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媒体公信力建设探析

2020-11-30 09:16刘君
传媒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信力媒介传统媒体

刘君

摘要:数字时代,新兴媒介不断涌现,其资本属性各不相同,内容呈现也是五花八门,媒体概念面临重构。被信息浪潮裹挟的受众难以准确辨别虚假信息,媒体公信力成为受众判断信息真伪的条件之一,公信力问题由此显性化。随着5G的普及应用,媒体公信力建设变得日益紧迫,关系到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需要引、治、辅相结合,即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做好引导;从制度建设、行业准入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治理;以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为辅助,着眼于媒体公信力建设。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兴媒介 媒体公信力 5G

传统媒体基本上是在体制内运行,即便有市场资本介入,也是有限的、可控的,而专业的队伍、审慎的内容和稳定的渠道决定了媒体公信力不会有太大的偏离。这个时期媒体公信力高低往往跟媒体的政治属性有关,有区别,但在导向正确、内容正向、受众纯粹等主要考核指标上并无明显不同。随着电子信息时代即数字时代来临,各种各样的新兴媒介不断涌现,资本属性各不相同,内容呈现五花八门,媒体概念面临重构。各色信息冲击着受众,道听途说、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不一而足,让人难以辨别和判断,以致社会大众对媒体公信力从不以为意升级到格外重视,公信力问题由此显性化。随着5G普及应用,数字时代媒体公信力建设变得日益紧迫,需要从社会治理、技术演进、自身革新等多层面进行。

一、数字时代媒体公信力观察

传统媒体时代,从新闻内部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传播主体主要是专业人士,熟知新闻传播的公信力需求;传播内容可控,受众选择有限;传播媒介以单向传播的报刊、电视、电台为主;受众是被动接受信息,与传播主体几乎没有互动。基本上在体制内运行的媒体,公信力是一个勿用过于担心的问题,相对隐性而未被充分关注。

随着都市报盛极而衰,传统媒体下行通道逐渐打开。都市报式微是传统媒体整体下滑的标志。其实,互联网兴起其实已为传统媒体下滑埋下伏笔,为其转型明示方向。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PC端新闻网站具备搜索、互动、链接等多重功能,早就在冲击着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传统媒体。具有时代敏感的传统媒体人,也不泛先知先觉的坚定践行者,人民网、华龙网、红网等较早着手互联网传播布局,为自身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是中国4G元年,4G让图片、短视频传播成为常态。与报纸和电视的观阅场景逐渐被互联网取代一样,PC端显然不如移动端来得方便,在移动互联时代,PC新闻网站逐渐被移动端迭代,俨然成了传统媒体。传统媒体虽然在队伍专业性和信源保障方面有优势,但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新兴媒体的冲击,广告萎缩、受众锐减、运营维艰,进而造成影响力下降和人才流失,媒体公信力也大不如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日益被广泛运用,数字时代的媒介变革令人目不暇接。FOXMAIL、QQ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媒介属性并不鲜明,尽管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媒体,但其热乎劲还没过去,2010年就迎来了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的春天。这一号称“最后的媒体”甫一面世,虽然只能发140字,但凭借快速、互动、链接等较强媒介功能,迅速在传媒界掀起巨浪。2012年是微信的元年,微信公众号对微博冲击尤甚,目前已经汇聚超2000万公众账号,不少公众号通过原创文章和原创视频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几乎有智能手机的人都有微信,都在转发公众号文章,都是腾讯用户。微博和微信让人人都是记者、全民都是媒体成为可能,并由此滋生了无数自媒体平台,一些无良网络大V、博主横空出世,让传媒界一下子变得纷纷扰扰,加上监管方面对技术进步的准备严重不足,从而让媒体公信力问题凸显。

抢占移动互联红利的,有传统媒体的客户端,如封面、上游、九派等;主力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商业媒体,如今日头条、快手、网易、抖音、凤凰等,不但利用算法让其做到了精准传播和营销,而且成长性、影响力、创新能力、市值等方面都是传统媒体难以比肩的,下载量动辄七八亿,日活上亿的大有人在,影响力可想而知。2018年“头腾大战”本质上是流量之争,是移动互联红利枯竭的标志性事件,未来智能红利和数字红利将是网络媒体竞争的核心,竞争的主战场在由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兴媒介的同时,新兴媒介间的逐鹿战火已然浓烈。形形色色的媒体令人眼花缭乱,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媒体公信力问题理所当然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9年是5G元年。在5G条件下,在万物互联传感器存在的情况下,还会实现生理性连接、心理性连接,连人的情绪都可以进行数字显示,各种生产生活场景将不断以新闻讯息的形式衍生出来,也不排除还有想不到的传播形式与内容。不但短视频能够大行其道,中长视频也必然成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在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驱动下的智媒体正蓄势待发,对传统媒体的挤压将更为强劲,对传媒的改变会更加颠覆想像。目前可以预知的,电冰箱、梳妆台、手环、眼镜等都有望成为信息附着的传播渠道,都具备媒介功能。媒介技术的演进与迭代远没有尽头,媒体公信力问题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普遍关切。

二、媒体公信力建设势在必行

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是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的最高呈现。对于媒体来说,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正确导向、思想高度、新闻真实、高雅格调、舆论监督、情感親和、品牌特色、新闻精品、职业道德等。

