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对文化共同体的影像建构

2020-11-30 09:17李鲤
传媒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纪录片一带一路

李鲤

摘要:“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可以视为借助影像语言弥合沿线国家文化冲突和话语分歧,建构文化认同的过程。借鉴有关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资源,本文将“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划分为生活共同体、传承型共同体和现代性共同体三个维度,提出纪录片需要从物质实践的符号阐释、文化记忆的动态书写和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三个层面入手,寻找并勾连起“一带一路”沿线人们共有的利益诉求、情感机制和价值内涵,并通过影像语言加以整合传播,在持续动态的话语实践中建构“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纪录片 文化共同体 符号阐释 文化记忆

目前,“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比如,《对话龟兹》(2013)、《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2013)、《瓷路》(2014)、《河西走廊》(2015)、《对望,丝路新旅程》(2015)、《一带一路》(2016)、《锦绣记》(2016)、《穿越海上丝绸之路》(2017)、《丝绸之路经济带》(2017)、《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海上丝绸之路》(2018)、《“一带一路”上的智者》(2019)等,不一而足。相关纪录片无论是反映历史变迁还是回应现实发展,亦或是对文化地理、自然风物的多维解读与呈现,大都将“一带一路”作为直接主题或隐喻表达,形构着我国当前对外传播的政治符号与文化代码。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化说服力和历史反思性”,在文化形态的跨国界交往中,尝试弥合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冲突和话语分歧,建构文化共同体的想象。

如果说“一带一路”语境是我国对外传播“重塑全球信息传播新秩序的重要历史契机”,那么,面对沿线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我们去向何处”的现代性焦虑,纪录片作品应该如何阐释各国人民利益、历史以及情感的相关性,建构一种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身份认同?面对文化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如何在阐释中国文化价值的同时,避免陷入彼此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如何跳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局限,通过平等对话使沿线国家的人们自觉调适有关“一带一路”的认知和认同,避免“将中国塑造成一个话语的他者”?这都是当下影响纪录片跨文化认同建构的重要议题。

乔纳森·弗里德曼有关文化认同的理论认为,文化认同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天然存在的种族文化认同,这类认同是不能够被建构的;另一类则是包括传统族群文化认同、现代族群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在内的可以建构的认同。那么,纪录片对“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的影像表达也将诉诸以上三个可以建构的维度。基于这一思路,笔者尝试观察并总结当下主流纪录片形构“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一、生活共同体:物质实践的符号表征

作为文化研究最为重要的开拓者,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模式,文化认同也被学者们认为“植根于社会生活方式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纪录片建构基于日常生活的文化共同体的符号表征,一方面需要阐明“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人民物质实践活动的价值同一性,另一方面还要形塑共同应对外部风险的在地化情感。从而使“一带一路”成为当地价值体系和情感体系中的应然存在,成为当地人民阐释生活幸福和共同命运的意义所指。

1.同一性的价值符号。就物质实践层面而言,日常生活可以看作是人们对生活需求、生活方式、生活秩序以及生活意义的一种选择。纪录片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借助历史元素、人物故事和影像语言,生动讲述“一带一路”和沿线人民日常生活的关联。纪录片《一带一路》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经贸金融、人文交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合作进展娓娓道来,高屋建瓴地呈现出“一带一路”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切实便利;《对望:丝路新旅程》多维呈现丝路上的进取者和开拓者所具有的探索精神,讲述交通、商贸、科技元素推动丝路生活的变迁;《我的青春在丝路》细致讲述青年建设者们的援建事迹,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小问题”;《海丝寻梦录》则讲述“一带一路”带来的鲜活民生改善——快递、旅游、就业……纪录片通过影像叙事,将“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勾连。

在“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中,中国(中国人)扮演着改变他国社会生活结构的助推者角色,其背后或多或少地显现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意图。事实上,与日常生活进步产生价值同构的话语符号,往往不在于引入新的外因(如政治逻辑)的推动,而是挖掘现存因素的价值内涵及其改变。这就提示纪录片的创作者更多关注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的日常生活需求本身,特别是那些关乎幸福意义的、琐碎的生活价值符号。比如,健康、教育、饮食、居住、睡眠等方面的生活新理念,国际、社区以及人际交往中平等互助、自由守序的社会秩序新模式,社会冲突应对时利益共享、互惠关爱的行为新方式,以及令人情感愉悦的艺术表达等。通过影像语言传递“一带一路”带给人们生活满足的心理体验和怡情悦心的情感体悟,使沿线人民朴素的日常生活与“一带一路”的价值指向形成耦合、正向同构。

