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养殖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融合探讨

2020-11-28 00:13梅妤红
成才之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泥鳅乌龟预设

梅妤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215)

幼儿“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使幼儿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爱生活、珍惜生活的人。

一、观察中抓住教育契机:预设中生成的前提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帮助儿童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在运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儿童对新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过程中,幼儿会有很多的疑问,教师应将这些问题串联、累积、转化为幼儿的生成活动。例如,泥鳅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小动物。中午散步的时候,幼儿发现泥鳅的身上有小的斑点。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可通过问题“泥鳅长什么样”“身上有什么”等,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泥鳅外形的观察。有个幼儿说:“泥鳅有尾巴、有嘴巴、有眼睛,还有胡须。那泥鳅身上那个像小扇子似的是什么?泥鳅身上黄黄的是什么?它的身上为什么是黏的?为什么它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在幼儿第一次观察泥鳅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能通过观察泥鳅获得有关泥鳅外形特征的经验,但幼儿在不断深入观察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疑问。如果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记录下幼儿的疑问,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就会生成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二、创设有准备的环境:预设与生成的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发的学习潜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培养其自发学习的欲望。在探索养殖活动中,由于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十分有限,各方面的知识经验还有些欠缺,要让他们自发生成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创设与之有关的活动环境。为了方便幼儿观察乌龟的腿,教师可把乌龟放在投影仪下。师:这个乌龟怎么不动啊?生1:会不会是它睡着了?生2:它肯定睡着了,才会一动不动。生3:那乌龟怎么样才会醒呢?生4:给它吃点好吃的东西,它就会醒了。师:那你们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生1:爱吃肉。生2:它爱吃饭。生3:它爱吃包子,我也喜欢吃包子。教师在让幼儿对乌龟到底是3 条腿还是4条腿进行讨论的时候,发现乌龟居然不肯动,就引导幼儿自主生成活动。而幼儿想要通过给乌龟吃好吃的食物,唤醒睡梦中的乌龟,从而生成了新的活动——乌龟爱吃的食物。

三、随机问题:预设与生成融合的载体

瑞吉欧课程是一种计划性与随机性结合的课程,即课程是三分之一的确定与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或新事物,需要教师时刻观察、倾听、思考、探索、寻找、反思,在回顾与互相讨论中对原有的活动进行修改和补充。因此,在实现预设与生成的高度融合时,教师可通过随机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在探讨乌龟爱吃的食物时,生1 说:我还带了很多面包,不知道它喜不喜欢吃?生2:小乌龟喜欢吃馒头吗?生3:那小乌龟喜欢吃我的饼干吗?生4:那它喜欢喝我的牛奶吗?生5:那我的呢?我愿意和小乌龟一起分享。于是教师组织幼儿开始探究之旅。一个简单的随机问题,却可以激发班级里大部分幼儿的兴趣,并使幼儿积极参与。因此,面对随机问题,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疑问,顺应幼儿的喜好,支持幼儿的思考,从而生成新的课程内容。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肯定和支持,使幼儿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信心、爱生活、珍惜生活的人。

四、季节的更替:预设与生成实现的导火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应让幼儿在自然中成长,为幼儿创设更丰富、具有更多可行性的教育资源。这有利于拓展幼儿活动空间,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中习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到了冬天,幼儿们惊奇地发现:泥鳅不见了。生1:我们班的泥鳅怎么都不见了呢?生2:是不是它自己逃走了呢?生3:它可能已经死了。于是,幼儿们开始找泥鳅,发现原来调皮的泥鳅躲在泥土里面。从幼儿们惊讶的表情中,教师发现幼儿们又开始疑问满满,从而引出新的探究活动——泥鳅为什么在泥土里。教师让幼儿带着自己的疑问跟同伴讨论,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幼儿们主要还是在讨论泥鳅不见了的原因。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探究泥鳅躲到泥土里的原因,教师让幼儿们尝试与家长一起探索。第二天,幼儿们一到班级,就开始说昨天讨论的事情,有几个幼儿为了能第一时间跟老师交流,来得比老师还早。从幼儿的讲述中,教师知道幼儿们和父母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原来这是泥鳅在冬眠。此时,就生成了新的探究活动——其他动物冬眠的方式。于是教师就通过新的探究活动让幼儿知道其他动物的越冬方式和泥鳅是不一样的,有的动物是迁徙,有的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在这个生成性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了泥鳅的冬眠方式,还能拓展思维,引出其他动物的越冬方式,培养了科学素养,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五、课程资源:预设与生成实现的条件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创新要求幼儿教师主动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有效而富有弹性地实施课程,让幼儿在各个方面获得经验,从而实现幼儿更全面、更主动、更有个性的发展。瑞吉欧课程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帮助家长理解和指导幼儿的发展。家长和教师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教育者,还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的学习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家园合作,经常和家长沟通,才能让幼儿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例如,在探讨“小动物从哪儿来”时,教师可让家长和幼儿一同探究。生1 说:小乌龟是超市里买来的。生2:小金鱼是家里养的。生3:巴西龟是爸爸从菜场买来的。生4:小黄鳝是爷爷抓来的。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展养殖活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感知它的生活习性等。幼儿会因为乌龟的大小不同而生成其他活动,会因为小金鱼的尾巴会动产生一连串的问题,为生成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总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生成和预设是缺一不可的,二者的教育价值只有同时体现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兴趣、需求、原有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是幼儿生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所以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为幼儿接触自然、感受生命成长、培养责任意识创造机会。

猜你喜欢
泥鳅乌龟预设
泥鳅笼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