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2020-11-27 03:07王富强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3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王富强

北京京顺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下,我国农业也获得了进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日益提高,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水资源短缺问题,给农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困扰,目前水资源正处于匮乏状态,使得节约水资源成为重要的探讨课题。因此,积极探索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用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基本概述

农田水利工程指通过兴建和运行各种水利工程措施,对农田水分状况及地区水利条件进行调节和改善,从而起到促进农业增产之目的。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主要包含灌溉以及排水两部分,涉及到大量技术,其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是缓解水资源匮乏地区农业用水困难现象、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农业生产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关键。尤其是在灌溉水源日渐短缺、水量浪费较大的当下,更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落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工作,大量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厉行节约用水,为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以及长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还具有节水、节地、节肥、改善土壤结构等优势,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具体来看,当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其中喷灌技术指利用管道顶部的喷头实现对水的均匀喷洒,其不仅有着灌溉均匀度高、劳动强度低等优势,较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更能节省大量水资源。微灌技术则是主要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为广系统,利用灌水器一微小流量湿润农作物根部附近土壤,主要包含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渗灌等形式[1]。

微灌技术中的滴灌使用较为广泛,是通过低压管道慢慢渗出水滴并均匀地渗透到农作物根系部位,确保作物根系活跃区水分充足,进而保障作物良好发育和生长。这种节水灌溉方式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也不会产生地表径流现象,而且对水资源的节省效果极其明显,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水资源浪费于不必要的土壤区域。

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微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微灌溉技术是较为常见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技术设备包括多方面,如过滤器、灌水器、泵、滴头等,具有先进性、现代化特征,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此技术在大棚种植方面应用率是比较高的,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微灌溉技术又分为多种形式,如脉冲式浇灌控制器、滴灌灌溉技术等,每种形式都表现了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根据具体农业种植情况、植被特征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将微灌溉技术作用最大化。将此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首要的是在相关的灌溉区域内进行输送水管的铺设,在此基础上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灌水器的安装。在灌溉的过程中,为促使植物更好的生长,可以在水中适当的添加肥料。此技术的合理使用,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施肥的时间,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使种植效率与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微灌溉技术的节水性能更加完善,一般来说,将该技术运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可节省50%-80%的用水量,保证了灌溉工作效果。

2.2 喷灌与滴灌高效节水技术

喷灌和滴灌是农田水利工程中最常采用的两种节水灌溉技术,上文对两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已经做了叙述。喷灌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形适应力,在大、中、小型农田都可以采用,通过水泵等压力把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再通过喷头把水资源转化为小水滴,使水资源能够均匀的喷洒在农田之中,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比,可以使农作物接受水资源更加均匀,但是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不适合在风力较大的地区使用,且有一定的投资成本,但是其优势明显大于缺点,是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高效节水技术。滴灌技术理论上是节水效果最佳的技术之一,但是滴灌成本过高,目前仅在一些经济利润较高的农作物上使用,近些年来滴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许多普通的农田、大棚都引用了滴灌技术。滴灌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仅仅湿润农作物根部的地区,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防止出现土壤板结的现象,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还能够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经济价值[2]。

2.3 行走式灌溉技术

所谓行走式灌溉技术,指的是利用喷灌机、农用运输车等行走式机械设备携带节水灌溉机具进行田间行走式灌溉作业。该技术主要分为节水播种技术与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播种技术是对作物种子周围土壤进行局部浇灌,在作业工艺中先开挖沟渠,再进行施肥、播种、灌溉水,最后完成覆土工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比较普遍。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术即应用少量的水来结合需求定量,将这些水灌溉至作物根区土壤中,在提高农田作物产量、解决干旱地区农民增收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不会对动力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显著减少田间管道工程量,只需要农田水源能正常汲取,可以应用行走式灌溉技术进行灌溉作业,在节约资金成本与劳动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促使该技术得到良好运用,需要在灌溉之前,铺设与其配套的灌溉管道。为了减少对该工程的影响,通常会将其埋设在农田土壤下方,要想实现有效灌溉,需要借助其低压作用,以便能够直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打造优越的低压环境,对特定的压水设备进行使用,以促使灌溉工作顺利进行,全面发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作用,对良好灌溉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运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预埋的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运输,因为不需要与空气进行直接接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资源的蒸发,能够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5 蓄积雨水技术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运用蓄积雨水技术,也有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率。此技术主要是通过蓄积雨水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也就是对自然水进行科学的存储,在需要灌溉的阶段进行灌溉,不仅加强了对水资源的利用,而且还可解决水利工程用水紧缺的问题,能够减少工程成本。同时,通过对雨水的充分运用,也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3.1 加强对水利项目PPP模式的实施方案编制

PPP项目的实施离不开纲领性文件,该项目中的纲领性文件就是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编制有明确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中均有所体现。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期间可以根据项目类别和前期进展阶段,确定相应的编制深度,编制内容需要结合所选择的PPP模式来定,确保项目关键指标的明确性。初步实施方案中要侧重于财务测算、项目投资融资分析、社会资本方式选择以及回报机制等方面分析。针对水利工程PPP项目投资控制问题,可以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2231号)等系列文件的要求,例如,在项目储备上加强规划政策引导,要重视发挥发展规划、投资政策的战略引领与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依据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等,明确推广应用PPP模式的统一部署及具体要求。

3.2 PPP模式解决重建轻管

运行管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服务理念对提高农民满意度、政策实施效率、办事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因此,首先应区别于其他政府管理体系,构建属于自己的服务体系和行政理念,建立民本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运行管理工作人员要全面强化特色服务体系,将自己的行为与当地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服务理念,明确职能分配,积极与农民合作交流,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分享农民在整治地块时获得的经验,在政策制定之前一定要征询农民的意见。虽然一些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但是他们也会思考和观察,在很多科研上的重要发现或政策上的重大修改,多源于农民[3]。

3.3 完善民主参与机制

公开信息是民主决策和民主参与的前提条件,没有信息的助力,很多政策容易被误解,出现不同的解读,极大地影响了民主的实现。加大政策信息、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程度,提高工作透明度,让农民知悉国家关于农田水利构建与运营管理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决策,构建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深度解析相关政策,使农民真正了解到相关政策和法规。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构建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为宣传主题,引领其他农民模仿,共同实施节水灌溉,杜绝大水漫灌等不良用水现象,推动农田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民主参与制度,提升农民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提高资金运转效率,使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而保证农民公共利益的实现。

3.4 技术管理

首先,应依托PPP项目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做好施工方案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工程专家和项目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等级分级排查,针对技术等级要求高、危险性等级较高的项目应编制专项技术指导方案,指导方案应召开评审会,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评审,保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此外,水利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技术不能一层不变,总承包单位不能仰仗现有施工技术而固步自封,为了保证自身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应定期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外出交流学习,掌握水利工程行业最新施工技术和施工规范,并以此建立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方案;项目部还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度,借助PPP模式优势,项目公司可委托科研单位承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监测分项工程,以提高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综合水平。最后,必须重视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将技术管理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项目中,做好施工图的复审工作,尤其应做好与设计院的设计变更对接工作,通过技术管理途径优化设计图纸,提高设计变更的可行性;保证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的有效性,施工现场负责人应负起教育、监督职能,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开展施工;重点做好隐蔽工程项目的重点技术管理,记录并妥善保管隐蔽工程项目的施工资料和施工现场记录。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水资源不断短缺的今天,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关系着水利工程的发展,而且与我国农业生产是息息相关的。为此,需要注重相关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分配,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以实现理想的农业生产效益,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水平。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