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创新研究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养老保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越来越关心,现在人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老年人不再过度的依赖子女,他们也想有自己的收入。养老保险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

1 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 增长速度快

目前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因为建国初期的政策没有限制人们生育,我国的人口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不断利用,人们意识到人口太多会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人口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计划生育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也衍生了另外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一个国家的出生和死亡率去看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的出生率普遍小于死亡率,相关专家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行了预测,他们得出的结论是,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到13%,2030年将增加到17%,2050年将增加到2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将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1.2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地区差异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地区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城市和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也进一步发展,人们都想到大城市生活。以前的人对精神上的追求不高,在农村只要能解决温饱就可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被满足,现在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在农村想要得到精神满足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去发展了,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空巢老人。还有就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去上大学,但是大学一般都是在大城市里的,大部分的大学生毕业后是不会回农村发展的,这也导致了我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城市。

2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

2.1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冲击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对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冲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一般分为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及混合模式三种,现收现付模式的养老保险比较适合经济压力小并且年龄偏小的用户,人们多半使用资金累计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模式。而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取年限较久,其速度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相比相差甚远,且养老基金缺乏统一的增值办法,再取出养老保险基金时仍难以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

2.2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全面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农村人口大多数是留守老年人,不会读书,因此很难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建立了老年社会保险制度,但这种制度要求农村居民自己储蓄,而且在短期内没有取得实际成果,因此,这项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最后,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农村地区实施养老保险需要保障制度,因此较难发挥出法律的作用。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体制创新的策略

3.1 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加强农村人才建设,切实做好人才吸引工作,引领各类对农村发展感兴趣的人才。加快建设照顾老年人的设施,如农村幸福之家、老年人居住区、互助养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新主体,进一步培育家庭农场、大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引进股票、土地流通、土地保有、耕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水平。

3.2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发展,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开展养老服务。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完成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任务,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扩建和运营管理。制定和落实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大力推动城乡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将赡养老人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养老、孝老、敬老风气。

3.3 完善法规建设,准确定位养老保险体制

完善法规建设是健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重要方式。首先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险的监管力度,促进养老保险机制的正常运转。养老保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从颁布明文法规条例开始,运用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行为的约束,避免养老保险机制中挪用和侵占行为的出现。其次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该体系的建立可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进行操作。最后,要对养老保险体制进行创新还应该从准确定位养老保险体制开始,将养老保险划分为多种类型,让居民结合自己的情况及收入进行养老保险选择,例如收入型、储蓄型以及社会福利型等方式,并且为居民设置合理的过渡养老保险基金,让居民能合理进行投资,促进养老保险压力的降低。

4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各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通常来讲,当一个地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就意味着这个地方进入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进入严重老龄化。按照此标准,我国早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达1.78亿,老龄化趋势加快。有报告指出,从现在到未来20到30年间,中国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养老保险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