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纵与溺爱,家庭教育最大的危险

2020-11-27 06:40韦宁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家庭家长孩子

□韦宁

被家长娇纵溺爱的孩子,大多数在心理、言行、为人、处事上都有许多弱点。家长如果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将后患无穷。

娇纵溺爱误成长天下家长都一样

溺爱与娇纵,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最大危险。何以见得?我们来看看以下两个家庭的例子吧。

魏女士是某单位的负责人,她带着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小河找到我。她说:“韦老师,今天来找您只有一件事,您看看如何让我的孩子爱上学习?尤其是数学,孩子才三年级竟然考试不及格。我们给孩子请了好几位家教,怎么就不管用呢?”“孩子的生活能够自理吗?有他该负责的家庭事务吗?”面对我的提问,小河的妈妈一脸茫然,“您问这干嘛呀?孩子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好、做不完,哪有时间去做家务劳动啊?都是保姆替他做。我跟他说了,只要把学习给我做好,我给他跪着都行,其他的都不需要做!”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孩子生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从小就被娇生惯养,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也养成了啥事都不放在心上的习惯。这才导致了孩子上学以后,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马虎潦草、考试勉强应付老师和家长的心态,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其实,岂止是城里条件优越的家庭如此,农村中生活一般的家庭面对孩子的教育同样有这个现象。有一次,我作为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师,去定向帮助的“农村留守儿童”家里送温暖。一位老奶奶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表示家里没有什么可招待客人的,就想让我们尝尝她为响应乡政府扶贫项目号召亲手种的“水果萝卜”。老奶奶喊来已经上中学的孙子:“曦曦,快去地里拔几个萝卜来,给好心人尝尝。”孩子的表现如何呢?他在一旁拿着学校为组织网课学习提供的手机,一边玩得不亦乐乎,一边不停地抱怨:“地里又脏又有不少蚊虫,讨厌着呢,而且我也不会,奶奶你咋不自己去呢?”面对不听话的孙子,奶奶只嘟囔了一句:“这么大小子了,啥都不会做,就会整天玩游戏。哎,真拿你没办法!”说罢,她只好自己去地里拔了几个萝卜回来。显然,曦曦被老人娇纵惯了。

娇纵溺爱有原因引以为戒须知道

为什么不分城乡、无论贫富,家长对孩子都这么娇纵与溺爱呢?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理由,说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不少家长以前过穷日子过怕了,想让下一代好好“幸福”一下。现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小康甚至是富裕的生活,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这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孙不再过过去那种拮据生活,所以尽情地满足孩子所有物质要求。

二是有些年轻的家长不懂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曲解快乐教育。这些年轻的父母们,粗知某些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以为对孩子百依百顺是对他好。家长这是误解了快乐教育的内涵,在“对孩子的爱没有条件”的约定俗成下,觉得反正现在家里也不差钱了,为啥不让孩子过得舒服些呢?然而,家长的好心办成了错事。勤快的妈妈对孩子的一切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代替了孩子的自我成长,造就了许多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太阳,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进入社会,依然保持着骄纵的姿态,于是人际交流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孩子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纪律要求,有的厌学,有的干脆辍学。

三是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放任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长,以自己忙事业为由,不屑于学习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些“卓越”的父母们每天忙着自己“伟大”的事业,顾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只好用金钱和放任作为代价。比如,有一对夫妻创业成立了某信息工程公司,事业倒是做得风生水起,但孩子顾不上管教了。他们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平日便以多给孩子零花钱作为弥补,有一次孩子去春游,爸爸竟然给了3000 元作为零花钱。孩子在家里得到了无底线的溺爱,被宠上了天,花钱如流水不说,竟雇同学当枪手替自己完成作业。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真的好吗?

另外,有些特殊家庭也是导致孩子被溺爱和娇纵的“重灾区”。比如单亲家庭。有数据显示,现在离婚率大幅攀升,有些城市甚至高达五成。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出于愧疚,为了补偿,家长们往往会过分溺爱,而隔辈老人也觉得“孩子怪可怜的”而放松对他们的管束,在主观上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和糟糕习惯。

娇纵溺爱危害大 解决对策很重要

被家长娇纵溺爱的孩子,大多数在心理、言行、为人、处事上都有许多弱点。家长如果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将后患无穷。

一是遇事不讲原则。家长制定规则可以分刚性和柔性两大类,在和孩子协商制订的前提下,刚性的必须得到遵守。比如,手机的管理必须明确“物权归家长”,使用的时间、浏览的内容等要接受家长的监督和指导。

二是孩子不懂得感恩,只是一味索取。从媒体上总能看到,娇生惯养的孩子在物质需求上“欲壑难填”,等他们稍大一些,普通家庭的经济不宽裕,满足不了他们日益增长的无度需求,“忘恩负义”的孩子就对家长拳打脚踢,甚至残忍杀害。

三是孩子不能吃苦受累。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不少孩子都舒舒服服地过着“寄生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导致他们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还有的孩子始终长不大,无论是举止言行,说话办事,还是料理家务,甚至最简单的学习物品管理都做不好。上小学了还像在幼儿园,升中学了还像个小学生。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能够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扛起建设祖国的大旗?

以上我们分析了家长不当教育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那么,该如果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此,我给出几点建议,供家长朋友参考借鉴。

第一,家长应该积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尤其是要建立起孩子的规则意识。不能做的事情,无论孩子怎么哭闹来要挟家长,都不能答应,一次都不行。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必须由自己完成的,如果做不到就要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从家庭最棘手的问题入手,制定必要的规则和奖惩措施,并且一定要严格执行,不搞“下不为例”。比如,制定关于家庭网络浏览时间及内容的规定、手机的使用规则等。

第三,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品德、体育和劳动教育,在生活中磨练孩子。这是家庭教育中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方面。

另外,很多家教杂志经常刊登讨论如何培养孩子优秀品德、自律能力、责任担当、优良习惯的文章,相信认真阅读学习会带来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大家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一个学霸型的“考试机器”,而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一个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目前来看,我们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引导孩子往往会偏离方向,一切以应试教育马首是瞻,这值得警惕。尤其要提醒那些无度娇纵溺爱孩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您应该反思一下教育理念,适时地修正自己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家庭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