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创作探讨

2020-11-28 14:09周景全
科技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微观纪录片受众

周景全

纪录片的创作本质是对客观生活和自然现实进行真实描写和准确记录,或者对现实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进行深刻剖析,对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深度反应,强调自然、真实和精准。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仍然强调尊重客观事实,但是结合时代的变化以及观众审美需求的改变,纪录片应当从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拓展纪录片表达资源,丰富表达方式,以吸引更多观众,实现质的飞跃和提升。

1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

1.1 传播碎片化

大众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都呈现出散射式特点,即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散讨论,传播内容强调专业、精细,而非囊括所有层面的泛泛而谈。受众的阅读特征也呈现出碎片化阅读,信息传播由此呈现出小众化倾向,不同的传播媒介所面对的受众更加精细、小众和专业[1]。

1.2 形式多元化

传统媒体中由于技术的限制,文字、音响、视频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促使文字、音视频以及其他多种信息传播手段融合为一体,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多元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促使任何一种信息都可以以适合的方式无限制地传播,信息传播更加生动、形象和准确。可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促使新媒体容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们可以借助检索功能准确找到任何所需的信息[2]。

2 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创新路径

纪录片和普遍意义上的电影创作存在一定差异,纪录片的角度、情感和内容都存在独到之处,强调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刻画、深度讨论,也强调通过纪录片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同时在画面、语言、音乐等方面注重观赏性、审美性。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要遵循新媒体的碎片式、快速化、平民化特征,改变原有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拓展创作渠道,丰富创作内容,优化纪录片创作环境,做到会讲故事和讲好故事。

2.1 顺应新媒体特征,践行平民、微观的创作理念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发布的随时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促使人们在信息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选择信息,甚至在信息创作、传播的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从创作上而言要打破传统的宏大故事主题、宏大社会背景以及官方语言,而是以一种平等、自由和交互对话的方式缩短和受众的距离,反应普通群体的生存特征,并体现现代社会生活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在镜头、美观、视角上寻求“微小”“细腻”和“真实”,借助多种拍摄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悠久文明、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象微观化处理,真正做到内容为王。

纪录片要做到平民化和微观化更要借助信息技术挖掘多元创作内容,当前智能手机、手持DV和各种摄像技术在我国民众中已经得到普及,视频的制作不再局限于少数专业人事,普通民众的微观视角、个性化视角、复杂感情乃至生活中随意拍摄的内容都可以呈现在纪录片中,因此纪录片创作人员要多听、多想和多看,要学会利用各种新型的拍摄技术,注重从网络、现实中寻找真实视频资料[3]。

2.2 创新技术理念,强化影视美学特征和视听元素

纪录片美学是影响纪录片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强调平民化和微观化的创作理念,更要从技术上提供足够的支撑。纪录片的美学特征要综合利用多种拍摄手段、信息处理技术以提高纪录片的故事性、美学特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创作者从叙事艺术和摄录技术入手进行综合创新和改进。

纪录片的叙事艺术强调叙事的方式、结构以及空间上的把控性,借助摄录技术将叙事结构有层次地推进、演变和串联,或通过摄录技术和网络软件实现板块式描述。纪录片创作也要拓展影片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手法,结合观众信息需求和观赏需求,通过文字、音响、视频、三维动画等技术增强画面感染力和渗透力,在摄录过程中提高对镜头的运用能力,综合采用空镜、特写、长镜头等摄录技巧,塑造贴合影片主题,反应影片思想的微观画面,并适当地辅助音乐、旁白等,以起到烘托气氛、升华情感的作用,提高纪录片画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声音提高画面的感染作用,更多的特写镜头、声像处理技术的运用能让细节刻画更细致真实。

2.3 创新创作技术,丰富创作手段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理念创新要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以及多种视频制作软件的更新升级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创作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摄像镜头,而是可以借助新技术的手段,将前所未有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且新媒体也促使纪录片创作不再是专业工作者的专利,目前我国网络上出现了新生代的拍客群体,他们将草根化、个性化的视角融入到纪录片拍摄中,也将该群体的创意性、活跃意识和敏捷思维注入到纪录片主题和画面中,以此形成了我国纪录片创作中双向传播理念。除了创作内容的多元化和自由化之外,新媒体背景下的纪录片创作要综合运用多种视觉包装技术,将计算机、存储、数据压缩、画面处理和数字化技术综合应用其中,展现传统技术呈现的视听觉效果,如,深海画面、沙漠风沙湖面、森林腹地画面乃至太空画面,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剪辑技术为以上多种画面的实现提供了各种技术支持。

2.4 顺应时代变化,尝试智能+人工的创作模式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从仪式化、宏观化向草根化、个性化进行演变,因此也就推动了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纪录片创作的内容、画面将会更加真实、自然和细致,为了呈现更加微观的客观现实,5G、AI、AR等诸多具备新生命力的技术将会融入纪录片创作中,也会推动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多个发展趋势:其一是数据+人工智能,纪录片市场将会更加细致,突破电影工厂、电视台等专业制作限制,在内容上将会进一步和受众需求相匹配,并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呈现出精英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4]。其二是年轻取向,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或者非纪录片专业年轻群体加入,年轻人的独特视角和灵敏思维将会引导纪录片形式和内容上的巨大变化,从受众上来分析,未来年轻人也会是纪录片的主要目标受众,掌控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和观影需求将会成为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命脉。其三是微观和美观,纪录片内容将会更加细致,注重于描述某个领域、行业或者具体个体的生活状态。拍照手机、小型摄像机等将会更加普遍地应用到纪录片拍摄中。

同时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将会进一步拓展,依靠影院和电视台播放模式将会一去不复返,微平台、网络平台和视频平台等促使纪录片有了新的传递和分享方式,互联网平台诸如当前的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等的发行方式将会影响纪录片创作和传播路径,同时微博、微信等的兴起也会促使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发生巨大变化,纪录片进入最终观众视野的时间将会被进一步缩短,制作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将纪录片创作的过程、制作环节等所有信息传递给受众,而观众也可以通过微平台中的网络链接直接进入到观看页面上,同时微平台也会进一步推动纪录片的细化分类,灾难片、自然片、历史片等能在前期制作阶段吸引目标受众。

3 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将会朝向草根化、个性化和微观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促使纪录片的创作主体、创作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精尖的视听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声像处理技术促使纪录片画面更加真实、细致和美观,媒介融合也促使纪录片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逐渐实现产业化发展,更加注重互动性,形成全民记录的时代特征。

猜你喜欢
微观纪录片受众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