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1-26 16:18
新商务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训物流院校

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物流人力资源匮乏、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各高校应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需求纷纷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同时,各种物流培训也在社会上风起云涌,物流人才一时间炙手可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新兴市场环境,目前所表现出来的是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实践教学作用发挥不够有力,尤其西部地区院校体现的更加明显。

1 内蒙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我国物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在2000年左右开始,而内蒙古物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从2007年开始,虽然内蒙高职院校根据市场要求均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对操作技能要求很强,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不少高职院校按照传统培养方式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要求的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内蒙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物流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物流业发展差距较大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公路、航空场站和货物运输枢纽等设施的明显改善,以及内蒙古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自治区物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以现代物流理念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我区物流教育总体上是滞后于物流业发展速度的,很多院校都是刚刚将物流的课程或专业从别的学科中分离出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参差不齐。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也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

1.2 教学缺乏创新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差

自2007年以来,我区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培养过程中,对教学实践创新的水平相对较低。

1.3 学校实训条件滞后,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受限。虽然好多院校也建了校内仿真实训室,但是设施设备由于经费投入的原因不能及时有效的更新,好多校内实训活动不能与企业相衔接,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

1.4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落后,设置不科学 从我国高职物流专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众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都是从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及商业储运专业等专业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很多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落后,有些是从国外引起的理论体系,无法体现出我国独有的国情和特色,也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而对于内蒙古来说也不例外,好多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学大多由于缺乏对物流的广泛的、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

1.5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不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为我国输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大多数职业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却忽略了高等职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学院并没有认真研究过高职物流专业的教育规律,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办成了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压缩型,过于注重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管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特色。

1.6 高职院校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建设滞后

物流专业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它的学习不仅要依靠课本教材,更要依靠大量实训设备等硬件设施,并且其对实践教学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必须要经费,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太多经费用于这方面投入,因此导致很多实践性教学活动都无法实现。这就会影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吻合性较差。

2 改进内蒙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的对策

2.1 确定适合地区物流经济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内蒙古物流发展的现实要求看,企业物流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是操作型和管理型人才。操作型物流人才是物流任务最直接的执行者,也是需求量最大的一类物流人才,操作型人才的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因此,内蒙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区域特点,结合自身院校的办学特点,应该在认真考证国内外已有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的基础上,重视实践环节,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以滿足内蒙古物流发展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遵循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和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依据自身条件改革创新,才能打造适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加大物流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

各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物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配备多功能的物流模拟实验室以及大量的教学实训仪器设备和资料。这些都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为物流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证内蒙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师资水平是关键。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之举。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前提条件。专业建设应该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充分借用社会外力等有效措施上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学能力。

2.4 深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内蒙古高职物流教育坚持以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依托企业开展物流教育,积极推进校企进一步合作,达到真正产教融合,找到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利益共同点,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发挥院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双赢局面。

总之,内蒙高职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服务地区经济发占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育人为本。今后要在职业道德教育上做工作,建立职业道德的全员、全方位教育机制,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育的始末。因此,必须改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物流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区物流产业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实训物流院校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