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期间的中美经济战

2020-11-28 07:38王然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锡兰朝鲜战争华润

王然

凡是中国想要的都不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日,美国便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成员国不对朝鲜提供帮助。同时,美国开始对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对中国,展开了更严厉的打击。6月29日,美国国务院下令各石油公司停止对中国出口石油产品——当时的中国基本不生产石油和石油产品,因此美国此举无疑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进一步掐住中国经济的咽喉,8月中旬,美国颁布《1950年特种货物禁止输出令》,禁止出口金属母机、化学药品、运输器材、电信器材、航海设备等十大类中国急需的物资。随后,棉花、铜及铜制品、铅以及锌制品等也被列入管制清单。

当然,也并非所有物品的主动权都控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如猪鬃(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和桐油(被广泛应用在军舰、飞机、潜艇等军用武器上)便是例外。作为回击,1950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禁止猪鬃和桐油运销美国与日本。此举很快导致美国猪鬃“来源已竭”,不久,美国被迫开放猪鬃进口限制,希望通过中立国家盗取。猪鬃由此成为“对美帝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当时全球90%左右的桐油都来自中国,其垄断地位也成为中国从他国换取短缺物资的重要筹码。

除了禁运,美国政府还将对华金融管制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12月16日,美国下令冻结中国所有在美资产,并严禁华侨汇款回国。对此,周恩来立即代表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地起草和发布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银行的一切美国公私存款,应即行冻结”。根据这一命令,中国政府接连军管了100多家美商企业。后又征用了美国企业美孚、德士古和中美三家石油公司的部分财产,并征购了其全部油料。

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机智、灵活的反禁运措施。就在美国宣布对华石油禁运当日,中财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的简称)便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全面封锁升级,指出要迅速而有步骤地购买国内市场上缺乏的各种进口商品。

考虑到“出口易、进口难”,结存外汇具有贬值甚至被冻结的风险,中财委确定了“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但随着封锁加剧,常规贸易渠道被渐次切断,进口方式不得不改传统集中运输为分散秘密购买。于是,一条条地下秘密购买线路被搭建起来。

早期的“红色买手”华润公司此时便堪称内地在香港的“购买枢纽”。华润公司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对外贸易机构,是新中国获取外汇的主要渠道,更是禁运环境下国内进口的核心通道之一。朝鲜战争爆发时,麦克阿瑟让其情报官威洛比紧盯中国香港,他认定中国要参与朝鲜战争就免不了通过香港采购。但威洛比显然不是华润的对手,据华润的老员工回忆,他们实现了大批采购,甚至购买的手表数量足以配备到志愿军排以上干部,但市面上却未曾走漏一丝风声。这看似神奇,细究却有其原因。华润早年在香港的经营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基础,封锁期间,更是团结了一大批爱国港商和侨商。

爱国港商霍英东在此期间组织了颇具规模的船队,经香港、澳门为新中国运送了大量抗美援朝前线急需的黑铁皮、橡胶、轮胎、五金、药品、医疗器械、棉花、纱布等物资。抗美援朝三年间,霍英东和他的船队白天联络、装货,晚上开船,几乎夜夜开工。

你四面埋伏,我八方出击

当时英联邦国家中最小的国家锡兰(今斯里兰卡)便是打破对中国禁运的典型。锡兰是橡胶大国,但粮食产量低,主要依靠输出橡胶等产品来换回大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逼迫其对中国实行禁运,并强行以低于市場的价格收购橡胶,同时却要求锡兰以市场价格向美国购买大米,导致锡兰粮荒严重。

在锡兰遭受困难时,中国通过驻缅甸大使及时向锡兰传递可供应大米的信息。锡兰政府为了摆脱困境,不顾美国的禁运指令和压力,在未建交的情况下,毅然与中国以优惠价格签订了橡胶换大米的5年合同。这是中国反封锁禁运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国际上特别是亚非国家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济封锁也导致西方许多国家市场萎缩,大批工厂、商家濒于破产,广大职工陷于失业饥饿的境地。为摆脱困境,重新开展东西方贸易,1952年4月,一个盛大的国际经济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来自49个国家的471个代表出席了会议。在周恩来的具体部署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率领由25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经过多方努力,先后与印尼、巴基斯坦、芬兰、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经济界代表签订了贸易协议。

1954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日内瓦会议。其间应英方邀请,新中国贸易代表团第一次访问英国。中英双方的贸易谈判取得了积极成果。10月,中国驻英代办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与英国政府贸易部门有了直接接触。

在英国影响下,西欧各国逐渐无视禁运,运用“例外条款”向中国输出物资,使美国的垄断资本和中小工商业者深受影响,其反对封锁禁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1958年9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宣布,在战略物资的国际货单方面再做一些放宽。事实上,对中国的所谓“全面禁运”至此已名存实亡。

(摘自《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锡兰朝鲜战争华润
中船瓦锡兰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新厂开业
浅谈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中美朝鲜战争中的心理较量
66年前的那场战争
锡兰之星 打造中国高端彩宝服务品牌
起底华润系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