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少数民族影视动漫的创作特色及传播价值

2020-11-28 14:09
科技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动漫影视少数民族

刘 歆

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丰富多样且源远流长,为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创作提供了十分富饶的资源宝藏。从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优美风景和旅游资源进行场景设计和表现创作。从精神文化层面而言,既可以从少数民族历史中寻找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加以编排改写,还能够挖掘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族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加以艺术再创作。通过影视动漫这一艺术形式,不仅向人们展示广西自然景观之美、民俗风情之美,而且还积极保护和传承广西的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提升广西动漫产品的的原创能力和水平,传播具有桂风壮韵特色的动漫品牌。

1 广西少数民族影视动漫的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目前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当中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参与程度最高、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广西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是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讲好广西故事,弘扬广西精神、中国精神”[1]。广西拥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动漫素材资源,影视动漫更是成为时下承载民族记忆和讲述广西故事的艺术形式。

影视动漫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让其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方式。为实现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式,满足大众化需求高层次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品位。这些年来,广西在享有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政策、扶贫开发政策等各种政策优势的基础上,从资金、税收、保障用地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实施龙头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动漫龙头企业,促进动漫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此外,还先后出台政策,吸引区外动漫企业和专业人才入驻,对原创性动漫优秀产品给予奖励。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实现动漫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优势环境。

在此背景之下,广西影视动漫迅猛发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既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构建完整文化产业链条,激发大众文化消费。也能够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加强本土文化产业的内在活力,促进广西原创动漫品牌的提升。广西影视动漫作品扎根于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资源,着眼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化视野,勇于打破“动漫只是低龄喜好”的陈旧思路,立志于传播广西原创动漫艺术精品。以具有人文情怀、格调高雅、富有民族特色优质化的内容,努力扩大市场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力争走出国门,打开对外传播的窗口,实现广西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2 广西少数民族影视动漫的创作特色

广西境内居住着12个世居民族,众多少数民族长期在此栖息和居住,沉淀了独特而深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具备差异性鲜明的特色资源。影视动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崭新样式,广西影视动漫作品的相继亮相,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视角,重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强调动漫表现形式在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架构的联结,在内容和题材上不断推层出新,灵活运用各少数民族元素加以编排,充分运用艺术创作手法,为鲜为人知的民族故事提供了形象感人、栩栩生动的传播形式。

2.1 神秘民间故事为创作母体

广西少数民族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为影视动漫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与素材。影视动漫通过进一步挖掘与梳理,以民间故事为内容依托,整合故事原型和精华,在此基础上展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融合传统习俗、服饰建筑、歌舞元素等浓郁的民族元素。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设计,以此体现出少数民族的人们敬畏自然,保护生命,不怕困难,追求幸福的民族性格,为这些古老而神秘的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增添了别具一格现实意义和思考价值。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是自2012年立项以来,开始制作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这部系列片填补了广西原创长篇动画片产量的空白。其中,以壮族故事为母体创作的有《达稼与达伦》《大战人熊婆》《寻找太阳》《百鸟衣》《壮锦的故事》《窍哥》;以苗族故事为母体创造的《灯花儿》;以瑶族故事为母体创作的《密洛陀》;以侗族故事为母体创作的《长发姑娘》;以仫佬族故事为母体创作的《潘曼的故事》;以京族故事为母体创作的《独弦琴》。这些作品运用3D动画的表现方式囊括了广西多个少数民族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生动地将古老的民间故事再现于电视荧屏,弘扬与推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2 独特地域文化为精神内核

广西影视动漫在创作中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展示民族文化魅力,通过艺术手法把民族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基于民族文化内涵进行创编的精神内核,形成民族文化表达新的呈现方式。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广西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以创意的思维展现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那文化”是广西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那”是古壮语,意为水稻田。“那文化”指的是壮族先民古骆越族群在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把野生稻驯化为水田栽培稻,经过历史繁衍逐步形成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孕育出以稻作文明为内核“那文化”[2]。在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那文化”对岭南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以及东南亚一带的国家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形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生态圈,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标志和历史记忆。

《那世纪》抓住了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它是中国首部以“那文化”、“稻作文化”起源为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该作品以生动形象地方式将“那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历程展现出来,结合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运用奇幻的想象力,描绘出在原始时代背景下,那家族和隆家族彼此相互帮助,如何应对自然困难,不断在劳动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野生稻种,提升种植技术,改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壮族先民们如何充分发挥人类智慧,能够自力更生、勇敢坚毅创造美好生活的民族品格。这个作品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对于了解壮族发展历史,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提升文化认同及交流有着独特的作用。

2.3 浓郁民族风情为视听元素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画面不仅含有某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3]由此可以看出,影视画面具有烘托情感、营造意境及表达主题的作用。广西影视动漫作品画面中所展现的人物造型、情节表现与场景设计,融入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及色彩的传统元素。在人物造型方面,能够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体现出各民族人们的传统服饰,如壮族、苗族、瑶族在服饰的搭配及颜色上就有着明显不同的民族个性;在情节表现方面,能够通过情节的铺垫与叙述,还原出各民族不同的传统习俗、图腾崇拜和饮食文化;在场景设计中,最为直观的是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与传统民居,如风雨桥、鼓楼、吊脚楼、水井亭等。

