想进行有效纠正,单位必须对其进行淘汰,使财务工作始终处于科学并且高效的运行状态。其次,财务人员还需不断提高自身财务风险识别能力,针对各种财务风险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及时控制。此外,单位还需对财务风险的利弊进行大力宣传,保证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效了解,使财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化水平。

2.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加大监管力度,对财务人员责任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在考核方面,由于多人制度考核制度取代领导一人考核制度,以防因领导权力过渡膨胀而导致贪污腐败问题的出现。其次,应当在单位内部建立监督小组,从而对财务报表进行及时审核,仔细核对各项财务信息,保证在监控范围内使用各项资金,进而使数据的准确率得到保证。此外,还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财务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尤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资金使用制度的重视,以防单位出现资金挪用问题。另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财务工作流程图以及岗位责任制,保证财务人员严谨的开展各项工作。最后,财务管理部门还需与其他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对各部门其财务文件进行规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

2.3 规范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就必须结合其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尽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单位出现财务危机。与此同时,单位还需建立管理负责制,只有负责人签字才可使用资金。另外,应当由人事、财务以及纪检等工作人员来进行成本核算,保证其客观公正性。

2.4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编制预算,对每一笔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使财务控制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与此同时,单位在编制、上报、核对以及审批财务预算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及多次审核,使预算的可行性得到保证,以防单位财务资金出现损失。另外,还需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做好其考核以及岗位分配工作,积极引入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做好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预算平台,从而使预算工作具备更高的执行力度,在财务预算标准之上开展各项财务活动,使单位预算管理目的得以实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以及管理,就必须不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行政资金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