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低龄化之应对

2020-11-30 04:20
法制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子女年龄犯罪

芦 晶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可以说是世界级的难题。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的不断出现,是存在深层次的原因的,同时,也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后果。为此,为科学全面的促进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为行之有效的提升青少年的整体发展质量,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年轻力量,应该做好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的应对以及管控,依托于行之有效的管控以及防范措施,切实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

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是世界级的难题,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低龄化犯罪问题,应该深入全面的剖析它们的诱因,继而做到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的提升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防范成效以及管控质量。现阶段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立法体系不够完善,法律监管存在空白

有效打击以及防范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应该依托于全面系统的法律法规,以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来实现打击以及教育等目标,更好降低青少年犯罪低龄化。但对比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在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立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社会治理以及法律惩戒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监管空白问题[1]。比如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中,刑事责任年龄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可见,14周岁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这种年龄划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较为合理的。但现阶段,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可能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可以实施的犯罪工具、犯罪手法也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便利化。若仍然按照14周岁来进行年龄界定,势必会存在刑事责任年龄过高的问题[2]。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当

在青少年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家庭以及学校教育都应该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充分全面的实现家校共育,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发展。但现阶段,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失位问题。一方面,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为弱化,而且教育方向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部分家长可能会过度溺爱自己的子女,哪怕是子女犯了错,也会将责任推给别人。“他还是个孩子”这是很多家长在面对别人质疑时脱口而出的话[3]。前段时间一名青少年在泳池内骚扰一名女医生,致使女医生自杀身亡,但这名青少年的家长却仍以这句话来作为挡箭牌。可见,家庭教育的错位,极有可能会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使其是非观念出现扭曲。再比如还有部分家庭在对待子女时采用棍棒教育,这就使得青少年容易出现较强的逆反心理,也容易滋生暴力心态。当面对问题时,他们往往习惯于采用暴力手段来寻求解决。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存在着错位问题,过分重视学生的智育,缺乏对学生德育的关注。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多年,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将智育摆在第一位,明显缺乏对学生德育的引导以及规范,明显缺乏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规范和培育。

(三)社会不良因素影响,青少年缺乏自我认知

在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对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同网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但青少年缺乏科学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无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把握正确的内容,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比如网络中存在的网络暴力、色情信息等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自我认知能力,极容易被不法分子所蛊惑和利用。比如现阶段青少年吸食毒品等现象也较为突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在于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极容易受他人行为的影响和左右。

二、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更好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应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同时更要加大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以及现象。

(一)健全法律法规,增加法官裁量权

依托于科学且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有效打击和惩戒低龄化青少年犯罪的必要措施,也是提升违法犯罪成本,警示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为此,结合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中存在的空白以及漏洞,应该依托于科学全面的举措,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有效增加法官的裁量权,适当降低入刑年龄界定。一方面,在惩戒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应该依托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在青少年入刑年龄的修改以及完善的过程中,要适当降低入刑年龄。现阶段民法已经对年龄已经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也已调低了年龄的界限。但刑法仍然没有对其年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14岁来作为入刑年龄的界定在现阶段稍显有些高。为此,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实践,充分把握青少年现阶段可能采用的违法犯罪手段以及工具等,酌情调整入刑年龄,以此来充分发挥法律的警示教育以及惩戒等作用。比如在入刑年龄的调整过程中,可以将14周岁降低为12周岁,同时调整完全无刑事责任的年龄,由12周岁降低为10周岁。通过这样合理的尝试,能够更好保障法律的权威,也能够增加低龄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本。另一方面,在惩戒青少年低龄化违法犯罪的过程中,还应该有效提升法官的裁量权。在对低龄化的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定性量刑的过程中,不应该以年龄作为绝对的衡量标准,而应该以法律事实、犯罪情节以及法律危害等为衡量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酌情提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能够促使他们根据具体的案件情节事实进行审判,同时将入刑标准修改为情节而非具体罪名,降低青少年犯罪的入刑标准。

(二)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在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内容。一系列实践表明,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大诱因。为此,有效纠正青少年错误的思想观念,积极纠正青少年错误的行为意识,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更要充分全面的保障好学校教育的完整性以及科学性。家庭教育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家长要发挥好的榜样的作用。家长是青少年成长道路的重要把关人和引导者,为此,广大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开展,应该行之有效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积极给予子女以正确的德育榜样。家长应该率先优化自身的言行举止,要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宽松且融洽的氛围,积极给予孩子以关爱与呵护,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家长更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庭责任感,应该始终给予子女以正向引导以及科学鼓励。当然,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存在的错误行为以及不合理的行径,要带领子女进行实践教育,给予子女以切身体会。当子女出现错误的行为时,家长要积极寻求教师的支持,因势利导,采用科学的疏导方式来教育子女。

三、结论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毒瘤,也是世界级的难题。为有效应对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为行之有效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应该科学全面分析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的成因,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防范以及应对措施,卓有成效降低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全方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子女年龄犯罪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Televisions
算年龄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