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经营增收技巧

2020-11-28 07:34王文彬
科学种养 2020年11期
关键词:鳜鱼饵料规格

王文彬

鳜鱼亦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丰厚、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也是许多水产养殖经营者首选的名贵淡水鱼种。鳜鱼品种独特,性格凶猛,对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要求较高,养殖经营者要想实现增产增效必须掌握一定技巧。

一、池塘建设要规范

一是水深适宜。鳜鱼生性凶猛,活动范围大,水质标准高,因此养殖水体要有一定的深度,必须达到2.5米以上。

二是水量充沛。养殖用水的水源必须稳定、充足、无污染,要求长年都有优质水源供应,水量充足,且远离一切污染源。

三是水质优良。鳜鱼喜欢清新洁净的水质,池水透明度务必保持在30厘米以上,池塘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四是排灌自如。养殖池塘必须有独立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通畅,进、排水口安全可靠,同时配有网具等拦鱼设备。

五是设施完备。池塘要求底部平坦,底质宜沙质土,池底淤泥略少。同时,池底要求保水、保肥性能好,以便于培肥。为保证生产需要,每个池塘必须配备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六是消毒彻底。鳜鱼对养殖环境要求严格,对有些药物敏感,发病治愈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保持水体环境优良,通过优化水质、消杀病害因子,以减少病害发生。消毒时选择晴好天气,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彻底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寄生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等。

二、放养方法要合理

一是放养准备关。在清塘消毒后的1周左右注入清新用水,刚开始注水的深度约80厘米,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认水体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将水体加深到2.5米以上,并准备投放鱼种。放养前,还要根据池水肥度情况施足基肥,可采用发酵过的有机粪肥,用量把握在每亩150~200千克,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动物供鳜鱼食用。

二是放养品种关。选购鱼种时要求种质纯正、品种优良、体质健壮、体色光鲜、无病无伤,自然状态成群成簇,最好来自正规的、规模较大的鳜鱼良种繁殖场,挑选人工繁育的优良品种。

三是放养规格关。鱼种规格大,则体质相对较好,生长相对较快,因此市场上大规格鳜鱼种颇受欢迎。一般要求个体规格在10厘米以上。投放时要注意同批次放养的鳜鱼必须规格一致,以免发生“大吃小”的情况。

四是放养密度关。鳜鱼的放养密度要依据养殖方式、养殖条件、饵料来源和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亩放养鳜鱼种1 000~1 5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放养时要与饵料鱼放养同时进行。

五是放养技术关。鳜鱼放养选在6~7月,条件允许时也可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提早放养,以延长养殖时间。鱼种放养前使用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10~15分钟,以杀灭鱼体中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三、饲养方法要科学

一是选择优质饵料。饵料选择是鳜鱼养殖成败的关键。鳜鱼养殖时要配养充足的、繁殖快的、适口性好的鱼类作为活饵料,饵料鱼以白鲢、鲫鱼、草鱼、鲮鱼、罗非鱼等品种为宜。比如以罗非鱼作为饵料鱼时,可以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鱼亲鱼,雌雄比例为2∶1或3∶1,利用自然繁殖的幼苗作为鳜鱼饵料;如果池塘面积较大,可以利用网眼较大的稀网,按1∶4的比例将养殖池塘分隔成两个水域,两边分别养殖鳜鱼成鱼和罗非鱼亲鱼,让自然繁殖的罗非鱼幼苗穿过网片,或捞起幼苗,为鳜鱼提供食用。也可以在养殖鳜鱼池塘混养鲫鱼,每亩放养2龄鲫鱼600尾左右,利用鲫鱼繁殖力强、产卵期长的优点,为鳜鱼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活饵料鱼。如果鳜鱼养殖规模大,则必须采用专池培育饵料鱼,按照每0.5千克鳜鱼成鱼需要消耗饵料鱼2.5~3千克的比例配套生产。

