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功能探索

2020-11-28 10:08郭洪铭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育人院校

郭洪铭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1]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高校体育课老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体育动作,从而了解体育运动的真实意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将育人功能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体验中,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体现

1.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谦逊、平和等体育文化价值,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北京下学校对学生综合发展的美好期待。[2]首先,体育活动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可吸引学生充分参与,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交流、互动,谦逊的为人处世方式、平和的态度,有助于彼此之间的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拓展,还可以构建积极、自信的生活学习态度,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次,在体育比赛、体育活动中,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对运动员加以引导,在体育互动中互帮互助、科学竞争,可促进学生形成宽容、友爱的良好品质。[3]

最后,体育运动关系身心健康,在终身体育的时代理念影响下,学生可以认识到体育活动和自身健康之间的联系,在体育活动中,以强身健体为第一目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必然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性、意志都会得到磨炼,有助于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美育功能

体育运动效果能够通过运动人员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直接呈现出来。从美学方面分析体育运动,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的身体造型、肌肉线条、肤色等都反映出自然的人体美。观看体育比赛,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开阔学生视野,而且也是一种视觉上的美与力的享受。[4]一些职业体育运动技术难度较大,一些动作具有艺术性,需要多名运动员的默契配合,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集中精力全情投入,视觉、心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是发现美时的一种自然状态。此外,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显著提升。

3.素质教育功能

体育课程不仅有德育、美育功能,而且也有素质教育功能。分析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开展体育运动,应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素质教育工作中。

首先,在日常体育教学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可经常举办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联谊等体育活动,在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中,为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但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5]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将会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良好精神,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自身精神品质的要求。并且,具有优秀品质和坚韧性格,可为学生将来就业及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体育运动发展由来已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为团队运动,很少有单人体育运动。而对于团体体育运动而言,要想获取胜利,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就要求队员将团队的胜利作为集体目标,为了这个统一的目标不断努力,一切为了大局着想,理解其他成员,也摒弃自身不良情绪,所以在参与团队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形成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并在体育文化影响下,逐渐形成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今后进入社会懂法守法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必然性

1.构建特色化体育课程需求

各个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独特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办学需展现出自身特色,注重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6]体育课程建设也是高职院校展现办学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体育教育教学需突出育人功能,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方法,以课程建设为契机,重视学生人格培养。课程教学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体育人才为最终目标,构建学生培训中心,注重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加强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将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使体育实践教学形成特色和亮点,构建体育精品课程。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需求

传统体育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育人教育,不重视对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束缚。而育人理念要求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即更新教学思想,注重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育人功能的理解。[7]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将来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

1.进一步加快体育文化建设工作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具有德育、美育及素质教育的功能,但是,要保证体育教学切实发挥育人功能,不能单单依靠学生自身的理解、感悟,需从学生的精神、思想、素质等方面入手,开展综合性的体育教学,凸显体育文化价值。可以将德育融入体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讲解运动规则、运动技巧以及体育活动的发展历史,适当融入名人事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遵守规则、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高职院校要将体育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强身健体过程中,了解体育项目的历史、发展、知名比赛等,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还可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体育文化的宣传,保证体育教学的最佳育人效果。[8]例如,教师可通过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班级QQ群等方式,积极宣传体育活动中的经典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对体育文化产生认同感。再比如,在学习排球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国家队女排夺冠的精彩画面,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女排的纪录片,吸引学生“走进”排球,将体育知识技能学习与国家荣誉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此外,要倡导全校师生参与体育实践,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将体育活动拓展到生活中去,深刻贯彻文化,以此便于落实“终身体育”教学理念。[9]在体育文化建设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将体育培训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体验中去,按照学生不同的兴趣,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培训活动。通过落实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完善高职院校基础体育设施

要实现体育育人功能,就必须有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支持。当下高职院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落后,院校要投入相应资金,对现有的体育设施加以完善,并制定定期检修维护工作制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为体育育人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借鉴其他高等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经验,积极引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并做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工作,在实现校园体育活动多元化的同时,也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建造体育器材室,配置排球、乒乓球、跑步机、哑铃、足球、篮球等运动器材以及一些配套设施,满足不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需求。此外,要完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对使用设施设备的学生,按照姓名、班级、外借时间、外借使用需求等信息,做好登记,要求学生按时归还;并组织管理人员对设备设施定期维护检查,保证学生使用设备的安全性,也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资金损失。

3.健全校园体育教育制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无论是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教学,都是校园体育育人的重要表现形式。要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参与。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完善体育教育教学制度,将体育文化和规范性制度相结合,明确对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组织领导,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体育制度的制定也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重视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和活动开展的重要基本原则,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教学内容。此外,不可以行政命令方式强制学生参与活动,应尊重学生自身意愿,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制学生参与不仅不能发挥体育活动的育人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传播也起到负面作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了解体育育人对高职院校培养职业特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推进作用。此外,一些体育活动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将体育活动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以学生职业特点为载体,科学选择体育项目,让学生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以体育运动丰富自身生活,逐渐理解体育知识的内涵,认识体育的育人效果。

4.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素质

教师是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想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则要求教师充分重视体育活动开展的真实性、有效性、科学性。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师要认识自身专业化水平对学生稳定成长及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教育,为提高体育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应在培训中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组织专家培训体育教师,对积极参与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给予口头表扬和相应的奖金奖励;对消极对待培训或成绩较差的教师给予通报批评和适当的经济处罚,以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体育文化相关知识、理解体育文化内涵,从而掌握体育育人功能,从各个方面分析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培训,也要坚持思政教育理念,让教师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体育知识教学中融入体育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体育内涵的认知,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四、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的功能探索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活动开展需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育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体工作落实中,需了解体育育人功能,了解体育育人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发挥高职院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相关措施,如进一步加快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完善高职院校基础体育设施、健全校园体育教育制度、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素质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发挥高职体育教学育人功能,在体育文化建设上投入充足精力,确保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及良好发展,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体育运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