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杜马斯作品中疾病与死亡的隐喻

2020-11-27 18:14叶旭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1900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白化病马琳桑塔格

叶旭勇(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1900)

在讲马琳·杜马斯作品中疾病的隐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隐喻”。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经典定义:“以他物之名名此物。”①关于疾病的隐喻,苏珊·桑塔格的著作《疾病的隐喻》有具体阐述。她希望通过 《疾病的隐喻》还原疾病本身,剥离附加于其上的其他意义。对于桑塔格来说,当以他物命名和解释此物的时候,此物已经不再是此物,他物作为描绘性词语已经背离了本质。然而,在这种貌似合理的普遍适用的逻辑中,桑塔格辨识出了它的虚假面貌,她把那些经由阐释而形成的隐喻,称为 “影子的世界”。②《疾病的隐喻》中所指的“隐喻”,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以上四种不同的修辞。通过回顾疾病隐喻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得知:对疾病来源及其带来的灾难的未知恐惧,以及对病因和症状在美学与道德上的价值判断。

在简单了解了“疾病的隐喻”之后我们就能对马琳·杜马斯作品中有关疾病和死亡的描绘作简单的阐述。有关疾病和死亡在马琳·杜马斯作品中占了很大一部分,马琳·杜马斯曾举办过一个个展,个展的名字就叫“丈量你的坟墓”。其中展出了大量有关疾病与死亡的作品。我们知道较多的都是《白化病》《黄化病》系列的作品,其中马琳·杜马斯对于玛丽莲·梦露的死亡也创作了多幅作品。本文将主要对于马琳·杜马斯这一系列的作品做主要的研究。

“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白化病》参考的是一张病历单,照片中是一位患病的老人,面部惨白透着淡粉色斑驳的血痕,这很明显是一张患白化病老人的照片。马琳·杜马斯就这张照片再创作出的《白化病》,我们能从画面中看到深色的背景和衣服衬托着病人惨白的皮肤,人物面部毫无结构,只能看到简单笔触勾勒出的五官,只瞳孔与嘴唇做简单设色,湛蓝的瞳孔与深红色似干枯血迹的嘴唇以及面部一些淡粉色的病变皮肤、稀疏的头发都显示着病情的严重,仿佛即将离开人世。白化病为家族遗传性疾病,并且无法根治,长期地服药和物理方法防护对白化病人的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马琳·杜马斯笔下的白化病人都显得面容疲惫,眼神空洞、木纳,精神抑郁恍惚。

在马琳·杜马斯1986年创作的《白化病》中,我们能从描绘对象的五官特征看出来这是一位黑人男性,面对黑人得了白化病这种本身就带有的冲突,杜马斯想描绘的绝对不仅仅是“白化病”本身了。在这幅作品中,杜马斯以灰色为画面的基本色调,模特的面部占满整张画布,浅灰色的面部只五官做简单刻画,瞳孔为浅棕色,宽大肥硕的嘴唇更强调了模特的黑人身份。杜马斯作为一个出生于南非的白人,她的童年受这种文化冲突的影响很大,这对她以后的艺术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她在创作作品《下一代》时说到:“当黑色和白色只是颜色而不再是种族的区分时,人们仍然会坠入爱河,感觉悲伤和痛苦时我们需要艺术打破你的心并把你带到那些疼痛变得美丽的地方。”《阴谋》中描绘的是一个黑人小孩和一个白人小孩前后而立的画面,从中我们便能看出杜马斯对于打破种族间壁垒的向往,她希望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共同体,没有种族、性别等之间的隔阂。金丽燕在她的文章中这样说过:“在一个种族主义的社会中,任何存在于身体上的标记的都是在感知中注入了有关种族或民族差异的话语。种族有黑色和白色之分,黑色和白色本身就作为颜色,前者的区别(颜色为标志)是有意的概念,后者的区别(色物质或标记)则是本质的。”③因此杜马斯创作的黑人得白化病不仅仅是想表达黑人得白化病,而是在这种冲突之下,人们对于种族之间关系的探索。她忘掉自己的身份、忘掉自己是一名女性,从“我”的状态走出去,去关注人性、生存,去关注时代、情感以及生死这一伟大且永恒的命题。杜马斯在创建自己的视觉世界时曾说:“研究哲学和神学的我的哥哥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这也是通过艺术所引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关于这一切、关于上帝、关于命运的终极性问题。”

“黄萎病”是一种皮肤变成偏黄绿色为特征的缺铁性贫血,是人体内制造血红蛋白的铁缺失而导致红细胞无法生成引起的贫血,患者多为女性。马琳·杜马斯创作的《黄化病》这一系列作品是由二十四个头像排列组合而成的,每张描绘的都是一位患黄萎病的年轻女性,她们的表情或痛苦不堪、或无精打采、或空洞游离。杜马斯采用水性颜料简单而又深刻地描绘了这些女性肖像,面部多以淡黄色为主,少许为淡绿色、淡紫色和淡粉色,在人物的五官上面并没有做过多地描绘,但人物的精神特征便一目了然,对人物造型做适当的夸张变形更加加深了对象痛苦忧伤的状态。对对象内心的绝望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杜马斯在2008年创作的有关黄萎病的作品《伤心的罗素》中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性,整体面部以黄绿色和黄褐色为主,人物面无表情,眼睛污浊。画面色彩浑浊且多用水性颜料,仿佛面部的皮肤溃烂。人物的面部占满整张画面,使得人物悲伤绝望的情感达到极致。