在养殖面积安排上,可按1亩鳜鱼池配套4亩饲料鱼池规划。在饲料鱼的培育上,要求高密度、规模化生产,在数量上要满足鳜鱼需求,在规格上要与鳜鱼生长期同步。

二是科学合理投喂。饵料鱼的投喂要以“及早开食,少食多餐”为原则,依照气候、水温、水质等综合情况合理投喂,科学饲养。在投喂频率上,每3~5天投放、补充饵料鱼1次。饵料鱼的投喂数量可以根据池塘中饵料鱼的残留量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鳜鱼的捕食情况掌握投喂量,如果鳜鱼在水体底层捕食饵料鱼,水面上只看到一些零星的小水花,水声较小,表明池中饵料鱼充足,可酌情少投或不投;如果鳜鱼在水体上层追捕饵料鱼,水花较大,水声也较大,则表明池中饵料鱼不足,需补充投喂;如果鳜鱼在池塘四周捕食饵料鱼,表明饵料鱼严重不足,必须大量补投。

三是讲究投喂方法。投喂饵料鱼要注意合理安排,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鳜鱼摄食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每天选在水体溶氧量充足的时段进行投喂,晴天多投,阴天少投,雨天可少投或不投;上午溶氧不足时要少投,下午可多投。饵料鱼在投喂前必须用3%~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

四、日常管理要精细

一是突出水质管理。鳜鱼喜欢清爽的水体环境,需要时刻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加换新水,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池塘水量的1/4左右。高温季节可视水质情况每周换水1次,每次加换新水15~20厘米深。

二是注重及时增氧。每天要定時检测水体溶氧情况,同时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确定增氧机开启时间。在晴天的凌晨和午后要开启增氧机1个小时,阴雨或闷热天气要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防止水体溶氧量不足。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平时注意日夜巡塘,勤于观察,定期检测水体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酸碱度等指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此外,保持养殖区安静安全,为鳜鱼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是加强病害防治。鳜鱼抗病能力差,发病后极难治愈,所以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生产中要注意谨慎操作,投放、运输、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损伤。要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每20天左右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要及时降低水体有毒有害物质,每亩池塘用EM菌0.5~1千克全池泼洒。鳜鱼的常见病害有烂鳃病、暴发性出血病等,如发生疾病,必须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治疗。

五、经营策略要创新

一是要突出特色。鳜鱼属高档名贵鱼类,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自然市场价格要高于一般鱼类。所以,养殖经营者一定要加强宣传推介,打好特色牌,形成特色养殖经营优势。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健康养殖,确保产品品质优良。在营销宣传上突出营养健康,货真价实,从而获得消费者认同。

二是要均衡上市。由于鳜鱼养殖比较普遍,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所以要通过均衡上市策略,避免年底压塘压库,造成巨大损失。可以采用分塘养殖不同规格鳜鱼的方法,保持全年均有成鱼上市,减少养殖风险。建议长年与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或餐饮单位建立配送关系,及时供货。还可以在农贸市场或经营网点设立活鱼销售点,长年供应销售。

三是要灵活经营。随着时代发展,鳜鱼养殖经营者应该打开思路,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比如尝试“三产融合”之路,其成功案例不在少数:鳜鱼可以与很多鱼虾类混养,实现一塘多品种增收;鳜鱼是垂钓者喜爱的垂钓品种,养殖场可以开辟休闲垂钓经营服务实现增收;鳜鱼名贵,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逢年过节、交往联系的馈赠佳品,可以加工包装成精致礼品实现增值增收;鳜鱼规格标准,加工方便,且营养丰富,食众甚广,可以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加工增收;此外,还可以开办鳜鱼特色餐饮或鳜鱼主打餐厅,开发“松鼠鳜鱼”“特色臭鳜”“西红柿鳜鱼”“清蒸鳜鱼”等特色菜肴,通过特色餐饮实现增收。总之,只有突出鳜鱼特色优势,做活产业融合文章,采取灵活经营策略,才可实现综合效益提升。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英山县水产局 邮编:438700)

猜你喜欢
鳜鱼饵料规格
臭鳜鱼——时间转化的美味
香饵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香饵
鳜鱼26元/斤,中大难求!是继续等还是卖?就地过年,鳜鱼能否“贵”起来?
闭月羞花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彻底撑握8大关键词 看懂规格买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