2.在地化的情感符号。就情感认知层面而言,日常生活的意义来源于人们所置身的社会整体,这一整体性往往由地方性而非全球性来定义。那么,纪录片借助世俗物质实践中共有的、诉诸地方性利益的情感符号,将更有助于建构“一带一路”沿线人们的共同愿景和责任担当。比如,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调用横跨亚欧大陆近2000年的時间线索,讲述丝绸之路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奋斗历程与多样文明,以及人们如何互相适应、共同缔造丝路传奇的故事,以此探寻对生命本质与文明进程的思考。正如片中所言:“岁月流转,丝路的面貌几经变幻,人们内心澎湃从未消散。”正是穿梭在这条丝路之上的人们凝聚着共同的美好梦想、坚定信念和不息动力,在日月流转之中形成了彼此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纪录片通过诉诸共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勾勒出“一带一路”沿线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互通互融的文化脉络。

基于此,“一带一路”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还需要进一步借助时空线索、在地叙事等方式,深层次挖掘沿线国家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情感渴望、意义追寻、欲求信念等情感符号,使“一带一路”真正成为符合人们在地体验的、日常化的情感现象。如同《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片尾解说词对主题的昭示:“迢迢海路上绵延不断的非物质的那一缕人文乐音,看上去好像都是闲笔,跟家国大事无关紧要,但润物细无声,恰恰是文明传播极重要的成分。”在此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全球化背景之下,纪录片的影像叙事既要按照“一带一路”自主的逻辑展开,还要警惕西方国家“商业资本逻辑、工具理性和短视功利性逻辑”等霸权逻辑对“一带一路”政策的曲解和侵蚀。这就需要在物质符号、商业元素和情感共识的阐释之间寻求自洽与平衡,以更为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关照“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共生的样态。

二、传承型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动态书写

“一带一路”纪录片建构沿线国家间的文化认同关系,不仅仅要表达现实物质利益的价值同构,还要调动沿线人们共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体系,“从表达内容、表现手法、表达逻辑等诸多方面对过往事实展开当下建构或重构,实现过去与现在的双向激活与辩证对话”。

1.用记忆唤醒认同。简·奥斯曼曾指出,文化认同本质上是一个群体从知识存储中获取关于自己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的意识。纪录片如何重启“一带一路”沿线人们的知识存储和文化记忆系统?首先需要着力挖掘共有历史中蕴含的建设性、创造性价值,调用一系列共享概念、记忆符号和人物故事塑造“一带一路”特有的文化生产机制和集体记忆形态。比如,《丝路:昨天,今天,明天》中呈现的丝绸、茶叶、瓷器、马可·波罗的故事、威尼斯的历史等都是人们熟悉又切近的丝路象征;《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出现在茶马古道上的驿站、驼队、商人、货品等元素是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丝路符号;《河西走廊》缓缓道来的历史故事中包含着沿线国家共历的过往,也填写着丝路新征程的记忆空白。这些跨越古今的历史叙事,在光影声画中汇聚着“一带一路”文化记忆的共识。

此外,纪录片对“一带一路”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的唤醒,将会是一个长期浸润、动态形构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这就需要纪录片的创作者不仅要展现中国的丝路历史,更要充分发掘沿线人们共有的记忆内核,调用包括史料文本、民间故事、民俗节庆、纪念仪式等多种文化符号,唤醒丝路历史中关于冒险与探索、坚韧与奋斗、包容与互鉴、合作与共赢的精神气象,重新打开共享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记忆。特别是在主题编排、结构设计和人物选择方面提高辨识度,寻找带有历史厚重感又兼具泥土馨香的丝路故事,形构“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人民基于文化记忆的社会契约。

2.用历史激活现实。纪录片讲述“一带一路”的文化记忆,不仅仅是为了重现记忆的史料,而是通过反观“丝路”自身历史中关于文化形态、社会关系、价值体系、思想情感的延续性,在反思中加以确认、更新,激活“一带一路”的当代意义。从“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创作内容来看,对历史与当下关联性的阐释主要是从历史演进脉络、关键人物表征、文化象征物以及考古发掘等角度加以连接,并与现代丝路的内涵发展形成呼应关系。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部纪录片都在开篇通过宏大的历史视角回溯“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以此阐释“一带一路”历经历史长河、崛起于当下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在此,历史不仅是“真实历史”,更是加达默尔所言的“效果历史”,即“自己与他者的统一体,或者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

就叙事特点而言,“一带一路”纪录片往往以历史叙事为背景,以现实故事为主体,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融合中表现时间的双向性。比如,《河西走廊》采用“虚实结合”的叙事结构,勾连历史与当下,内容涵盖民俗、经济、学术、宗教、艺术等方方面面,不仅多维重现河西走廊的辉煌历史,更赋予它强烈的当代价值。《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回溯古代海上丝路的光辉历程,着墨于当代丝路的丰功伟业,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穿插叙事中诠释“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开放融合的历史之路,更是联结沿线各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当代之路。从而在光影交错中,诉说着古代丝路的辉煌虽已沉积为集体记忆,但它跨越千年的文明亦将在当代丝路中得以延续。

