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020-11-30 07:01尚新革
兵团工运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北斗七星东方红精准度

尚新革

我总是对变幻莫测的天空很感兴趣,比如,雷雨过后的彩虹,阴晴圆缺的月亮,夕阳中的一缕晚霞,晴空中飘荡的白云,还有那一闪一闪的群星……

童年,我生长在煤矿,夜晚,经常和小伙伴成群结队地在户外疯跑。矿区没有路灯,星空下,我们总是汇聚在学校操场,仰着头,数星星。满天的星空,就像颗颗会眨眼的钉子,眨呀眨,东冒一颗西冒一颗,数多少遍也数不清。繁星点点的星空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发红、有的深蓝、有的微黄,夜空下还经常有流星划过。我们不懂那是什么,回去问家长,家长便说那是扫把星,见到这种星会倒霉。我们不服气,常会顶撞家长迷信!哪有这么多扫把星。

同伴中,王翰林是我们这群孩子中最聪明的。听大人们说,他的父亲是浙江人,是大户人家子女,早些年家境殷实,上过私塾,考上军校后,在部队当过军官,因犯错误,所以发配到新疆随后分到煤矿。王翰林是家中独子,吃得好,穿得好,便有人给他取绰号“小地主”。受其家风影响,他学习好,知识面广。在他那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有他不懂的。于是我们很是崇拜他,不管他是不是“小地主”,整天围着他打转,愿做他的小跟班。

“你们只顾看星星,有没有发现星星也会组成不同图案?你看,北边这几颗星星它们连在一起像不像一个勺把?”我们睁大眼睛在那里慢慢数。“1、2、3、4、5、6、7,咦,真的真的,像勺把一样!”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小地主”骄傲地说:“这几颗像勺把一样的总是出现在北方,在一起的星星就叫做北斗七星。”

我们傻傻地追问:“北斗七星是七个好兄弟吗?”

“小地主”毫不含糊地说:“对呀,他们是七个好兄弟。晚上来临时,它们就齐齐地在北方的天空亮起来,因为他们排列的图案特别容易辨认,又是指着北方,所以人们都会找它们来认路。”

“但是呢,北斗七星的勺把经过一年会转个圈。春天的时候,勺把指着东方,夏天呢,指着南方,到了秋天它又会指着西方,经过冬天又过春天,勺把转向北方又移回东方。不过呀,不管它们怎么转动,都始终排成一个勺把的样子,它的样子是不会变的。”

“小地主”还告诉我们,人类很早就知道了北斗七星,古时候的人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分辨季节,播种和收获。

白天,矿山里高音喇叭经常播放《东方红》乐曲,后来听人说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 年4 月24 日发射时,正是唱着《东方红》升向天空。班上有男生说,他晚上就听见一颗星星唱着《东方红》划过夜空。“小地主”便反驳他,星空距离地球很远、很远,哪里能听到星星“唱歌”。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多少年过去了,印象中再也没有注视过天上的星星。2017 年3 月,我所居住的团场开始为拖拉机安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员不需要一直操作方向盘,只要在拖拉机到地头需要转弯时,打一下方向盘即可。拖拉机使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后,条田交接行精准度和播行直线千米误差仅是2厘米至3厘米。精准度的提高,使得每亩土地利用率提高了0.5%至2.5%,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0%,棉花采净率提高了2%至3%,亩节本增效近200元。

霎时,儿时的记忆在我脑海里唤醒,想起“小地主”王翰林所说,古人就是依靠北斗七星播种收获。如今,千年过去,国人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机械化春播秋收。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浩渺的星河从未离我们如此之近。遥想无数个仲夏夜,一代代幼童仰望星空,第一次分辨银河,第一次看到北斗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们,科技工作者探寻北斗导航卫星研制的背后故事。

星星的故事诡秘神奇,唯有北斗,关乎的是实用的生存……

猜你喜欢
北斗七星东方红精准度
凝望北斗七星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恒星
北斗七星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把脉培训农民需求面 提高农业培训精准度
压力表计量检定及校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