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肉牛产业的影响

2020-11-30 03:37陈颖钰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牛场屠宰肉牛

文│陈颖钰(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调研│郭爱珍 陈颖钰 彭清洁 胡长敏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研究室)

曹永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

为进一步了解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省的肉牛养殖场情况,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在2020年2月1日的调研基础上(《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部分地区养牛企业生产的影响》),于2月8日又电话回访调研了湖北省8个肉牛场的生产情况(见表1)。回访内容包括牛场基本情况、饲料储备、饲料供应、牛场运行管理、销售、肉牛健康、资金流通、牛场人员以及目前损失等。

表1 参与调研牛场的存栏情况

一、运输受阻加剧饲料供应严重不足

相较2月1日,饲料供给困难的养殖场由77%上升到了87.5%。这表明10.5%的养殖场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已经发生了饲料短缺问题。当时预测2月20日之前可能出现或已经面临饲料供应不足的养殖场,由32%快速上升到75%,另有12.5%的养殖场预计能维持到2月25日左右,仅有12.5%的养殖场表示能勉强维持40天。部分之前预测能够维持一定时间的养殖场也表现出明显担忧,希望能购进饲料并维持稳定货源。但100%的养殖场表示现在连临时采购都困难。

有62.5%的养殖场试图购买饲料进行补充,但因运输受阻不得不拮据忍耐。由此推测,交通管制的进一步延长,将使缺饲料的养殖场数量进一步增加,并且缺饲料状况会更加严重。当前现状下,饲料价格已经上涨,交通缓和后,饲料价格将出现7%~20%的上涨,这对养殖场来说是次生困难,可能直接影响养殖积极性。

二、运输受阻导致疫苗、消毒等常规用品缺乏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62.5%的牛场目前无法补充足够的消毒药物和疫苗,37.5%的牛场还有疫苗、药品等储备。75%的牛场缺乏消毒液并且无法购入,由此判断有效消毒和牛场防疫风险度已经升高。

三、运输受阻严重影响屠宰及销售

调研发现,截至2月8日,50%的场都有到达屠宰年龄的牛。由于运输限制,一方面造成屠宰场停工,另一方面牛场中到达屠宰年龄的牛无法正常运输、屠宰,因此只能选择继续饲养。这些原本应正常销售回收资金待屠宰的牛,不仅造成了饲料、人工的进一步消耗,更是增加了饲养成本,同时还造成了牛场流动资金受阻。有的牛场甚至还出现了由于饲养时间过长,加之饲养环境潮湿等因素牛只出现肢蹄病、腹泻病等情况。

四、运输受阻导致下游生产环节和资金回流受阻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到达屠宰年龄的牛无法正常屠宰、销售,直接影响着牛场资金的流通。37.5%的养殖场目前存在资金困难,计划通过拆借资金、融资及贷款等方式解决。肉牛无法屠宰销售,资金受阻,导致牛场无资金购买饲料,难以维持牛场正常运转。

五、交通受阻导致养殖场工人无法正常返工,人员不足

由于湖北省全面的隔离封锁,养殖场工作人员无法正常返工。本次调研结果显示,50%的养殖场目前工作人员不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无法正常到场,导致管理混乱、疾病防控不到位、无法正常实行人工授精等,生产和管理风险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交通受阻导致肉牛饲料供应不足,养殖场通过减料或改变配比等方式进行维持,但在这种情况下,会使肉牛营养状况不良,抵抗力低下,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加之疫苗、药品、消毒液等也面临缺乏,有些养殖场技术工人无法到岗。多种因素并存下,为肉牛发生疾病埋下了重大隐患。同时,肉牛到年龄无法屠宰,继续养殖不仅增加了养殖的成本、饲料的消耗,也导致牛场资金回流受阻,无足够资金进行饲料等物品的购进,大大增加了牛场的负担。

六、建议

本次调研收集了养殖场对疫情发生期间的建议:希望当地防疫部门沟通有关部门,确保运输渠道畅通,满足养殖业基本保障,尽快恢复生产。

猜你喜欢
牛场屠宰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肉牛口炎咋防治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