三、现代性共同体: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

如果说现代性共同体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解决全球化过程中有关“我们何去何从”的集体焦虑,相较于传承型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其建构也更倾向于一种在对话中实现的“动态话语实践过程”。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日渐加深的认同危机和文化冲突,“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需要采取尊重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在彼此尊重、协商共議中实现现代性共同体的建构。

1.跨越“交流的无奈”。当前,“一带一路”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消弭沿线国家的利益认知偏差和文化价值隔阂。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交流的无奈”,借鉴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主动的话语者,纪录片的主体叙事需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与作为异质文化的“他者”在相互借鉴、彼此给养中共同提升,使“他者”认知成为自我认知的延伸。比如,可以选取“一带一路”沿线人们共有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资源,将共通的文化内涵沉淀到镜头叙事和情节铺陈之中,以此诠释差异与同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就是说,纪录片要巧妙创设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空间,使不同文化在保持自主性的同时产生相似性,彼此连接、相互趋近,以此创造和培植文化共识。

此外,与“他者”的文明对话还应该是平等对话和多元对话的升级版。一方面,要跳脱“自我中心主义”和“独白式自言自语”的局限,在深入理解沿线国家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逻辑的基础上,参照“他者”文化展开对话。比如,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合拍片《光阴的故事:中哈友好》,就“带领观众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不同时空穿梭,情感交融,以情动人,从古证到今记,见证了中哈两国民心相连的深厚友谊”;另一方面,还需要开发全方位覆盖的多元对话体系,包括借助新媒体平台、整合媒体与非媒体渠道、打通官方与民间交流,等等。特别是面对社交媒体原住民,传统纪录片需要突破以往严肃深沉、字正腔圆的话语样态,打造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新语体、新画风,方能开辟多元互动又饶有趣味的跨文化传播新生态。

2.勾画“相交关节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危机往往来自弱势民族国家应对现代社会中诸多问题的焦虑与不安,如发展滞后、贫富不均、失业危机等。“一带一路”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间性考量,不仅仅是形而上的言说与对话,还需要与沿线国家人民的物质现实勾连起来,实现文化间性话语的真正落地。基于此,纪录片需要深入挖掘沿线国家人民物质所需,就此进行有效的议题设置与话语重组,并与“一带一路”政策形成呼应关系。《与全世界做生意》就通过巧妙串联发生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诸多“生意”故事,以点带面地描摹着那些被生意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以此阐明“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国家倡议,更是一项平衡共赢、利益共享的惠民工程,这一工程正在并将持续推动沿线国家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在此,故事化的表达使“一带一路”这一宏大经济主题平稳落地,并生发出温情的力量,衍生出丰富的阐释空间。

与此同时,就地取材的方式也将有助于纪录片发现多样化的样本,勾画“相交关节点”。《与全世界做生意》运用“去中心化”的取材策略,拍摄足迹涉及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6个大洲、12个国家,融合“他者”视角来解读中国经济的发展,映衬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开放交流和共同进步。跨国合拍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拍摄行程超过5万公里,观众跟海洋学家山姆·威利斯重访“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航线,通过在地化的解读视角和充足的史料佐证,推动“他者”文化自我认知的确认:“一带一路”既是沿线国家经济资源共享的理性选择,也是各民族之间文化共建的最佳方式。在此,纪录片文本“应该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尽可能多地容纳多元利益和价值冲突,不断让‘他者来挑战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从而在同‘异和‘变的缠斗中不断地把‘同和‘不变阐释或生产出来”。

四、结语

纪录片在对“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的影像建构中,通过物质实践的符号阐释,将“一带一路”这一经济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勾连,重彰其价值意义与情感意义;借助文化记忆的动态书写,唤醒“一带一路”人们共有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共识,实现过去与现在的双向对话;采取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在彼此尊重、协商共议中跨越交流的无奈,推动文化认同的动态话语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文化象征性,不论是日常生活释放出的情感体验,还是历史脉络里的共识机制,抑或是身份建构中的话语实践,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意义或者经济意义的诉求,而是致力于追寻生活本质、情感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更高层面的阐释生发。当然,寻找、勾连“一带一路”沿线人们共有的利益、情感和价值内涵,并通过影像语言加以整合与彰显,也将是我国纪录片持续建构“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实现“民心相通”的必由路径。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在站博士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观念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9BXW05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忠波,孙睿.“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话语框架及其国家形象的建构[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04).

[2]史安斌,盛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7(08).

[3]李智.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一带一路”纪录片的理念创新与发展路径[J].当代电影,2017(07).

[4]Williams,R.The Long Revolution[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1.

[5]Tominson.J.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J].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2003(02).

[6]趙月枝.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J].文化纵横,2013(06).

[7]邵雯艳.历史与现实的“离”与“合”——CCTV与NHK“丝路”系列纪录片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视,2015(04).

[8]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毛雯.中哈跨文化合作搭起“连心桥”[N].中国贸易报,2017-06-15.

[10]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纪录片一带一路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