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集中采购中的风险点剖析方法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供应商流程金融

1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现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效率,规范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行为,2018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财金〔2018〕9号《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财金〔2018〕9号文”。财金〔2018〕9号文中规定了实施集中采购的具体程序,具体程序包括以下内容:编制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立项、编制采购需求、实施采购、签订合同、采购验收、资金结算、档案管理等。

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请购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招标代理机构、专家评委、供应商等各方的协同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将直接影响到采购的质量和采购的效率,更甚者可能会触碰法律的红线。由此可见,采购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跨部门多、工作边界不明确等等的综合治理问题,也正因如此,通过分析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而防范把控风险点便尤为重要了。

2 金融领域采购风险点及其分类

采购风险指的是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或者意外情况,包括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和经济风险。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例如采购预算预测不精确导致生产物料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产能下降导致产品供应不及时,供应商所提供的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采购人员工作失误,采购人员和供应商之间存在不合规操作甚至违法行为等等,以上的这些情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采购目标的实现。

根据采购风险点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企业运行情况、企业信誉度等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分为高级风险、中级风险、低级风险。

高级风险表现为:不符合企业内部的操作规程及标准,严重违反法律法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企业运行情况巨大,整个企业面临倒闭,运营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在行业范围内名誉受损。

中级风险表现为:不符合企业内部的操作规程及标准,可能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企业运行情况影响极大,企业面临中的经济损失,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在地区范围内名誉受损。

低级风险表现为:符合企业内部的操作规程及标准,不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较小经济损失;对企业运行情况影响较小,基本上可以正常运转;对企业信誉度影响较小,限于企业内部。

根据风险的可控性、风险的级别等因素,现将金融领域中会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类,可分为如下8类:

合规风险:指未能严格遵守所有适用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其它规范性文件、职业操守和行业准则,未能严格遵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致使企业遭受监管处罚、法律制裁、信誉损失和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

廉政风险:指企业负责人、管理层或员工以不诚实、欺骗或不法行为以谋取私利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财产、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的风险。

声誉风险: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影响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企业形象,导致企业丧失投资者、客户、收益及竞争能力的不确定性。

投资风险:即为了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投资收益而承担的风险。指对于未来投资的不确定性,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的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即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收益而承担的风险。

技术风险;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可能发生的风险。主要的风险包括:技术开发风险、技术不足风险、技术使用风险、技术保护风险、技术取得风险和技术转让风险。

价格风险: 指产品或服务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风险。

时间风险: 指采购过程时间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采购结果不确定性的风险。

操作风险; 指人员技术、素质、道德等因素导致项目没有正确、有效、及时实施的风险。

3 剖析风险点方法

根据上述的风险点分类,结合集中采购的具体程序,可以按照采购流程梳理过程中的风险点,例举个流程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归类其包含的风险种类。对已梳理的风险点,编制解决及防范方案。

梳理的工具表格如下:

4 金融领域采购中风险防范措施

4.1 建立完善采购制度

金融领域中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自身内部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集中采购的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对采购过程中的可能会发生的差错和舞弊行为做好提前防范。建立完善采购制度,这是采购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

4.2 切实加强采购全链条的管理监督

根据以上分析的采购流程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对照风险分类进行一一匹配,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将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解决及防范方案。针对重大采购业务建立定期开展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明确采购项目的经办人员、合同审核人员和项目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做到相互配合的同时又相互分离。通过审计督查的方式对采购计划提报、采购立项、采购过程、合同验收、款项支付等采购重点环节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抵制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既注重考核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又要注重考核采购认员的职业操守和素养,以制度约束行为。

4.3 加强信息化在采购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全面性、可靠性、真实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决策方案的准确度,降低可能因信息不准确造成的决策风险。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落地实施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在保障项目信息及时、完整、准确的前提下,以保护信息安全作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多的拓宽并丰富信息渠道。对已经掌握的信息,应利用科学的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方法,进行深度剖析处理,为决策提供参考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为采购风险的有效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库,强化合同履约管理

可通过采集清理企业历史招投标数据、采集同类项目招投标交易数据及供应商信息,结合行业分类目录与企业数据资源完成品类目录搭建。将标的物对应品类目录以实现初步供应商库的搭建。主动掌控采购各环节数据和内外部数据,改变被动从供应商处获取的单一模式,建立完善的数据挖掘分析机制,推动合规、实质并重,预算、采购、履约贯通,提高采购管理能力和效率。

5 总结

纵观当今社会,金融领域采购受到各种各样问题的影响,金融领域采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金融领域采购业务如何在各大竞争中脱颖而出,其采购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关系。对于采购环节中的环节多、流程长的实际情况而言,风险贯穿采购全链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对采购流程进行全面地梳理和风险分析,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多个步骤,及时发现、防御、控制和转移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采购风险管理水平,建立从防范到预判、应对、控制全流程的风险管控。

猜你喜欢
供应商流程金融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