更为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如何利用现代动漫技术来凸显广西崇山峻岭、青山绿水、景色秀丽如同山水画卷一般的自然地貌景观,并彰显出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创作理念,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主题。《喀斯特神奇之旅》是中国首部以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题材的动画片。该片是以环江毛南族的神话故事《找幸福》为创作母体,内容叙述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向广大观众展示不拘一格的喀斯特风光以及神秘的毛南文化。与此类似的还有《白头叶猴之嘉猴壮壮》,该作品全面立体的以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秀美山川景色、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花山岩画为场景依托,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为主角原型,以猕猴、穿山甲、冠斑犀鸟、黄猄等野生动物为配角原型,带领观众探寻传统优秀文化,领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景和风土人情[4]。

在声音表现方面,影视动漫作品中蕴含着许多民族音乐歌曲的元素。广西独特的“山歌文化”贯穿其中,如对唱山歌、侗族大歌等。在艺术情感的烘托中,能够达到以歌传情、以歌会友锦上添花的作用。铜鼓、笛、腰鼓、芦笙、独弦琴等民族乐器的点缀也颇有韵味,丰富了听觉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伴随着具有民族个性的歌舞元素,也鲜明地展现出少数民族人们能歌善舞、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2.4 特色节庆习俗为艺术渲染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少数民族节日,这些重大的节庆活动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传承等众多方面,汇集了独特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影视动漫的创作中,这一元素运用地相当丰富而精彩,给作品增添了富含地域色彩和文化气息的创作基调,极大地渲染了主题内容和情节氛围。同时,通过活泼有趣的动漫表现形式带领观众去领略和体验少数民族独有的节庆习俗与独到之处,反映出少数民族的人们团结进取、和睦友爱团体精神的传承。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 “炮龙节”,瑶族的“祝著节”,“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京族的“哈节”,等等。

铜鼓就是极具广西特色的民族乐器,也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之一。铜鼓会在节庆活动、庆祝集会、民族歌舞中经常出现。正因为铜鼓凝结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广西着重推出了以铜鼓文化为题材的动漫作品《铜鼓传奇》。该片同样结合了神话传说,用生趣盎然的故事,讲述了在美丽的南方有个远近闻名的“铜鼓寨”,寨子里有面具备神秘力量的传世铜鼓。描绘了这一神秘的民族乐器发展演变的过程,铜鼓在民族习俗当中的功用和特点,花纹样式及寓意,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3 广西少数民族影视动漫的传播价值

动漫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价值观和国家精神在新时代的有效载体。广西动漫的发展深植于少数民族土壤的大环境之中,在未来的创作中有还有着巨大的开发和利用潜质。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之下,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十国的窗口,以及东盟国际博览会的永久主办地,动漫产业迅速成长为壮大文化软实力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此看来,广西少数民族影视动漫的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力、经济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

3.1 文化力:塑造原创民族动漫品牌

影视动漫归根到底是属于文化传播的载体,不可能脱离整体地缘文化的影响而独立于社会现实之外。它凝聚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视听结合、传播便捷,还不限制受众接受年龄的传播优势。通过对优秀文化大众化地传承和展示,广泛传播后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弘扬。在文化价值层面上,它是一种精神文化,通过主题内容及其衍生的视听符号,将背后的文化元素根植于观众的内心。广西有着丰富的民族元素、地理元素、历史元素等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创作耕耘,广西原创的民族动漫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逐步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变,实现了许多零的突破,这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提高了影视动漫的原创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实施广西动漫品牌的提升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2 经济力:推动动漫产业创新发展

影视动漫还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产品,它以一种“娱乐文化”的形式传递给受众,使他们在体验娱乐的同时认同其传播的内容主旨。在经济价值层面上,它是一种消费文化,借助可爱的动漫形象以及构建的故事作为载体,实现其对于受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随着传播的逐渐深化,能够拓展市场的面向群体,拉动相关产业和衍生品的发展,推动动漫产业链的消费经济。广西的影视动漫正在探索如何扩大动漫产业的项目品类,多手段多形式发挥民族故事传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动漫形象的图书、文具、玩偶,以及在新媒体渠道和网络平台延伸动漫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再到编排带动剧场经济的儿童情景剧等。更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是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影视文化旅游是目前最为流行和时尚的旅游方式。例如影视动漫更容易受到儿童的欢迎,可以根据作品的来设计适合亲子旅游的线路;通过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亲和力的明星人物形象,让其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片等,这些都是可以助力地区旅游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将影视文化和旅游的进行深度结合。

3.3 影响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网络

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战略地位和独特作用日益凸显。广西动漫“走出去”的趋势也随之越来越高,对外传播的广阔空间为提升广西民族动漫的传播影响力价值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同时也助推了广西动漫产业从技术、业态与模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拉动发展水平,实现文化外交。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已经有不少作品,不仅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如《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那世纪》《喀斯特神奇之旅》《铜鼓传奇》等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继而还走出国门,登陆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的电视荧屏,获得东南亚地区观众的好评。此外,这些作品还能够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的肯定,得到专业领域的认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化部等相关部门的相继重视和扶持下,广西动漫项目的创作力和影响力将持续扩大。要实现广西动漫“走出去”的目标,需要切实针对动漫作品进行深度研发,落实动漫传播的品牌战略,提高动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国际表达方式,积极开拓对外传播平台,整合国际化传播网络,扩大国际影响力,进而提升广西的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动漫影视少数民族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影视风起
动漫二次元
影视
锋绘动漫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