“死亡”是文学与哲学中永恒的议题,中西方文化都对死亡有所探讨。当今学术界生以及死都一直是重要议题。欧洲当代艺术家试图使用绘画的方式去直面死亡,因而反思当下“人”的生活境遇,从而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态度,有些是为了彰显艺术的自由精神,有些则是为了抨击政治环境等。早在杜马斯1987年创作的《溺水的艺术家和他的绘画主题》就已经可以看到她开始构思有关死亡的主题了,我们所熟知的《死亡的梦露》《死去的女孩》和参考霍尔拜因《坟墓中的基督》所作的《完美的爱人》《缺失的伤口》等都是杜马斯对这一主题的探索。

《死亡的梦露》是根据知名女星玛丽莲·梦露死亡时的尸检照片描绘的。梦露生前在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今仍是大多数人们的心中的性感尤物,洁白无瑕的皮肤,玲珑精致的五官,明亮深邃的蓝眼睛以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性感气质。这样一个性感尤物却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发现自杀于家中,原因不明。杜马斯参考了尸检照片,运用蓝灰色色调给人一种冰冷无助的感受。画面用稀薄的颜料绘成,仰面平躺的构图、蓝绿色的尸斑、灰色的背景以及惨白色衣服无不向我们透露着整个画面氛围的凄凉。这种冷淡与梦露生前明媚的色彩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单选择梦露的头部描绘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映射了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压抑。

由于杜马斯一贯会在绘画的时候运用隐喻的表现手法,再加上梦露的死存在过多的蹊跷,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杜马斯在表现《死亡的梦露》时有以下两点想要说的。第一便是对于消费文化的批判。梦露是那个时代市场发展出来的产物,符合大众的消费观念。因此大多数描绘梦露的作品都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观念,梦露作为一个或者代表性感或者代表什么其它的符号,不断地被消费。杜马斯笔下的梦露是死亡的,她也在告诉世人梦露已经死了,她并没有像其他艺术家那样消费名人效应,而是用梦露扑朔迷离的死去讽刺作为消费中心的美国社会。第二就是梦露死因与政治有关,因此杜马斯也是借梦露之死对美国政治的批判。其次梦露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便是满足了男性对于性的要求。梦露生长于美国文化转型的关键时刻,她的出现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这背后正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男性文化的焦虑。潘雪焕在他的文章《论马琳·杜马斯作品死亡主题的表达与隐喻》中说到:“笔者认为,杜马斯在美国展览上创作玛丽莲的死亡肖像定有深意。她不但企图通过对玛丽莲死状的描绘来剖析自己对生与死的彻悟,也对资本主义的贪欲、美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嗤之以鼻。玛丽莲的死本是一个国家影星的陨落,却因与肯尼迪总统的特殊关系被卷进政治圈和社会舆论中引起世界性关注。玛丽莲作为美国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这是男性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所起的反射作用,是 20 世纪90 年代后现代主义女性思潮崛起中的必然,玛丽莲生长在父权社会制度下,必然成为美国政治的牺牲品。 ”④杜马斯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去呈现“死亡”这一主题,其“死亡”之下隐喻的是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的作品超越了死亡之外,她企图通过对死亡的描绘去展现生命永恒的意义,去暗示人们对生存的焦虑以及对现实生活深深的无力感。

我们能从马琳·杜马斯作品中有关疾病和死亡的隐喻看到杜马斯作为一名艺术家,她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论是表现白化病还是黄化病她都在不断地呼吁人们关注这种疾病对于人心理的影响,同时她作为一位在南非生长的白人,对于种族矛盾的表现也值得我们去关注。杜马斯放下了自己女性艺术家的身份但同时又紧抓自己的女性视角,去表达不一样的人文关怀。在表达生死方面,去反思人的生存境遇和自己的思想深度。

注释:

① 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中英双语版桑塔格文集[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01.

② 邹军.呜咽的乳房——苏珊·桑塔格及其《疾病的隐喻》[J].上海文化,2016(04):64-69+126.

③ 金丽燕.马琳·杜马斯作品中的“身份”解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④ 潘金焕,王文新.论马琳·杜马斯作品死亡主题的表达与隐喻——以《死去的玛丽莲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8(10):88-89.

猜你喜欢
白化病马琳桑塔格
桑塔格研究“新浪潮”中的特点与走向
——芭芭拉·秦访谈录
胎儿镜下头皮活检术对诊断胎儿白化病的应用价值
马琳的打法:野性与狼性共存
马琳
桑塔格的成功与60年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