在自媒体、互联网商业媒体和传统媒体并存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媒体公信力?对自媒体而言,虽然不乏专业人士加入,但总体上是监管难以到位、队伍良莠不齐、发布过于随意。互联网商业媒体限于采访权和信息源等因素,即便是公信力排在第一方阵的互联网商业媒体的新闻APP,也存在词不达意、逻辑混乱、题意不符等现象,尽管具有一定影响力,但离真正的公信力媒体尚有距离。另外,泛娱乐化倾向严重的互联网商业媒体不在少数,与公信力媒体的要求更是相去甚远。反观体制内的传统媒体,虽然近年来公信力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公信力构成要素来考量,无疑是最强的,像人民日报APP、澎湃新闻等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

造成大众对媒体公信力存疑的因素很多,媒体人也迷茫:传播越来越重要,媒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公信力越来越重要,什么样的媒介能承担使命?数字社会越来越近,传媒解构之际如何重构?从新闻内部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公信力重构的困难根源在于当前五花八门的媒介与媒体本身内在运行逻辑悖离。传播主体不明确,专业媒体人找不到自身定位,大量新兴媒体的从业人员多是揠苗助长式,缺乏系统训练;专业媒体人生产的内容得不到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尤其是互联网商业媒体的内容生产多囿于转发、摘编,很少有采访求证环节;缺乏行业准入标准或标准执行不到位,连媒体内部系统运行的基本要素都不健全的所谓媒介比比皆是;对收受主体的制度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特别需要新技术来对互动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和可追溯方面的突破。

5G无疑会助推数字社会更快导入,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生产消费层面,还体现在社会管理、社会协同、社会协调以及人们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自不待言。习近平同志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在数字时代推进媒体公信力建设是互联网治理的重要环节和目标追求,事关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

三、媒体公信力建设路径思考

1.继续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是国家战略,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方向。媒体融合自2014年起,大体走过传统媒体自建新媒体、传统媒体淘汰落后产能、传统媒体行业间整合三个阶段。媒体融合下半场与5G共舞,对传统媒体而言,需要站在数字时代的高度,一方面积极发展自己的全媒体、融媒体和智媒体,另一方面深化产业规制层面的合作甚至成为主打牌,推动自身尽快走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同时主动进行适应性改革。让自己的专业化能力转化为在数字时代建设媒体公信力的有效手段,并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

2.务实推动县级融媒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县级融媒体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让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抵达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的正能量声音传播开去并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这也是数字时代社会公信力建设的重要一环。针对各地基础不同、财力迥异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资金、技术、人才不足和资源整合能力不够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借力5G,将媒体功能与助力区域数字化尤其区域综合生活服务平台打造结合起来,统筹发展,以媒体公信力建设为切入口,助力社会公信力提升。此外,如何引导已具基层影响力的互联网商业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建公信力,是一个社会治理课题,也是务实之举。

3.从制度建设、行业准入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治理。针对数字时代的媒体公信力建设,如果说媒体融合与县级融媒体建设重在“导”,那么,加强互联网治理的重心还在于“治”,像机构设立、个案处理等方面的成就已有目共睹,还要有刚性的制度来统筹,正如诚信需要制度来保障一样,媒体公信力建设同样需要制度来保障,5G条件下迫切需要加强媒体治理和公信力建设。媒体准入要有统一的门槛并真正监管起来,执行不能剑走偏锋,确保每一个平台要有专业的队伍和主管部门,不能泥沙俱下什么样的平台都能发布新闻讯息,让缺乏公信力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尽早退出媒体领域。可以人人都是记者,但不能全民都是媒体。

4.迫切需要推动传媒大数据运用。大数据标志着“信息社会”终于名副其实,大数据在全媒体和融媒体阶段,对新闻传播的作用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更是智媒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5G对于传媒是革命性的技术,让大数据更加丰富,必将偕大数据与AI算法,让智媒体发展插上双翼。新闻作为信息的一部分而且是前沿部分,在5G状态下更需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运用。对公信力建设而言,用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进行新闻生产,将更准确、更快捷,可以让主观创作与更全面的新闻信息结合起来,更接近新闻事件的真实,便于创作出更符合公信力要素的产品,为新闻平台累积公信力。

5.尽快推动区块链技术运用。区块链分布存储、可溯源、不易篡改的特点为解决当前各行业的诸多痛点提供了技术可能。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确保数据采集真实性,纠正报道者的刻板印象和“媒介的偏向”;二是确保报道的安全性,抵御政治和技术力量的干预;三是准确跟踪内容流向,保护内容版权;四是利用虚拟货币获得新的众筹商业模式。该技术一旦运用于传媒领域,能从源头上使假新闻得到抑制并减少被商业资本操纵的新闻报道数量,让新闻工作者回归其告知和赋能的基本社会职责。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在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得到深度应用,传媒资本、人才也在向区块链媒体转移。随着5G的广泛应用,着眼于数字时代媒体公信力建设,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传媒领域已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系吉林日报社媒體融合办公室高级编辑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徐立军,丁迈.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英]迈尔·舍恩伯格,[英]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杨保军.新闻内部系统运行的核心规律:根据、构成、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9(01).

[4]柳斌杰,郑雷.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管理与舆论引导问题、趋势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9(02).

猜你喜欢
公信力媒介传统媒体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