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2020-11-28 07:38刘绪义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曾氏太平天国势力

刘绪义

曾国藩称不称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各种史籍均有或明或暗的指涉。

有人说,湘军中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等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如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建议以盛筵相贺,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见后立即撕毁,并斥责李。

不仅湘系势力曾有劝进的举动,太平天国阵营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达开也曾提醒他,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

曾国藩本来没有称帝之意,但由于不时听到这样的劝进,心里肯定也在琢磨。

那么他为何没有走出这步棋呢?

有人说,曾国藩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淮军势力的强大。我们来分析这一点成不成立。淮军统帅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年家子,门生观念在古代和君臣关系一样,是非常牢固的。不管后来是否有矛盾,至少表面上这种关系都是可以维持的。作为门生的李鸿章不可能撕破脸皮与他的老师闹翻乃至兵戎相见。如果想称帝,曾国藩是不用担心这一点的,况且自己的老师称帝,作为门生一般是会支持的。因为好处是明摆着的。

淮军和湘军在对满族权贵的矛盾上,是利益共同体,“唇亡”则“齿寒”。所以李组建淮军时,曾不但同意,而且希望李尽快组建成军,这样既可以帮助自己消灭太平军,又可以增强自己在清朝统治集团的势力。

而且淮军的实力,并沒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淮军当初只有13个营5500人,其中4000人是李招募来的,加上太平军投降过来的程学启的开字营1000人,还有曾国藩自己的亲兵营,故这支队伍不能说是李鸿章一个人组建而成的。

那么北方的八旗和南方的绿营,特别要指出的还有僧格林沁的骑兵,这些因素能不能影响曾国藩称帝呢?固然,这些兵力的存在对曾是一个威胁,但纵观历史上靠军事力量夺取帝位的事例来看,再强大的势力也不足以约束一个人称帝的野心。正如曾国藩所言,战争在人而不在兵多、武器好。况且这个时候的八旗和绿营势力都相当弱,在参与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这样局势攸关的大事上,他们都派不上用场,更别说抵挡湘军了。

也有人语焉不详地指出,曾国藩之所以不称帝,主要源于他性格中的软弱性。其实,这是根本不了解曾国藩性格的说法。曾氏性格具有两面性,既有敢打敢拼的一面,又有知难而退的一面。但那句“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名言正出自他之口。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坚毅的性格是不可能的。

因此,曾国藩的性格里面,就有敢打敢拼的“蛮”,如他告诫其弟所说的“蛮字为主,打字向前”。又据《中庸》“愚必明,柔必强”而提炼出“明强”二字。有学者指出,曾国藩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思想性格转变。从辞赋之学变为程朱之学,此为第一变;从程朱之学变为申韩法家之学,此第二变;又从申韩法家之学变为黄老道家之学,此为第三变。故于第三变后,曾国藩信奉“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境,给自己的书斋名之为“求阙斋”,训弟要“胸次浩大”,这表明曾氏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前就已黄老守身,不存在称帝之想。

曾国藩自言:“人不概之,天概之,天不概之,自概之。”这个“概”字就是大概的概,“概”,在古代就是量具,其实就是个木板。古代用缸、用桶、用盆来盛米、稻谷,堆得高一点,然后用这个木板来刮平,起的就是这个作用,这个叫做概。引申一下曾国藩的意思就是说,要见好就收,要急流勇退。我觉得这是曾国藩的一种处世哲学,而正因为这种哲学思想主导,曾国藩才没有称帝之意与称帝之举。

(摘自《领导文萃》)

猜你喜欢
曾氏太平天国势力
浅析新沂市博物馆馆藏两件清代晚期文物
UP!00后新势力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的政治影射内涵
楚汉争霸
冬日“水润”新势力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山村除僵尸
太平天国也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