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2020-11-28 14:09李志勇
科技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内容信息

李志勇

1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优势

1.1 短视频新闻传播时效性极强

传统新闻采编和制作,往往需要多部门多岗位人员和技术支持,并且制作周期较长,影响到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未体现出新闻的“新”价值。在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相关软件的支持下,新闻采编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方便,普通民众也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和上传各类实时新闻,并在媒体平台上进行分享,让新闻的“新”特性得到充分彰显[1]。同时,短视频新闻也是对传统新闻的补充和完善。新闻事件往往一瞬即过,很多后续报道难以真实还原新闻事实经过,容易造成新闻报道失真,错误导引公共舆论方向,而新闻发生时的现场群众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等终端设备抓拍下新闻事件发生经过,并及时发布于网络平台,为新闻媒体报道提供了宝贵素材,可确保新闻的客观公正性。

1.2 短视频新闻传播内容丰富生动

在国人的印象中,传统新闻媒体总是一副刻板、严肃、官方的形象,不够“接地气”,也缺乏公共参与性,难以真实体现公众需求。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短视频新闻很多新闻素材都来源于普通大众,其形式和内容更贴近人民生活,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容易被多数观众所接受[2]。同时,短视频新闻内容来自不同人群的不同视角和关注领域,因而更具灵活性和多元化特点。当前国内很多短视频网站都比较重视内容挖掘和创新,往往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主题,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可体现出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也可兼顾年轻受众的差异化、新颖化需求。

1.3 短视频新闻传播成本效益更好

传统新闻采集、编制、后期处理等,不仅程序复杂而且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耗费较大,既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又导致新闻生产制作和实际效益不成正比,可能降低观众体验度,阻碍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短视频拍摄只需要使用智能手机、DV、单反相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再通过一些简单的编辑软件就可制作出一个新鲜、丰富的视频新闻,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多快好省”可以极大地降低制作成本[3]。同时这些新鲜新闻内容也能快速引发大众关注,短时间内提升网络点击率,扩大媒体的公共影响度,收获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短视频新闻发展困境和问题

2.1 观众黏度不强

网络时代“人人可新闻、处处是信息”,造成各大视频网站资源富积,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往往无重心无主旨地向用户推荐,让观众眼花缭乱,这就造成大多数观众对绝大多数视频内容“走马观花”,既达不到新闻宣传目的,也无法有效抓住观众注意点,使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从而逐渐丧失对短视频新闻的热度,形成“受众多,黏性低”的现象,不利于发展优质稳定客群。同时大量的短视频新闻,让观众应接不暇也降低了观众参与互动的可能性,使得很多短视频新闻无法与观众建立密切稳固的关系,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随着信息资源选择空间的进一步增大,其心中已经很少有不可取代的新闻媒体,虽然短视频新闻更新速度更快,带给观众的新鲜感更多,但是始终难以在观众心里占据长久地位[4]。

2.2 新闻内容质量低下

目前短视频新闻,往往多而不精,内容丰富但大多肤浅,没有深度和实际价值,某些短视频新闻一味迎合观众新、奇心理,编撰各类低俗视频信息,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时“快感”,但绝不会成为经典,难以带来更大价值增量,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另外,现在很多的短视频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新闻完全不具备“新”的特性,一则新闻经一家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其它各个渠道传播,而且传播得越广泛,新闻信息的失真度就越高,传播的价值就更低。

2.3 平台监管不严等问题

因互联网的开发性,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更小,但参与者在文化水平、职业类型、思想道德、传播目的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性,其为媒体平台提供的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完整性也难以保证[5]。同时某些媒体机构也存在为扩大传播影响力而夸大新闻事实,传播未经证实的新闻等现象,造成网络媒体的社会可信度不高,媒体市场混乱。

3 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3.1 精准推荐,增强用户黏度

要想增强用户黏性,各媒体需要应用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深入分析观众喜好,根据观众对新闻内容的真实需求来制作新闻网内容并精准推荐给观众,节省观众查找时间,提升新闻观看体验度,实现有针对性的传播。比如利用大数据强大的数据挖掘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可对网络上用户的访问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将不同观众的新闻需求、观看习惯、在线时间等内容进行梳理并贴上数据标签,然后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视频媒体,以便于媒体单位对视频内容和传播方式的优化调整,以满足更多观众的心理需求。另外,短视频新闻以用户实际需求为服务基本导向,充分考虑不同观众的需求差异,这符合心理学当中的强需求理论,也是现代营销学中的精准营销理论的具体应用[6]。在实施中将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和最新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传播,对观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最大化提升观众黏度,成为媒体的忠实受众。

3.2 加强监管,提升新闻质量

首先,作为媒体机构也应当树立高度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严格审核相关短视频新闻信息,尊重新闻客观真实的基本原则,坚决抵制不良新闻和虚假信息。加快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针对某些恶意发布的不良视频信息,予以封号、删除、检举,从根源上提升短视频新闻质量。其次,要不断完善网络治理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公安机关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媒体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依法依规打击网络违法行为,规范视频发布行为,构建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另外,还要畅通社会监管渠道,开设群众举报、投诉通道,开通热线电话,鼓励广大观众积极参与到媒体监督工作中来,彻底斩断不良视频信息的传播途径,以此净化社会环境,为公众带来更多的优质短视频新闻[7]。

3.3 丰富新闻结构,增强信息表现力

短视频新闻主要以视频形式进行呈现,虽然相对传统媒体更加生动和直观,但是其最大的缺陷也在于“短”,这种高度浓缩的信息内容可能无法清晰交代新闻主旨,甚至给观众留下巨大的疑问,使得各方猜测不断,容易引发各种误解,形成不正确的舆论,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甚至危害社会安定团结。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各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以融媒体为时代背景,结合融合思维,将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内容进行充分融合,构建一个立体多维的新闻传播体系,更好地呈现新闻内容,从而增强短视频新闻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促进短视频新闻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成为人们关注度最高、使用人群最多、参与互动性最强的生活娱乐方式。但因多种因素影响,短视频新闻仍有自身诸多缺陷,媒体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媒体监管、提升传播精准性、提升新闻表现力,才能营建一个优良的网络媒体环境。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内容信息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订阅信息
主要内容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