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剧表演基本功的创新与思考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表演者基本功戏剧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在物质需求获得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戏剧作为一门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其通过表演者对角色的把控和情境的演绎,将思想主题传递给受众,带给受众以艺术的美感的视觉的享受。但是由于戏剧艺术受到舞台的制约,需要表演者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人物演绎,对其基本功具有较高要求,因此,想要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带给受众更好的视觉体验,表演者需要注重夯实自身的基本功,进而推动我国戏剧艺术的稳定发展。

1 戏剧表演基本功的重要性

戏剧表演强调创新与传承,并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感,创新体现在时代特点和人文情怀等方面,通过创新提升表演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传承体现在总结经验和发挥优势等方面,起到传承文化和传播思想的作用。戏剧表演受到舞台空间的限制,其与影视表演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表演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可以在舞台上充分展示人物特点、推动情节发展,利用自身精湛的演技带给受众更好的视觉体验。因此,基本功是表演者的必备能力和基本技能,是其立足于舞台的前提。基本功训练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要真正实现对戏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和发展,首先必须做好基本功的训练,因为这是戏演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戏剧表演的载体是唱、念、做、打,这也是戏剧表演的四种基夫和四种根本艺术手段。所谓“唱"是指声腔演唱;“念”是指有韵律性的言语道白,二者互充,交相结合便形成了“歌”;“做是指有舞蹈性的经过提炼出来的形体身段动作;而所谓则是指武术形式和筋斗翻跌技巧,这两种结合,即产生出“舞”。作为学习和将来从事戏表演的学生来说,只有真正学习和掌握了这四种基本功,才能使戏剧中的人物角色开象活,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在戏剧艺术的舞台表演实践中,实现以唱、念、做、打功夫完美结合的境界,尚需步吸收、融合的过程。譬如做功,它是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并按一定程式加以表演的一种它通过外在的肢体语言的展示去表达人物内心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段,依靠的语汇的技术技巧以及特殊功法,如翎子、甩发、髯口、水袖、扇子、手帕等,既要使用应手,又不能流于形式。至于徒手、把子、筋斗、武术、翻跌及刀枪器械的招式套路,看,表现的是人物高超的武艺,实则旨在全面烘托剧中角色的精、气、神,因此,人物。

2 戏剧表演基本功训练的创新与思考

当前,随着我国戏剧文化的快速发展,学习戏剧表演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对表演艺术一知半解,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表演学习中,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表演水平也没有获得显著提升,进而产生自卑以及消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重视基本功训练。

2.1 强化表演能力

戏剧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表演者是主要创作材料,通过舞台实践证明,如果表演者在平时不注重加强基本功训练,会导致其对舞台理解片面肤浅,难以对角色精髓进行准确把控,在表演中无法做到连贯顺畅、完美演绎,降低了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限制了自身的舞台发展。戏剧表演强调通过舞蹈、动作和语言进行情节叙述,是对剧本文字的再创造,表演者要利用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将生涩的文字表达给受众,将心内活动转变为外向行为,进而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这对表演者的表演能力提出了挑战,需要表演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表演能力进行人物演绎。因此,表演者在平时平时多注重加强表演能力训练,在学习和实践中尝试塑造不同的人物角色,把握每个人物的情感细节和心态变化,进而从中吸取灵感,为受众提供更加完美的视觉体验。

2.2 分析原本作品

戏剧艺术通过舞台演绎的形式展示原本作品的主题思想,表演者想要更好的演绎人物,需要加深对原本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其也是表演者需要具备的基本功。通过对原本作品的分析,可以促使表演者更好的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行为特征和心理活动,进而在表演中做到动人传神,可以准确的表达人物形象,进而提升舞台感染力。

2.3 体验感悟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戏剧作为一种民俗艺术文化,其中很多的人物形象和感人故事都源于生活,通过艺术性创作后搬上舞台。因此,表演者需要体验和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吸取表演的灵感和养分,并且将戏剧标案和生活体验充分结合,进而提升表演的生活性,更加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同时,表演者在平时的生活和表演中,还要注重留意生活的美好瞬间,锻炼自身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观察生活能力,进而在表演中做到得心应手、转换自如。

2.4 提升文学素养

戏剧艺术与文学作品存在密切关系,很多经典戏剧都源于文学作品,但是当前一些戏剧表演者在训练基本功中,过于重视外在表演技能训练,而没有关注内在文学素养提升,导致其难以深入到情境中,对人物情感进行细腻把控,因此,想要夯实表演者的基本功,需要注重提升其文化素养。首先,表演者需要在平时多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戏剧文学作品,通过大量的阅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更好的把握作品内涵;其次,在分析文学作品中,表演者需要对从戏剧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如何将人物形象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完美展示,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夯实表演功底,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最后,在文学作品赏析中,表演者要随时记录阅读心得,为未来的表演生涯积累经验,进而更好的理解和阅读人物形象,促使舞台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2.5 注重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是戏剧表演中进行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行的重要方式,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将人物形象展示给受众,促使受众深入到故事情节中,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是当前,部分表演者在进行基本功训练中,忽视了形体语言的重要性,在表演中更加依赖台词和舞台修饰,导致人物形象淡薄,难以为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表演者在平时要注重锻炼自身的形体语言,并且善于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传递情感,提升舞台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戏剧表演讲究传承与创新并存,传承是为了吸收前人总结的表演经验精华让戏剧表演文化

内涵依旧丰富,创新则是加入时代特色到戏剧表演中保证其有一定广泛性,这样戏剧表演才能够久经不衰有更多观众喜爱与更好的传承发展、然而不少表演者在学习戏剧表演中好高骛远味追求创新,不但没有练好表演基本功,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由此可见戏剧表演传承发展的前提是要有一定表演基础,表演者在学习戏剧表演过程中要重视基本功训练,有了传统戏剧表演基本能力,表演者在戏剧表演上才算是有“形”,再结合前人经验与自身理解才能将部分动作或是语言做出合理改动。

3 传统基本功训练中存在的缺陷

在学习戏剧表演过程中基本功训练尤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表演前程,也有利于个人保持高超表演水准、加深戏剧理解。但是在实际情况上,很多表演者只是按照前人学习经验进行学习,最多只能和前人达到同等水平,很难做到超越前人,而戏剧表演需要不断更新才能保持充沛生命力。学习戏剧表演的人大多数都是第一

次接触戏剧表演,很多表演者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追求戏剧表演领悟,许多基本动作要领没有学习到要领就盲目进行基本功训练这样表演者对戏剧表演技巧一知半解,训练效果也是事倍功半,耗费了精力,却没有很大长进,很容易让表演者产生自卑感,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表演者在进行戏剧表演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到动作标准情感丰富,还要对角色有一定体会,要善于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增强表演者学习兴趣,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不会因为一时乏味而产生放弃想法,相反对基本功训练抱有提高自身水平、加强表演能力的憧憬,保证了基本功训练质量,如果一味进行传授。

4 结语

总而言之,戏剧艺术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综合性,其与影视艺术存在一定差异,讲究通过表演者的打、做、念、唱进行故事演绎和人物塑造,对表演者的基本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表演者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注重加强基本功训练,并且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和表演中,为未来的舞台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表演者基本功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研究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手称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