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2020-11-27 08:10庞海燕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积极有效的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利于进行独立思考语文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只有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学生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还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良好习惯;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受到诸多层面因素影响,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薄弱等,这些都会对学生更高效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面对新课程改革发展环境,这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良好培养,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自学能力,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

1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无不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了解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也是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开阔视野的重要方式。因为优秀的书籍总会富含人文精神,通过和主人公有效的精神对话,有利于学生获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虽然教师和学生都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将阅读落实到行动中,但是依旧存在很多无效阅读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笔者是这样做的:小学低年段,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优秀、适宜的书刊,最好让学生一起共读,并在每一章节都设计适宜的问题且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有效阅读;小学中高年段,教师就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了,只需要提出文本的体裁即可。当然,要教给学生不同体裁文本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记叙文时,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去感知文本的中心思想,并且从修辞手法去解析文本的语言特色;阅读说明文时,则主要从整体着手,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文本的主要说明对象,之后逐段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归纳说明的方法,从而厘清说明的顺序。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我们内在的涵养和见识,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在于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预习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他们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如,阅读课文,对课文中生字、生词查词字典注音,并把解释注在旁边或者根据课文后面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读课文等,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老师要注意在各个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发掘、培养,从方方面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幸福在哪里》这一篇课文的讲解后。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的幸福在哪里?这篇课文对你寻找幸福,感受幸福会有什么启发呢?能不能结合你对幸福的认识,也谈谈在你看到的不同的人的幸福?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深奥,但是学习了这篇《幸福在哪里》的课文之后,大多数学生一定有自己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3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乏味,与文字相比,学生更喜欢看色彩斑斓的图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应给予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亲自诵读,参与文字实践,从而获得丰富的感受。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刻意地进行分散式文本教学,仍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教学效果较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阅读思路,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自主阅读,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意识。此外,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写作中融入情感色彩,使学生有感情深度地展开学习。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

4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倾听

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时,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反之就会走神溜号,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倾听,进入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进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內容。具体可引入情境教学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图像结合、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技术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课文中的情境形象地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产生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快乐自主地倾听学习。如讲《江雪》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图像结合的方式呈现了诗中的唯美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入诗中的意境,进而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基础。

5增加学科习惯培养的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好的学习习惯引导探索的过程,也在于进一步增加其实践过程的趣味性,进而实现阶段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期间,为了在其过程中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就通过增加学科教学期间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战略性探究。其一,教师在《日月潭》一课授课安排上,设定了前期趣味性引导,中期课堂互动,后期自由活动三个环节,以保障课堂授课中的吸引性和趣味性。其二,课堂导入部分,教师以“旅游”为课题,与学生一同讨论关于自身景色观赏的具体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性。其三,教师在课文详细解读期间,还通过问题小组讨论、多媒体视频观赏核心段落诵读比赛三种方式,紧紧抓住学生课文学习的趣味点。其四,教师在最后互动环节上,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情景模拟互动,请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更加准确的把握课文教学的学习主体。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授课课堂的相关因素,寻求学生的知识学习趣味点,并将这一趣味因素进行“扩大”引导,就是通过增加学科知识授课过程的趣味性,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

6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听教师的讲解之后就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还需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提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对于学生无法找出学习问题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语文课文知识《井底之蛙》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中相关的有悖常理的知识进行提出问题,并且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小鸟看到的天空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看到的天空却是只有井口这么大,面对有悖常理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7注重要点,因材施教培养

由于学生自身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就不能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只有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的培养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有着长期性,学习习惯的定型是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连贯性,需要持之以恒,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有着附着性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将培养学习习惯和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展开教学。

8教学积极运用学习工具

可能是由于学生自主意识淡薄的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遇到问题从不翻工具书,更不会主动借助别的学习工具,一不会、不懂就问老师。比如,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一个字、一个词不会写,举手问老师等。这样当然方便,省时。可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来说非常不利,再说老师也要有空间思考,也不会时时在身边。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利用一些学习工具,学会自主学习。比如,碰到生字、生词查字典、词典。碰对不会写的作文题目,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例文进行阅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为自己的作文写作做准备;再比如,在课堂上有些内容没听明白,不太理解,也可以通过网上找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再学习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丰富了其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达到切实的提升和增强。

9采用故事教学法,使学生积极倾听

故事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喜欢倾听,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讲述课文,借助故事的趣味性、情节性调动学生的倾听欲望,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编小故事或选用童话类故事,在读故事时,采用停顿、提问、配音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倾听。如讲《恐龙的灭绝》时,笔者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编制了一个关于恐龙的小故事,课上讲给学生听。故事内容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对恐龙夫妻,他们即将迎来可爱的恐龙宝宝。突然某一天夜里,天空火光四射,只听“嘭”的一声,地球陷入了火海,夫妻俩家的周围全部都是火。同学们认为恐龙夫妻和他们的寶宝怎么样了?会生存下去吗?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积极倾听,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同时顺利导入新课,学习课文内容。

10多元化学习习惯养成方式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学段的知识授课,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思维意识的引导,由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期间进行良好学习习惯方法的探索过程,自然也应该着重突出习惯养成的核心地位。如,某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师进行《难忘的泼水节》一节授课期间,就尤为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多样性培养方法的把握。本次工作开展的具体要点可归纳为:(1)教师在课堂授课前,对班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进行了学习内容和课文中关键分析段落的协调性安排与把握方式。(2)在课堂授课期间进行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的内容对应探究。(3)课堂中教师在每一个环节具体实施期间,均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是否形成了语文知识独立整理的能力(如,如何理解难忘的泼水节?)进行判定,随时对学生学习困难的部分进行学习习惯的调整。教师在对小学低学段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思维意识的培养过程,是结合学生阶段性发展的特征,巧妙的进行教学课堂中良好习惯养成方式的讨论过程。它适应了小学生阶段性发展的需要,也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结语

通过相关研究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阶段是对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观察和探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实现更好的发展,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顾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渗透[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2):1.

[2]郭红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语文课内外,2019,(17):120.

[3]李跃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2):54-55.

[4]蒙小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读写算,2018,(25):65.

作者简介:庞海燕(1974.3—)女,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籍贯:吉林长春,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