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众创政策空间

201 4年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随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高潮。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

1 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

培育发展众创空间,是全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基础载体。“众创空间”在2015年达到发展高潮后,经过几年发展,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初创企业集中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载体空间。2018年1月科技部披露,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众创空间5500余家,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4000家,创业孵化平台当年孵化团队和企业超过50万。总体看,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如下:

1.1 我国众创空间的服务类型多样

众创空间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公司注册、法律咨询、财务服务、人力资源、媒体推广、创业培训、融资服务、举办沙龙、创业大赛等,众创空间服务开放式、全方位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从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考虑,我国现有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1.1.1 产业服务型(包括投资驱动型、培训辅导型、活动聚合型、媒体推广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提供单一方面的创业服务来获取利润。如联想之星、创新工场侧重投资服务;清华X-lab,柴火创客空间等侧重培训辅导;车库咖啡等侧重活动聚合;黑马会侧重媒体推广等。

1.1.2 地产思维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出让工位和共享办公空间及设备来获取利润,类似WeWork模式。例如:SOHO3Q、优客工场(UrWork)等。

1.1.3 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其特点是打造完整的创业服务体系,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例如:创业公社。

1.2 我国众创空间发展区域特征明显

我国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由于其产业基础、政策倾斜和其他要素禀赋的不一致,使其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各不相同。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双核式分布,以上海、杭州为中心,总体分布比较平均;京津冀地区众创空间轮轴式分布,以北京为绝对中心,向天津和河北地区扩散;珠三角地区城市群众创空间网状式分布,从广深地区出发,带动珠三角地区城市众创空间的发展。

2 我国众创空间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众创空间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下伴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政策扶持不到位。虽然多数人对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持肯定态度,但对全国主要省市的众创空间抽样调查显示,在众创空间商务支持政策(比如提供人员招募、创业和商务指导等的创新创业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推进研发创新资源对创新创业者的开放共享等相关政策)、对入驻企业的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改进空间。二是赢利模式不清晰。调查显示多数众创空间赢利状态以政府资助和工位租金为主,赢利模式非常单一和被动,多数众创空间目前仍然处于入不敷出阶段,在政策扶持期尚可勉强维持生存,一旦失去补贴可能就难以为继。三是对产业促进不明显。目前众创空间入驻企业主要聚焦行业是互联网、教育、医疗、智能硬件、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行业分布非常分散,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深度不够,总体上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3 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国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建议可以着力从促进产业和空间协同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和扶持政策、改善空间运营和赢利状况三个方面,完善和促进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发展。

3.1 将众创空间建设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作为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的落脚点

首先,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同时,向专业化众创空间倾斜支持,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金融等各类新型专业众创空间;其次,进一步明确众创空间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转变目前众创空间“工位+活动”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孵化+投资+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构建“研究开发—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加速器—专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最终形成众创空间与新兴产业的良性互动。

3.2 将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分类实施和空间布局优化作为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的着力点

根据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制定适宜区域实际情况的创客空间发展措施和行动计划,完善分类扶持政策,加大空间商务支持政策、创业企业人才政策和创业金融政策力度。注重各项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众创空间政策落地往往涉及人社、科委、财政、税收等多个部门,应进一步理顺各管理部门的关系,确保数据共享和政策对接。建议依托第三方进行众创空间星级评价,以此作为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准入的参考标准,鼓励众创空间提高自身软硬件水平,做好众创空间管理。

优化众创空间布局,建造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建议在有效整合现有要素资源基础之上加快建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同时要尽量避免同一区域空间的无序引入和同质化建设;鼓励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发展定位来建设众创空间,形成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

3.3 将众创空间运营效率和赢利模式优化作为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的关注点

开源减负,促进众创空间形成健康的赢利模式。一是可以引导办公场地的提供方以股权的形式投入到众创空间的管理中,从而降低物业成本;二是可以让众创空间的管理人员以工资及股权收益的形式实现对众创空间的管理收益,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三是鼓励众创空间做好创业项目孵化,并引导创业项目以少量股权换取众创空间的孵化服务,将可能出现双赢的良好结果。

提高效率,改善专业化运营水平。各类众创空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更高水平的服务供给,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创业导师、成功企业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各种资源加入,使各类创新创业主体都能在众创空间这一平台获取各种配套资源。建议成立创业金融管理公司,做好创业金融的接力配套;建议联合周边院校成立创业学院,推进创业辅导培训;鼓励空间内部企业业务对接。

猜你喜欢
众创政策空间
政策
政策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助企政策
政策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为领导干部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