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探讨

2020-11-27 17:50张升第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水利水电水利工程

张升第

(山东省泰安市水文局,山东 泰安 271000)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水资源、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量逐渐增多[1]。水利水电工程除了具有水运、发电的功能之外,还具有防洪、防灾,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功能。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及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在运行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平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以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水电工程运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丰富,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与保护地下、地表水资源,我国早已开始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战国时期所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如图1所示。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更为广泛,除了水运、灌溉以及发电,还能防洪、水利调配等,在运输、旅游、保护环境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水资源与电资源都属于绿色资源。在资源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加大水电资源的开发力度是必然趋势,这既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有效的保护对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图1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对陆生与水生生物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对陆生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此外,还会对该区域的降水量产生影响。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蒸发量增多,导致附近的温度变化减弱,使水生生物因温度变化受到了影响,甚至危及灭亡,同时,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阻碍了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的洄游通道,减弱了生物多样性,还会影响周边的植被,对土地造成破坏。

2.2 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水蒸气也会随之加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空气湿润度明显增加。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水库周围的降雨量相比之前会有一定的减少,水库附近区域的降水量与水库外围区域的降水量呈反比,一般情况下,水库如果位于较高的地势区域时,迎风面与背风面的降雨量差异明显,迎风面的降雨量会明显增加,而背风面的降雨量就会与之相反。

2.3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除了改变河流中的水量,还会造成河流水位发生变化,随之河流中营养盐、泥沙含量以及水的温度等,都会发生改变,造成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完整性。由于水流的大小与栖息地的大小、水中生物的生命体质及生存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流域生境就会跟着变化。

3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对策

3.1 构建环境影响评估机制

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构建科学与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是必要的,这对缓解与改善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估机制,除了可以了解对周围水质、土质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能评估该区域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造成的影响。

3.2 增强法律约束及政府管理责任

首先,应严格遵循保护环境的优先原则,合理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通过构建法治保障增强法律约束,改变“批小建大”、“先建后批”的无序开发现象。其次,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督管理责任,确保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只有充分论证地质灾害,才能正式进行开工建设。最后,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督促监管部门及施工方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3.3 加大新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被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因此,在项目规划、勘测与施工时,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技术以及设备,如具有防噪的施工设备、对植物生长有利的透水材料。

3.4 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管力度

第一,要采用无害技术,清洗与处理生活污水与机械废油,保证其符合相关排放要求后,才能进行排放,并确保其可以被再次利用,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第二,强化施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并要做好除尘作业,以免产生“三废”污染;第三,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可以用于造田、修路,如果未能及时进行处理,要有序堆放在合适的区域内,避免对水道泄流产生阻碍或减少耕地面积。

3.5 建设规划一体

第一,应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水土保持工作,减轻水库淤积;第二,可以通过增设曝气设备等用于流域环境保护的设备,以及相关附属工程,如河流排沙、引水冲污水道等附属工程的建设,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第三,为了可以确保下游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对水位与流量的要求,应利用闸坝调节水量,以此提升河流自净能力,避免影响到下游农作物以及鱼类生长。

3.6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第一,应遵循“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构建耕地保护、迁地保护等生态补偿机制,其中,需要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以及范围,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收取环境保护补偿金;第二,在城镇化建设中,将脱贫致富、移民安置与其结合起来,不能因为搬迁而降低移民的生活水平。

3.7 营造良好开发环境

在自媒体时代,社会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因此,政府及企业都需要转变观念,及时回应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做好危机公关与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让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作用。

4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而言。因此,为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作用,提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探讨。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水利水电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