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30 09:06赵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治疗

赵倩

【摘 要】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对象,均接受相同治疗,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86.11%,高于对照组63.89%,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78%,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t/χ2=4.741、4.600、6.318,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提升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更为明显,值得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干预;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较高,属于新生儿中一类非常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属于一类危重症,如果没有积极治疗,死亡率较高[1]。出生后不久就有进行性呼吸衰竭、呼吸窘迫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表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等是治疗这一疾病的主要方法,不过因为新生儿娇弱,对治疗的耐受较差[2],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好护理工作。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72例新生儿为对象,具体分析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23例以及女13例,住院时间在5~20d,住院时间平均(12.29±5.39)d;对照组36例,男25例以及女11例,住院时间在6~20d,住院时间平均(12.42±5.43)d。两组住院时间、性别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胎龄不超过32周;②有完整病例资料;③肺部X线机检查显示有典型变化;④在出生后6~12小时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⑤新生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排除标准:①参与本研究前已接受气管插管处理;②彻底失去自主呼吸能力;③伴有肺出血、贫血;④合并先天性畸形;⑤合并感染、心力衰竭。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经同一组医师实施相同治疗,包括替代治疗、通气治疗等,其中呼吸机仪器为Drager-Babylog VN500型呼吸机,通气治疗仪器为STEPHAN-CPAPC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仪,复苏治疗仪器为RD900AZU婴儿T-组合复苏器。

两组新生兒在治疗基础上均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定时测定体温以及血压,做好新生儿病情密切监测。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呼吸机管理:护理人员按照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进行呼吸机参数的调节,避免因为呼吸机压力过低导致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或者由于呼吸机压力过高损伤新生儿肺部。如果新生儿需要长时间接受呼吸机治疗,必须做好呼吸道清洁工作,防止出现医源性感染。呼吸机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2)气道管理:气管吸痰处理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所以在吸痰时必须保证轻柔操作,保持按需吸痰,最大程度控制吸痰次数。另外,在用药后6h内,必须间隔1h翻身、拍背1次,确保呼吸道持续通畅。3)并发症预防护理:鼻部损伤:接受鼻塞正压通气的新生儿鼻部容易受到损伤,必须合理选择鼻塞,合理控制松紧度,不时检查鼻塞位置是否正确。腹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使新生儿吸入空气,腹胀的可能性高,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腹部情况进行观察,密切记录出入量,观察胃内容物的颜色、量及其他性质,据此对进奶量进行合理调节。气胸:在治疗时护理人员应遵医嘱选择低吸气峰压、低呼气末正压,增加呼吸频率,如果新生儿出现气瘘,应该实施高频振荡通气,避免气压伤。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呼吸机使用时间。

比较两组鼻部损伤、腹胀、气胸、气压伤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arterial carbon dioxide,PaCO2 )、酸碱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血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利用SPSS 23.0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s),检验经χ2、t完成,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愈率、机械通气时间

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血气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PaO2、PaCO2、pH各血气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O2水平均有升高(P<0.05),PaCO2水平均有下降(P<0.05),p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见表3。

3 讨论

从以往研究结果来看,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原因有胎龄、出生体质量、胎儿性别、母体因素[3]。研究认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紧密联系着出生体质量、孕龄,胎龄不足28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在60%~80%,胎龄为32~36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在15%~30%,胎龄超过37周的新生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仅为5%。由此可知,胎龄越高,则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越低。另外研究认为出生体质量越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越高[4]。研究发现,男婴儿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要略高于女婴儿,分析是因为男婴儿机体睪丸酮减少了卵磷脂的合成、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延缓[5]。研究显示,母体在妊娠期如果有不良情况出现,则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主要是由于不良情况会对Ⅱ型肺泡形成损伤,对肺泡表面活性细胞的合成产生抑制,使得肺发育成熟受到影响[6]。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通气为主,本研究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新生儿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气指标水平有更大程度改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较于治疗基础上的常规护理,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进一步保证治疗有效性,且有助于提升治疗安全性。主要是由于针对性护理强调根据新生儿具体病情状况、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护理服务,护理的个体化特征更突出,因而效果能够更明显。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提升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更为明显,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毕雯倩.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11):186-188.

[2] 孟宇,何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121-123.

[3] 吴巧华.综合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9):156-158.

[4] 张倩.体位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6):4171,4169.

[5] 曹玉琴.探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18,03(23):158-160.

[6] 夏婷婷.护理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22):166-167.

猜你喜欢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治疗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INSURE技术与常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中的效果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