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铁汉”小爱暖心田
——记六师芳草湖农场最美家庭刘菊芳、王多民家庭

2020-11-30 07:01史红莉
兵团工运 2020年12期
关键词:铁汉芳草儿媳

史红莉

“没有我儿媳刘菊芳的精心照顾,就没有我的今天。”刘风兰老人坚定的目光中夹杂着感激的泪水这样说道。刘菊芳是刘风兰的儿媳妇,刘菊芳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六口之家,公公王成和,现年76岁,婆婆刘风兰,现年75 岁,两人都是芳草湖三十六连退休职工。丈夫王多民44 岁,是连队职工;儿子王兴辉16 岁,在芳草湖农场一中读初三;女儿王馨美慧九岁,在芳草湖子女学校读四年级。刘菊芳夫妇善待老人,夫妻恩爱,淳朴勤劳,以德育儿。他们用爱诠释了家庭的美丽和谐与温暖。

2019年3月17日,婆婆刘风兰因患鼻咽癌在乌鲁木齐肿瘤医院住院,儿媳刘菊芳陪护伺候婆婆一个多月。刘风兰老人回忆起儿媳照顾她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我病倒在床上,在床上拉尿,全都是儿媳妇给我收拾、擦洗。我想吃的东西,不管有多贵,儿媳都毫不犹豫地给我买来,喂给我吃。就连医生都说我是个有福的人。”刘风兰老人欣慰地说道。

在医院治疗的期间,刘风兰老人对化疗的反应极其强烈,头发全部掉光,恶心、难受。当时孙女看到自己的样子,哭喊着说:“不,不,你不是我的奶奶,我奶奶不是你这个样子。”化疗后,刘风兰的病情迅速恶化,医生嘱附家人为老人准备后事吧。刘菊芳把婆婆从医院接回家里,一边精心照顾,一边鼓励老人放下包袱,放松心情,告诉老人能挺过这次化疗的反应,就战胜了病魔。刘菊芳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忙着给婆婆做好合口的早饭。因为婆婆患鼻咽癌,呼吸、咽食进水都困难,刘菊芳就把饭菜打成糊状,做成流食,一勺ー勺地喂。婆婆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刘菊芳不厌其烦,中间饭凉了,刘菊芳就再热好了给老人吃。

刘菊芳知道婆婆的心愿是要回甘肃老家着看,夫妻二人想方设法都要帮老人完成心愿,专门到医院找医生询问了一些急救和护理的方法,虽然正是春播大忙季节,但为了让老人安心,把地里托付给别人,夫妻二人专门带老人回甘肃老家。当时,有人劝刘菊芳,老人有病是没办法的事,再说老人70 多岁了,生老病死也很正常。但春天耽误了播种,可是关系一年的收入。刘菊芳说:“庄稼种不好是一季子的事,明年还可以重新来种,可是老人如果带着遗憾走了,对于我们也是一辈子的愧疚。”正是他们夫妻的孝顺,让老人回到了故乡,见到父老乡亲,老人心里满足,心情愉快,再加上孩子们的尽心照顾,老人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远远超出了医生估算的时间。

刘菊芳家里种了150 亩棉花,在婆婆康复之前,几乎都是丈夫王多民一人管理。每次遇到棉花滴水,王多民都忙得吃不上饭。刘菊芳就抽空给丈夫把馍馍蒸好,把拉条面和好,用保鲜袋分开装好,冷冻到冰柜里。并每天提醒丈夫,干活前把面取出来消开,下班回家很快就能把饭做好了。夫妻之间经常进行思想沟通,遇到困难相互交流。

在教育子女方面,刘菊芳相信陪伴和榜样的力量。孩子每天学习的时候,刘菊芳就在一边纳鞋底、做鞋子,一直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到了假期,刘菊芳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带孩子到农田除草、打顶,体验在棉田劳动的滋味。刘菊芳夫妇经常教育子女从小事做起,用平时的淘米水浇花和树,既保护了环境又清新了空气,真是一举两得呢!平时孩子的算术草稿本和做完的作业本的反面都可以变成二次纸张,洗手时按时关掉水龙头,不开无人灯,这样一来从水费、电费上都能节约很多能源。家庭宽松和谐的氛围养成了孩子宽容、善良、勤奋、坚强的性格。

刘菊芳夫妻互敬互爱,真诚待人,孝顺父母,关爱子女,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猜你喜欢
铁汉芳草儿媳
劫河
“陇上铁汉”安维峻:有一颗无所畏惧的爱国之心
儿子儿媳秀恩爱
美人指
“儿子儿媳秀恩爱”等十二则
小满节感怀
婆婆应该明白
万荣县:首演廉政蒲剧《铁汉公薛瑄》
夕阳的温度
萋萋芳草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